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瓶裝果味飲料生產質量的控制
摘 要:本文主要對瓶裝果味飲料生產質量的控制進行了探討分析,可供同行交流。
關鍵詞:瓶裝果味飲料;生產;原料;質量控制
果味飲料是指含有低果汁濃度(5%以下)的飲料,果味飲料作為一種新型的飲料,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深受現代人的歡迎。但由于果味飲料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又無添加防腐劑,極易受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困擾,導致瓶內出現肉眼可見的絮狀物,甚至出現混濁和沉淀,從而影響感官性狀,縮短保質期。為此,下面對瓶裝果味飲料生產質量控制進行初步的探討。
1 原料質量的控制
1.1 飲料水質的質量按制
水是果味水飲料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飲料的變味、變色、發酵、混濁、以致沉淀,往往可能是因水質差而引起。硬度大的水會使飲料產生沉淀,影響產品口味和質量;堿度可以中和飲料中的酸,使飲料的口味變淡、酸度的降低,給細菌提供了繁殖條件導致飲料變質。本地區一般采用地下水,它們經過地層的滲透和過濾,濾除了地表中的許多有色物質、混濁物、有機物和細菌,故比較澄清,但往往含有較多的礦物質,使水的總固體、堿度、硬度指標上升,需要進行水處理。地下水一般采用的水處理技術為:一、過濾:主要有沙濾、碳濾、砂棒濾。二、軟化:主要有石灰軟化法、離子交換法。三、反滲透法(超濾技術)選用以上幾種方法進行處理,便 水凈化至飲料用水標準。
1.2 果汁的質量控制
果味飲料在外觀上,要求澄清、透明、無沉淀。這就要求果汁必須經過澄清處理。造成果汁混濁的物質,主要有果膠、蛋白質、單寧、淀粉等膠體物質以及細微的果肉組織碎屑。果汁的澄清可以采用幾種新的有效澄清方法:
1.2.1 酶解法澄清
比較適合于果膠是導致混濁的重要原因的果汁,如:蘋果原汁此法采用果膠脫脂酶和聚半乳糖醛酶的復合酶。對于淀粉含量高的果汁,還應加入定量的淀粉酶,分解其中的淀粉,以縮短澄清時間和澄清效果。復合果膠酶作用的最適溫度40~50℃,PH值為3.5~4.0。
1.2.2 超濾法澄清
超濾操作是在常溫下進行,因而特別適合于對熱敏感的果汁的澄清,采用超濾法澄清果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維生素C等對熱敏感 的營養物質和風味物質,還可以回收果膠、蛋白質、香精等物質。與其他澄清法比較,具有速度快、時間短的優點。
1.2.3 蜂蜜法澄清
采用蜂蜜作澄清劑,一般使用3%的量,澄清140min以上效果最佳。采用蜂蜜作澄清劑,可以同時達到澄清、防褐及增甜的效果。
以上幾種新的有效澄清方法,可以單一使用或同時使用。蜂蜜與酶制劑同作用效應,可在16℃左右,使果汁的澄清作用增加10~20倍,這可使果汁的澄清得以在常溫下進行。
2 生產各環節的微生物控制
果味飲料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途徑如下:
瓶裝果味飲料生產廠家普遍受到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的困擾,霉菌生長形成肉眼可見的絮狀物影響感官性狀,縮短保質期,造成經濟損失,據有關資料介紹,污染源并非水源本身,而是水源污染,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當、未經凈化的空氣造成,因此對設備、生產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微生物控制顯得很重要。
2.1 設備的清洗和滅菌
新型設備系統一般采用CIP方式清洗滅菌,每隔一定時間用水、熱水、清洗液適當組給通過,將設備洗凈,使用前再用熱水或蒸汽殺菌。
2.2 預防無菌操作間的污染
2.2.1 搞好生產前的清潔衛生,對無菌操作間進行徹底消毒、滅菌、不留死角。尤其是沖瓶機、灌裝機等成品水接觸的部分。
2.2.2 安裝潔凈度為100級的空氣凈化系統,縮小無菌操作間范圍,對進入無菌操作間的空氣進行過濾除菌,排除外界空氣再次污染的機會。
2.2.3 保持無菌間干燥。不積水,以減少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機會。
2.2.4 將非連續生產安排為連續生產。
2.2.5 減少進入無菌操作間人員、物料的污染。
2.3 操作人員的衛生要求
2.3.1 搞好個人衛生。
2.3.2 生產操作人員的工作服、工作帽要經高壓滅菌(或浸泡消毒)乳膠醫用手套要經浸泡消毒后再使用。
2.3.3 建立淋浴系統,生產人員在操作前全部淋浴,換穿潔凈服后方可進入無菌操作間生產。
2.3.4 操作人員的手必須定時消毒。
2.4 瓶、蓋的滅菌
瓶蓋主要采用化學方法進行滅菌,一般可以采用浸漬法或噴淋法,主要采用的化學溶液有兩種,一種為過氧化氫滅菌: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為25%~35%,滅菌時間8~9秒。提高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可以提高其滅菌效能。另一種為過氧醋酸滅菌:過氧醋酸濃度為1%,滅菌時間為8~9秒。也可以采用臭氧水滅菌,雙氧水濃度為10ppm, 滅菌時間為8~9秒。2.5 生產中的微生物控制
2.5.1 降低果味飲料的PH值
PH值在4.3以下的飲料,在此狀態下,除酵母、霉菌仍有增殖外,細菌基本無繁殖能力。由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能力隨著PH值的降低而減弱,因而在不影響風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PH值為好。
2.5.2 熱滅菌
果味飲料多采用加熱滅菌,加熱滅菌視果味飲料的PH值高低而采取不同方式,多采用115~122℃,5-8秒高溫瞬時殺菌,立即冷卻進行灌裝。
2.5.3 減少飲料中的溶存氧
為了防止好氣性菌在果味飲料中的溶存氧下繁殖,常采用脫氣處理。
2.6 加強瓶密封性檢查
瓶密封性泄漏會造成微生物的二次污染,要加強尋以下方面的監控。檢查蓋內密封圈有無缺口、裂口;檢查瓶子有無裂縫、穿孔、缺口;瓶與蓋密封是否良好;成品出廠前抽查。
總之,在果味水的生產流程中,嚴格按以上各環節進行控制,生產出來的果味飲料品質穩定,倍受消費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定良等《果蔬飲料生產技術》.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66 124-126.
[2]群飛等《食品科學》.1997.(2)49-51
[3] 李正明等《礦泉水和純凈水工業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182-185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10)試論食品供應鏈管理和食品質量安全
- (2014-09-25)食品衛生視角下乳制品質量安全管控體系的構建
- (2014-09-25)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與責任落實
- (2014-10-20)品類創新 固守質量
- (2014-10-20)湖南強化 食用油質量安全監管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