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企業如何做好危機管理
比較好的危機公關都有這樣的特點,就是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你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捂蓋住,只有你主動發布,才能占得信息發布的制高點,這里面的技巧在于及時地,不間斷地和媒體披露,不是只發布一次,所以要有相應的機制來支撐這樣的準備。同時就是要善用專家團隊。我們的企業一方面忙生產、忙規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因為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所處的時代要求我們更多地利用外部資源,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甚至在關鍵的時候能幫助我們來分擔一些困難。專家、學者、學校里的教授他們的優勢就是知識。
這次十八屆四中全國,都在從國家的層面在考慮怎么更好地利用律師資源??墒?,我們有的企業都是拿律師去當消防員??梢栽O想,事情已經出了,火已經燒起來了,甚至已經燒得很大了,這個時候再找消防員,再找律師來,即便把火撲滅了,也是狼藉一片,是很難收拾的。正確的方法是什么?應該把律師當作上保險,完善措施,堵塞漏洞。凡事請律師作合法性審查,增加法律上的可行性。一旦出現問題的苗頭,提前請律師介入,要搶得先機,爭取主動。其實律師在應急處置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重用。當然,律師怎么能夠幫助企業擴大經營,增加銷售,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這很重要,不能只是給企業踩剎車。再有,就是尋求行業協會的支持,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要體現團隊的力量。我們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行業協會是很重要的。
對于應急處置。首先,要成立一個臨時應急機構,前提是要有一個應急方案,而且企業一把手必須參加,而且要打亂平時的編制,靈活應對。同時,要預先設定替補順序。因為現在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一旦出現問題,一把手一定會被有關部門給控制起來,比如前幾天出現的山東壽光食品廠火災的事。如果一把手被控制起來,就要替補上去,團隊要有核心。第二,要建立一套應急機制。核心是每一條信息都能夠傳輸到信息中樞,而且在經過識別、排序供決策人進行判斷。第三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發布措施和溝通機制,做到一個聲音,一個發言人一個口徑。我們剛才提到特別是注意要第三方,這個效果是不一樣的。行業學會的專家、學者、律師從他們的角度來說,要比企業自己來說更讓人信服的多。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開展一系列事先有所準備的工作,一定要有相關的措施。
最后講一點,《食品安全法》草案當中第121條,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散布虛假的食品安全信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自媒體時代,有時候不正當競爭,不良的媒體、不明真相的人就會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謠言在互聯網的情況下散布的非???。針對這種情況呢,2000年9月國務院第292號令頒布了互聯網信息公布管理辦法,里面第15條就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者不得提供、制作、復制、發布下列信息,其中有一條就是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不得污辱和誹謗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還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所以一旦遇到這種情況,要要求它立即停止傳播,保持相關記錄,并向相關國家機關報告。根據條例第18條規定,國務院信息主管部門要負責對互聯網信息進行監督管理。在阻斷謠言的傳播之后,要考慮根據相關的法律制度來追究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09)食品安全事件倒逼著我國食品相關法律的進步
- (2014-09-15)旅游景區級別 應與食品安全緊密掛鉤
- (2014-09-15)食安險緣何叫好不叫座?
- (2014-09-15)湖南省食藥監局 督查指導省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 (2014-09-25)食品安全問題的社會學思考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