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食品檢驗結果準確度的關鍵因素及提升建議

2021-11-30 15:09:4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影響食品檢驗結果準確度的關鍵因素及提升建議
田貢洲,金強強,聶秋霞
(武漢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作者簡介:田貢洲(1993—),男,湖北宜都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
 
摘 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是實現客觀公正的檢測,只有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才能科學地評判食品質量是否合格。本文重點探討了食品檢測過程中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檢驗;準確度;建議
 
做好食品質量安全控制,必要的檢測必不可少。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和及時性直觀的反映了一個企業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的高低。在檢測的過程中,影響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應明確影響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通過對實際食品質量檢測過程中影響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力求探尋幾種控制影響因素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從而為提高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供參考依據,保障食品安全[1]。
1 食品質量檢測結果準確度的重要性
檢測數據是直觀反映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指標,不管是重金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污染物指標,還是礦物質、維生素等反映食品營養豐富度的營養性指標,其終產品含量的確定都要借助于食品檢測。因此,檢測結果是否準確是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的關鍵,是影響消費者飲食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礎,是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社會和諧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影響食品檢測結果準確度的關鍵因素
2.1 人員檢測能力方面
在食品檢測過程中,主要是依賴工作人員的操作,特別是對感官、過氧化值、酸價、二氧化硫等物理化學類檢測指標的檢測。在人員招聘環節,選擇專業對口、有責任感的人。從事食品檢測的人員必須在上崗前進行培訓,確保在思想上重視,操作上規范熟練,結果觀察、統計和計算上準確科學[2]。如果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分析測試的結果時,可能會出現錯誤或較大的偏差。檢測實驗室管理體系中的人員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要。檢測工作是一項細致且復雜的工作,如果在人員管理上較為松散,整個檢測隊伍必然做不到嚴謹科學,無法保證結果的準確性。管理機制中應對人員的檢測能力保持和提升都做出相應的要求,定期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繼續從業。長期休假或重新調崗的人員必須重新培訓才能上崗,確保整個檢測隊伍綜合素質持續提升,建立成長型的檢測人才團隊。整個檢測團隊整體呈現嚴謹科學、細心務實、追求進步的良好風氣。
2.2 儀器試劑選購與儀器維護方面
食品檢測的很多指標,例如重金屬污染、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分析測試等都需要借助于原子吸收、原子熒光、液相色譜-質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等儀器進行輔助檢測,這些儀器的選購和維護也必須予以重視。此外,像pH計、天平等基礎設備的精密度和準確性對保證最終分析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有重要作用。①在選購的過程中,必須做好充分的工作,盡量選擇儀器品質優越、技術和服務較好的生產廠家,在源頭上確保儀器的質量和壽命,保證儀器讀數準確可靠。②對于部分重要儀器,特別是直接出具數據的儀器,更應該定期檢定、校準等,確保其處于準確可用狀態。③在試劑的選購上面,特別是標準品的選購,也應該選擇口碑較好的生產廠家,保證試劑的純度和真實性、準確性[3]。④還應定期檢查,及時淘汰過期的試劑和藥品,確保在檢測過程中加入的數量準確可靠。
2.3 檢測方法的選取方面
食品檢測過程中,很多檢測指標的檢測方面有多個,如常見的水分檢測有4種方法,直接干燥法、減壓干燥法、蒸餾法和卡爾·費休法,需要根據不同的樣品類型,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才能得出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例如香辛料及調味品的水分檢測,不適合使用直接干燥法,而應該采用蒸餾法。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如果采用的方法不適合該樣品類型,檢測數據也不具效力。
2.4 檢測環境的影響
食品檢測一般應在專門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光照要求也應該滿足檢測指標的規定,否則容易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日常食品檢驗過程中,溫差而導致的檢測結果不精準的情況較為普遍,很多設備的運行容易受溫濕度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從而間接對檢測結果產生
影響[4]。
2.5 取樣方案與檢測部位
對于食品質量檢測結果而言,取樣是否有代表性至關重要,在取樣之前一定要制定科學的取樣方案,按照批量確定取樣檢測量,另外檢測部位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例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附錄A食品類別及測定部位中對于各類蔬菜水果的檢測部分都有明確的要求,如果隨意取一部分進行檢測,也會導致檢測結果無參考意義,不準確,從而無法判定是否符合質量標準的要求。
3 提高檢測結果準確度的幾點建議
3.1 制定科學的抽樣方案和方法
食品檢測一般為抽樣檢測,抽樣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統計學規律,保證獲取的樣品具有代表性,制定科學的抽樣方案,并按照標準執行,才能保證抽樣工作的有效性,科學合理的抽樣工作是確保檢測結果真實可靠的基礎。抽樣過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抽樣員的綜合素養,①應該在抽樣之前對抽樣人員進行培訓,制定符合標準和實際要求的抽樣方案,熟悉抽樣檢驗的相關工作要求,確保抽樣工作準確有效。②根據樣品的不同狀態和批次,選擇合適的抽樣方法。③端正態度,求真務實、堅守原則、不弄虛作假,認真對待抽樣工作,需要現場分樣的樣品,提前準備好分樣器具,科學分取。④對于需要進行微生物檢測和凈含量檢測的樣品,應注意產品包裝完好。⑤樣品抽取后及時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按照儲藏要求確保運輸過程中的溫濕度,做好防護措施保證樣品完好且不受污染[5]。
3.2 及時制樣及時檢測
部分食品的保質期較短,檢測人員一定要在收到樣品時,及時進行檢測,以免樣品品質發生變化影響檢測結果。及時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樣品制備工作,固體樣品一般先粉碎混勻后取用,液體樣品搖勻后再進行分析測試。制樣過程中涉及的粉碎、稀釋、過濾等操作一定要按照規范進行,杜絕二次污染。
3.3 選取正確的檢測方法
在進行檢測之前,一定要按照檢測標準的要求,確定好適合樣品的檢測方法,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步驟進行檢測,特別是部分方法已經廢止或更新,應該按照最新的要求進行,而不是為了省事繼續選擇舊方法進行檢測。
3.4 注重儀器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在食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儀器的使用必不可少,在實驗室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儀器的管理,按照要求進行校準或其他的維護保養。對于計量器具,必須經過校準或確定量值后才能投入使用。
3.5 利用科技信息技術進行檢測管理
食品檢測是一件精細且重要的工作,旨在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應該注意善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實驗室檢測工作管理,實時記錄檢測過程、結果、方法查詢問題和優化工作程序,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重復工作的頻率,及時發現錯誤,并能遠程實時共享檢測相關信息,節省人工和溝通成本。
參考文獻
[1]郭殿剛.對癥施策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J].中國食品,2020,794(10):120.
[2]吳曉雪.提高食品檢驗準確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探討[J].市場調查信息(綜合版),2020(2):7.
[3]王權,吳蕊,魏昭,等.食品檢驗準確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及相關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9(6):181.
[4]溫彩霞,楊陳.糧油檢驗中影響氣相色譜定量分析準確度的主要因素探析[J].信息周刊,2019(21):1.
[5]宋惠萍,楊嘉滿.淺談提高食品檢驗準確性應注意的幾點因素[J].商品與質量,2019(36):260.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