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張慶:企業如何做好危機管理

2014-12-03 10:13:35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過去,在這方面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對于法律的銜接一直是立法和執法的軟肋。所謂法律銜接,舉一個例子就是說,比如說現在賣房或繼承方面的問題需要辦理一個公證。但是對其他一些情況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曾經遇到這么一個情況,一個美國的專家就來問我們,比如我是1930年出生在中國的貴州,那么現在我想讓你們給我出一個證明能不能行。我們的公證人員就說,那我需要提供你的出生證明,提供你生活居住的證件,人家就說沒有,過去民國政府都不存在了,而現在中國拆遷這么利害也沒法走訪。我們工作人員就問,請問在貴國,這種情況怎么處理。美國的公證專家就說,你來我這,在我面前聲稱1930年出生在中國的貴州,就可以了,公證就定某某某幾時幾刻在我面前聲稱什么什么。有人說,這樣不就亂了嗎?美國專家說,凡是在注冊的公證人員面前說假話公證的,有期徒刑15年。所以,他們這個法律做的是非常緊密的,一環扣一環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所以,我們在立法的過程中,要吸收這些先進的理念。

  那么實行社會共治要有這三個方面:一個是規定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第二是規范食品安全信息發布,不能各種消息滿天飛;第三是增設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

  那么現在我們就說一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中的新亮點。應該說,和現行的法律相比,我們的修訂草案,有以下不同。

  第一,是條款的增加。我們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大概是140條,修訂草案完成以后,我們看了一下,是159條。增加了19條。這是一個變化。

  第二,我們作了這樣一個檢索,就是把食品安全經營者放進去作一個檢索,發現在現行的法律當中,法律責任的強化出現了19次,而法律草案達到39次,多一倍。那這意味著什么?就是法律責任的強化。作為法律責任這一節里面,去過就是這么一章,現在擴展為三節。分別是生產經營者責任,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另外加上其他機構的責任。過去的這些內容在現在的法律當中都有,但是這次把它作為專節把它擴充,全面地加強了。特別是我們注意到改善社會治理當中的新思路中草案第78條,它提到國家統一建立食品安全保險制度,支持食品生產企業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我們覺得這是一個較新的思路。當然,現在還存在爭議,我們要看在12月份,草案在通過的時候這部分會怎么處理。這個法律里面,具體辦法是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保險監督來制定,其實這是應該作為一個職業保險。職業保險最好是通過行業協會來做,因為政府部門代替企業有很多法律方面的限制和沖突。

  今天特別要強調一下修訂過程當中,就實體生產經營企業有這幾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強化預防為主,風險防范。這里面它分了四個部分來講,首先,它增設了生產經營的責任制度,這一點,草案在實行以后,企業是應該立即著手去做的事情。因為基礎性大家應該都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當中,特別是與食品有關的生產經營當中,企業應該做到什么程度,我想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認識,所以增加風險監測,規范行為,回去也可以自己檢查一下;第二,就是自查,看看有哪些方面我們做到了,哪些方面,我們還有不足;第三,是增設了責任約談制度;四是增設了風險分級管理要求。這看起來好像是監管部門的任務,但是反過來我們要想一想,你是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食品安全部門找去約談了,你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改進?作為可能發生的概率性比較高的事件,你該怎么去處理?

  近年來有個詞比較流行叫危機管理,而且一旦出現了一些事故以后,大家首先聽到的一個詞叫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叫應急準備,一部分叫應急處置。應急準備又叫風險防范,這里面主要包括日常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

  我們在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分清法律責任,一旦出現問題,要負責,消費者碰到了不安全的食品,他不管是生產部門、運輸部門都負起責任來,但是首先作為企業我們要負起責任。第二,要有公關意識。第三是態度。一些事故出現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那些企業,特別是他的負責人,對這些問題顯然是沒有足夠的認識。有的首先就開始慌亂,然后推諉,然后逃避,這都是要特別注意的。首先你要有勇氣,第二就是要放低姿態,端正態度,就是真誠、公開、不推卸,不急于辯白。我們應該馬上調查、分析、了解,根據法律的規定及時上報,不瞞報。這都是企業要做得最基本的。同時,要有措施,有行動,不能光說不練。

  我們現在往前看,出現問題的企業有一些地方都沒有做好。我們企業能不能防患于未然,一旦我們的產品產生問題,我們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一旦出了問題只有馬上實施,才能占得先機,占得主機。這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問題。還要注意的是就是輿論把控。輿論把控就是要注意平時和媒體的良性互動。有的企業這個做得好,有的企業沒有把這個當回兒事。同時,也要注意和相關平臺建立相關的聯系,比如說專家團隊。有時候一方是作為食品生產企業的相對方,一方是可能是出了食品生產問題的企業,這時候按照我們設定的態度方法去做以后,就特別需要第三方的聲音,這對緩解矛盾,澄清事實,辨別是非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需要企業特別地關注。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危機管理 安全法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