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食品供應鏈管理和食品質量安全
□ 白雪梅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摘 要: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和食品供應鏈質量管理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好的質量交流平臺,只有通過構建質量安全和食品質量的安全標準在整個供應鏈中有效實施和統一,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食品的質量和提高食品的安全。
關鍵詞:食品質量安全 管理 供應鏈
食品質量安全與社會穩定和公共衛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食品供應鏈的擴展、食品質量和安全不僅是對供應鏈上的單個鏈接,而是整個食品系統操作的結果。通過交流平臺構建供應鏈的質量和安全,實現現代食品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的組合變化,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從而更能有效控制因此產生的各類社會問題和經濟風險。從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來看,必須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以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為主,積極探索科學整合及相關的科學道路,這樣便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的政府監管和食品企業管理的質量和安全。
1 食品質量安全和食品供應鏈的關系
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食品質量和安全在其中起著連貫的作用,因此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都要達到食品安全的要求。在食品供應鏈中,最初的來源是農場,通過食品加工、流通、轉讓,如餐廳或零售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因此,食品供應鏈是漫長的、復雜的,包括種植、養殖、屠宰、加工生產最終消費和流通管理等各個環節。顯而易見,假設食品供應鏈中的任一鏈接受到了不安全因素的污染,都會使顧客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
可持續食品供應鏈的食品質量和安全保證??沙掷m食品供應鏈是指可持續食品供應鏈的特點,具體來說,是指環境保護、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質量和安全等因素的利益公平分配的不同鏈接鏈進入到農業與食品體系形成的食品產業鏈。最明顯的特點,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減少了農業的環境污染,提高食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食品質量和安全合作。產業鏈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食物成分的變化,無論好或壞,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食品質量和安全。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一個節點或最終產品行業的監控,而是應該覆蓋整個鏈條的每個參與節點的監測。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必須加強政府、企業、中介組織、新聞媒體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并在整個食品供應鏈的歷史上進行食品質量和安全標準,還要承擔協調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如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的道德標準,維護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系統。
2 加強思考食品質量和安全的供應鏈管理
2.1 統一的食品安全執法監督
當前,雖然我國國務院已經明確由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及時促進一體化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但單個部門的功能有所限制,再加上我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分管理系統”分散,長期執法監督不利的情況在短期內可能得不到根本改變。因此,加強供應鏈管理的食品質量和安全,必須明確食品安全管理功能,把分散管理的部門和責任,統一成一個或兩個部門,從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田間到餐桌”式的整個監管系統。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明確的是哪些職責應該是統一的,可以統一,如何去做。值得借鑒的是發達國家的經驗,比如食品和消費品安全管理局在荷蘭稱為“消費管理局協力”,它是獨立的機構,隸屬于農業部和衛生部負責,監控整個食品供應鏈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質量安全,包括食品質量和安全監督,風險評估,風險分析和風險溝通三個主要任務,以及緊急情況和危機管理、政策咨詢、聯絡部門和國際之間的接觸,還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2.2 加強行業協會的食品質量和
安全管理組織,協調和監督
(1)政府通過法律、技術、資金支持,逐漸加強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行業協會組織、協調和監督職能,建立起堅實的行業防線。餐飲行業協會作為一個自律性組織和政府之間的生產經營企業,企業和市場是政府聯系的橋梁與紐帶,是多個供應鏈利益協調機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積極引進具體支持政策,實現食品工業協會等在資金、人才、技術支持方面,加強行業協會的行業內部食品質量和安全監控。
(2)加強自律和服務意識的協會應發揮鏈接紐帶的作用,以達到準確、及時反映食品行業的要求。食品行業為政府制定政策和發展規劃,并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在發達國家,行業協會與政府一起參與企業管理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在加強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標準的發展,如訪問產品質量標準,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并提供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技術服務等,凸顯了巨大的作用,造福社會。
(3)協會在科學發展的規劃和設計階段,充分發揮出龍頭企業在供應鏈質量和安全管理的示范效應,鼓勵中小型企業積極參與到其中來。目前,我國有成千上萬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涉及96個行業和45萬個企業,但總的來說規模普遍較小,現代化程度低,就業人員素質差以及極度分散的食品產業供應鏈。國際食品安全在控制的同時,還介紹了安全與健康投標限制值在逐漸降低,檢測技術正在趨向高技術和系列化、速度測量和便攜式的方向上發展,絕大多數單一企業的發展過程很難保證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所以必須提高食品行業協會的宣傳推廣,使中小企業可以在協會的幫助下保證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的質量。
2.3 提高企業的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1)為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加強企業制度建設和食品安全戰略政策的任務刻不容緩。食品供應鏈中每個參與企業的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供應鏈的食品質量和安全。因此,只有提高供應鏈中每個企業,每個參與主體的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企業在管理上必須嚴格按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進行,不但如此,還要積極協助執法部門的相關活動,同時把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加入到企業內部控制范圍中也是一個重要事項。通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不斷創新,人們在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貨物,系統等內容方面增加投資,由制度來消除僥幸心理或者過失的食品安全隱患。
(2)加強企業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方法的創新。首先,注重技術和管理方法完全集成在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食品企業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應該積極探索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與管理方法之間的相互協調來確保食品的安全生產,還要遵循科學與責任整合的途徑,及時發現問題及問題原因,然后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創新的管理方法做出應對策略,以此來提高企業正確處理食品質量安全在技術與組織管理之間的關系與能力。其次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方法創新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茖W性是指選擇技術或管理方法必須要有科學研究成果和實際經驗等,要具備科學可靠性。有效性指的是各種各樣的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系統功能在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其具有的特點和效果,能很好地控制其成本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然后選出最佳管理方案。實踐證明,只有加強通信技術和管理經驗,溝通和協調,才可以準確地識別出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有效解決食品安全緊急事件,確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的質量。
食品安全是關乎到我國民計民生的大事。食品供應鏈在我國現有的大環境下不斷演變的漫長而且復雜,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隨著國際食品貿易的迅速發展,食品企業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增大,早已不再是原來單純的產品與產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了,而是食品鏈與食品質量的競爭,只有保證食品供應鏈正常運行和食品質量安全達到標準,才能保證國民經濟正常發展。因此,完善的食品生產鏈和食品質量安全也迅速上升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張小山.可持續食品供應鏈:從中國的實踐[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施朝光.基于產業鏈的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中南大學的政治科學和法律雜志》,2010(1):25-27.
[3] 趙丹丹.基于綠色供應鏈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D].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09)食品安全事件倒逼著我國食品相關法律的進步
- (2014-09-10)檢測系統避免寵物食品過分填充
- (2014-09-15)旅游景區級別 應與食品安全緊密掛鉤
- (2014-09-15)食安險緣何叫好不叫座?
- (2014-09-15)湖南加強保健食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