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保健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劉英語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上海 201500)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由飲食誘導的各種慢性疾病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人們不再滿足于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追求飲食營養保健。保健品作為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功能。本文概述了保健食品的分類、特征、功能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并對保健食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為新型健康保健食品的開發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保健食品;現狀;發展趨勢
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食品人們已不再滿足于新陳代謝和對營養的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健康和對自身身體調節的作用。保健食品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保健食品亦稱功能性食品,它具有調節人體保健的作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適于特定人群食用[1]。
1 保健食品概述
1.1 對保健食品的要求
保健食品必須符合4條要求[2]。①沒有毒、對人無害,符合該有的營養要求。②功效必須明確、詳細,并經過科學驗證,且功效無法替代正常的膳食攝入和對各種必需營養素的需要。③經必要的動物或人群功能試驗,證明其具有明確、穩定的保健作用。④不以治療為目的,不能代替藥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
1.2 保健食品分類。
目前為止,國際上對這一類食品并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我國保健食品規范制訂的時間比較晚,至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系統,主要有如下幾種分類方法[3]。①以食用人群和服務對象來分類:普通人群的保健食品;特殊生理需要的人群(如嬰幼兒、青少年、孕婦、老年人等)的保健食品;特殊工種人群(如運動員、高溫工作員等)的保健食品;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血栓等)的保健食品;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體育、爬山、宇航等)的保健食品。②以調節機體保健的作用特點來分類:包括了具有調節免疫、抗衰老、抗疲勞、促進生長發育、調節血脂、抑制腫瘤、解毒、減肥、美容、解毒、調節血壓、改善記憶、改善視力、改善骨質疏松和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保健食品。③以產品的形式來分類:包括普通食品固有的形式(飲料、奶制品、糖果、酒等)的保健食品與膠囊、口服液、粉劑、丸劑、口服片劑等形式的保健食品。
2 保健食品發展概況
2.1 保健食品發展的3個階段
縱觀各國保健食品的發展歷程,基本都是經歷3個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保健食品的保健性和科學性也不斷地進步,產品也不斷地在更新換代,共形成了三代保健食品[4]。目前為止,保健食品正從第一代、第二代在向第三代發展。
2.1.1 第一代保健食品
第一代保健食品是初級保健食品,這代保健食品大多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或傳統的養生學理論之上,這一代的保健食品包含了各種強化食品和滋補食品,我國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保健性食品都屬于這一代產品,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只將此類產品列為一般食品。
2.1.2 第二代保健食品
第二代保健食品是指經過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具有某一種生理調節保健功能的食品[4]。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保健食品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程序,并提供科學的劑量效應試驗數據,證明食品確實具有保健功能,才可以貼上保健食品的標簽。目前,第二代保健食品已開始在我國出現。
2.1.3 第三代保健食品
第三代保健食品是在第二代保健食品的基礎上,還需要確定具備該項保健的保健因子的化學結構和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應具有功能成分明確、含量可測定、作用機理明確、研究資料豐富、臨床療效肯定的特點。目前,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市場大多是第三代保健食品。我國保健食品市場雖然有一定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第三代保健食品的快速發展,標志著我國保健食品與國際接軌,也為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2.2 中國保健食品發展概況
保健食品源于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和中醫藥體系,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調理,可以在各種中醫文獻中找到關于保健食品的初步概念[5]。我國現代保健食品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1984年中國保健品協會建立之后,保健食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發展。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相繼發布,規定了保健食品必須經相關部門審查確認,此時我國保健食品發展進入整頓和停滯階段,整個保健食品市場趨冷[6]。直到2003年“非典”后開始回升,到2009年,中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超過日本,銷售量達千億人民幣,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我國保健食品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勢必會在維護人們的健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3 國外保健食品發展概況
美國是世界上保健食品產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初,但保健食品真正在美國迅速發展只有近30年。目前,美國市場上有上千種“保健食品”,但真正賣得好的只有10~20種,其中維生素補充劑最受
歡迎[7]。
日本保健食品雖然起步較晚,其歷史也只有20多年,但發展速度很快,有很大的追趕潛力。日本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約3 000~4 000家,產品3 000多種,主要種類有大麥胚芽油、魚油、豆漿、維生素C、維生素E和鈣食品等[8]。
國外保健食品市場以低脂肪、低能量、低膽固醇產品為主,與國內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相比較,具備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豐富的種類,產品功效成分含量更加準確,價格也更加合理公道。
3 我國保健食品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3.1 我國保健食品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健食品發展較快,呈現波浪式發展趨勢,消費理念日趨成熟理性,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9]:①基礎研究不夠,產品科技含量低,許多產品是在低水平上重復,導致企業陷入惡性競爭;②保健食品生產及檢測技術落后;③一些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存在違規生產、委托生產問題;④非法添加化學藥物,對保健食品的管理和監督不嚴;⑤企業重廣告輕研發,夸大產品功效及虛假宣傳;⑥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認識尚存在偏差,市場監管存在薄弱環節;⑦評價體系不完善。
3.2 我國保健食品發展趨勢
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營養與保健食品制造業”初次被列為我國重點發展的行業。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與我國居民歷來有滋補習慣,生活節奏加快,燉、泡、煮、煮等自制傳統滋補品生產工藝復雜有關,消費者轉而選擇方便快捷的保健食品;同時也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關,消費者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10]。
我國保健食品的發展趨勢是產品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便利劑型保健食品成為主流,重視新資源及中國特色的保健食品原料的開發研究和高新技術在保健食品生產中的應用,開展多學科的基礎研究,大力開發第三代保健食品,凸顯品牌優勢,擴大消費市場,降低保健食品的總體價格。
保健食品行業利潤當前處于高位,高利潤會吸引競爭者的進入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另外,保健食品的需求彈性較大,當總體價格降低時,需求會增加,市場就會擴大,行業的規模效益可以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11]。
3.3 我國保健食品的發展策略
發展保健食品要加大科技投入,強化市場管理。保健食品作為一種新型食品,與傳統食品相比,需要較多的科學技術投入。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健全法制,強化管理,積極穩妥開拓市場,加強保健食品的科普教育,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識。開發山區和海洋的保健食品資源。保健食品和一般食品不同,它不僅含有常規的營養素,而且需要含有具調節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產品不可能完全滿足保健食品對資源的要求,它所需要的很大一部分資源是野生的生物資源,這些生物資源有相當部分產于山區和海洋[12]。
中國大部分的保健食品都是以食療為基礎的,通常由多種中藥加工而成,既是藥又是食。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大多是第二代保健食品,然而,第二代保健食品的健康因素特別復雜,作用機理難以解釋清楚[13]。因此,我國保健食品缺乏活力,難以與國際接軌,國際競爭力很弱。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能成分明確、含量確定、作用機理明確、研究資料充足和保健效果明顯等特點,是今后研發的方向。如果能加強微膠囊技術、熱壓復合技術、膜分離技術、生物技術等新技術、新設備、高新技術在保健食品中的研究和應用,勢必能夠實現我國保健食品生產技術的迅速更新,提高產品檔次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4]。
4 結語
保健食品是一種具有特殊營養和保健功能的食品,適合特定人群,能調節身體健康,它不是為了治療疾病,其配方組成和用量有科學依據。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鑒定出的保健因子主要包括活性多糖、活性多肽和活性蛋白質、保健脂質、保健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保健維生素、自由基清除劑、保健甜味劑和活性真菌等活性物質[15]。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已經在保健性食品的生產中得到了運用。中國的保健食品源遠流長,近20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此后,要進一步加強科研開發,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法制,加強管理,積極穩妥地開拓市場。同時,還要加大保健食品的科普教育力度,使我國保健食品健康、持久、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炳智.保健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1999(2):50-54.
[2]胡吉蕾,楊艷,劉青青.關于保健食品的定義及功能界定問題的探討[J].醫學爭鳴,2019,10(1):23-25.
[3]金銀龍.保健用品的定義和分類方法初探[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1997(1):1-3.
[4]何麗.我國保健食品的現況、分類、管理及存在問題[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1(6):387-389.
[5]王偉軍,李延華,于俊林,等.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29(10):37-39.
[6]胡萬明.功能性食品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J].現代食品,2018(13):1-3.
[7]潘建國.目前美國保健食品主要流行品種及發展趨勢(一)[J].食品科技,2002(2):1-3.
[8]劉洪宇.日本保健功能食品管理制度及特定保健用食品批準情況概要[J].中國藥事,2012,26(5):521-525.
[9]藍培元.我國保健食品市場存在的問題及監管對策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
[10]孫桂菊.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歷程及管理政策概述[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8,36(2):12-20.
[11]呂辰鵬,王麗斐,何泉泉.改善睡眠功能保健食品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2017,38(8):238-243.
[12]孫慶申,周麗楠.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8,36(2):21-26.
[13]范麗莉,趙恒田,周克琴,等.功能性食品及其發展態勢[J].土壤與作物,2018,7(4):432-438.
[14]劉佳森,董賀楠,孫旭飛.微膠囊技術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山西農經,2018(7):63.
[15]秦志浩.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資訊,2012(24):192-193.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