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中生物技術的應用
生物技術主要指在具體生產作業中有效利用生物有機體來開展工作的一種技術,而在食品檢測中的生物技術,即在食品安全監測過程中應用到其中的生物技術。
在人們不斷研究新的食品檢測手段時,生物技術被發現。由于生物技術在使用中與傳統檢測方式相比更為快速、準確,也更安全,相對來說檢測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因此在對食品的質量和品質進行監督管理、對食品生產過程進行檢測等過程中,生物技術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應用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使用價值與意義。
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過程中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向:微生物的存在:在食品中一般來說都存在微生物,如果屬于有害微生物,則可能影響到人體健康,因此需要重點進項檢測;農藥的殘留量:在蔬果種植過程中噴灑的農藥會在收貨時有殘留,長期使用會在人體進行毒素堆積,影響人體健康食品具體成分分析:有些食品需要檢測是否達到標準,有些食品則需要對成分是否有害進行詳細檢測。
生物技術種類繁多,每一種都有其適用的范圍,需要根據實際檢測對象和目的進行選擇性使用,當前使用較多的生物技術主要分為以下五種:免疫技術主要針對的是食品中是否存在毒素進行檢測的生物技術,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觀察抗原和抗體在結合之后的反應作出判斷,這是現階段我國使用最為廣泛的生物檢測技術,不僅使用成本低,還具有高度的靈敏性;DNA探針技術具有高度的精準性,比傳統食品檢測技術更具有靈敏性,利用DNA的堿基之間的互相補充進行配對,又可以叫作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相對來說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要求高,在檢測過程中需要用與樣品DNA分子相互補充的寡核普酸片段為引物,通過專業操作進行DNA合成,屬于高標準的食品檢測;基因芯片技術應用也相對廣泛,主要用來進行基因食品檢測,在食品檢測領域意義非凡,檢測結果十分精準;生物傳感器技術主要用來對食品中的微生物進行檢測,目前普遍用于檢測食品生熟度以及新鮮度,與其他生物技術相比,操作更為簡單、便捷,得到結果迅速。
食品安全直接與人的身體健康相關聯,在對食品進行檢測過程中,生物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會朝以下幾個方面發展:第一,作為具有產量大特點的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監測中得以應用,必然會朝著如何有效檢測轉基因食品的方向發展;第二,農藥化肥在瓜果蔬菜上的過度使用,以至于在收獲的蔬果中殘存有相當數量的農藥;第三,在人們的食品中還存在有各種有害微生物,為了盡量避免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生物影響到食品安全,充分運用生物技術進行檢測,分析可能存在的有害生物,從而控制其擴散,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安全;第四,在滿足基本的溫飽問題后,人更多地追求吃得健康、安全,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養生問題。隨著生物監測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廣泛開展食品分析工作,對食品中的成分進行有效分析。
生物檢測技術已經發展成當前我國食品檢測中比較常見的技術之一,其本身就具有過去傳統食品檢測技術所沒有的優勢,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開展食品檢測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其優勢,不斷發展新的生物監測技術,落實食品檢測工作,守護好人們的餐桌,保護好人們飲食安全。
熱比娜.開西米爾汗 阿布都如蘇里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產品質量檢驗所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5-30)淺析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 (2014-06-16)邊振甲:強化制度建設,完善食品行業的誠信體系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