淺析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018-05-30 14:43:5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現代生物發展過程中新興的一種技術手段,它結合了最先進的儀器、最新的技術方法,與生命科學領域中的原理進行有機融合,對生物進行改造或對生物原材料進行加工。如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技術帶來新的可能,計算機技術與生物技術的融合帶動了生物信息的發展,生物信息能夠分析生物大數據,在大數據中得到許多生物領域的有效數據并加以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許多農戶為了利益,給農產品使用超標農藥,而農藥超標的食品,如果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主要是因為農藥在人體內的代謝周期長,農藥在人體內的長期堆積會造成人體分泌系統紊亂,代謝異常,同時影響人體消化等功能,更有甚者會致癌。因此,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中的檢測,一方面是處于對人體健康的考慮,另一方面是保護城市環境,保證生態平衡的關鍵。
 
  檢測原理:對食品如水果、蔬菜中的農藥、抗生素或激素等有害物質的殘留進行檢測時,最常用的生物技術手段是免疫學檢測。其原理主要是抗原與抗體結合具有高度專一性,因此利用抗原與抗體的結合,能夠進行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以酶聯免疫法為例進行介紹,酶聯免疫法是免疫檢測技術的一種。這種檢測技術非常適用于普通樣本量較大或對指定農藥種類的現場篩查檢測,不需要特殊的儀器,不需要專業的生物技術人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檢測技術的原理決定了其檢測的局限性,即每一種酶聯試劑盒只能檢測一種農藥,不能檢測農產品上農藥的總殘余量、不能分析農藥參與成分等。這種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制備的農藥抗體數量少,并且制備抗體的程序比較復雜、困難,導致農藥殘余的檢測具有一定盲目性、不夠成熟。檢測步驟:提取、凈化方法主要包括:振蕩浸取、組織搗碎、超聲波提取、索氏提取、液-液分配、柱層析、共沸蒸餾等技術。目前,廣泛應用的前處理新技術包括:固相萃取、膜輔助萃取、加速溶劑萃取、微波輔助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凝膠滲透色譜、超臨界流體萃取、基質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跡合成受體、超臨界水萃取、吹掃蒸餾技術、分散固相萃取等。檢測結果:在酶聯免疫法測定農藥殘留中,檢測樣品包括土壤、水中殘留的農藥。筆者以自制多克隆抗體建立土壤中毒死蜱的殘留測ELISA(酶聯免疫法)方法為例:土壤樣品經簡單前處理后,分別采用ELISA和GC測定,用ELISA方法測得土壤中毒死蜱的添加回收率為79.33%~82.36%,CV為5.18%~9.73%,最低檢出限為0.005mg/kg,與GC測定結果基本相當?;蛘邞肊LISA對甲基毒死蜱進行殘留檢測,甲基毒死蜱對抗體競爭性結合的I50為74.22ng/mL,檢測限為0.32ng/mL。將甲基毒死蜱標準品添加到葡萄、大白菜、水和土壤樣品中,得到的回收率均在82.4%~110.2%之間。
 
  生物技術在轉基因食品檢測中的應用。轉基因食品是目前學術界乃至市場上爭議比較大的產品,各大媒體、學術帶頭人以及公眾人物等都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雖然轉基因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備較大的優勢,比如產量高,解決糧食危機等。但是,對于轉基因食品僅僅有少量的品種獲得了商業生產資格,大部分轉基因食品并沒有通過國家安全驗證或商業生產審批。因此,將來如何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快速、高效的檢測,是一個重點發展的議題。生物技術在蔬果食品農藥含量超標檢測中的應用。對于農產品農藥殘余的檢測技術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一方面是因為農產品用地逐漸減少,農村人口減少,農民數量下降趨勢明顯,很多農民寧愿外出務工,也不愿種田。另一方面,農田的產量不夠高,產品不夠優質,很多農民缺乏科學用藥的知識,為了獲得更大利益,超標使用農藥,導致產品中農藥超標。因此,研究如何運用生物技術對農藥殘留進行快速、高效檢測是一個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帶動了食品檢測的高效、快速發展。并且生物技術方法簡單、數據準確,幫助食品檢測節省了成本。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需要相關的企業、組織以及食品檢測工作者對生物技術的應用領域不斷進行擴展,為人類的食品安全問題保駕護航。
 
  徐輝 汪志宏 呂斌 浙江省江山市檢驗檢測研究院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生物技術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