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被評級”

9月23日,對于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管行政體系建設,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局局長毛振賓就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加大事中事后監管舉措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目前已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信用分級分類,并建立起A、B、C、D四級信用分級管理體系與全覆蓋的企業信用檔案,以此構建食品藥品信用監督機制,并選擇有一定基礎的地區、行業、產品開展信用建設的試點示范工作;同時,該局正抓緊出臺“黑名單”管理制度,為全面深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對此,國內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認為,我國率先以嬰幼兒奶粉企業試點實施信用評級,與當前國家進行的乳業大整頓目標一致,均是為了提升消費信心,促進行業整體生產和質量安全水平。他預計,此舉將會促使各家企業爭取最高級別信用等級,因信用等級越高可能得到的各方面支持越多,同時也會成為消費市場的消費指引之一。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震動了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此后,國家相關部門逐步出臺了規范乳品市場的相關法規,如《食品安全法》、“史上最嚴奶粉新規”《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等等。嬰幼兒奶粉行業相關政策的頻頻出臺,促使業內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時刻繃緊神經、不放松。一旦企業出現問題,將面臨被逐出市場的嚴重后果。隨著信用評級制度在嬰幼兒奶粉食品生產企業中展開,將能夠進一步幫扶企業良性發展。久而久之,就將形成穩定、健康的市場壞境,最終讓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從“選什么都擔心”變為“選什么都放心”。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25)嬰幼兒益生菌產品研究
- (2014-09-25)淺談獲證企業的監管
- (2014-12-04)評論:遵紀守法,才能保證企業最大利益
- (2014-12-31)半年內31家企業被納入進口食品不良記錄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