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場監管體制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措施分析
新市場監管體制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措施分析
王金梅
(泉州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在新市場監管體制下,需要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將監管思想進行調整,有助于改革進一步落實。因此,本文主要對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市場;監管體制;食品安全監督
隨著我國市場監管機構改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行綜合改進,使我國食品監管內容產生變化,進入新階段和新模式,新一輪體制改革加入“放管服”內容,促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監管方法不斷創新。為推動新市場監管體制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落實,需要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現就新市場監管體制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措施展開分析。
1 新市場監管體制作用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面臨著一些問題,如協調性不強、食品安全容易出現隱患等。為此,我國市場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進行改革,在新市場監督管理體制下,將工商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管等專業部門進行整合,統一市場監管模式,發揮專業知識優勢,同時也利于執法人員加大食品安全違法事件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水平。整合之后市場能夠保證業務水平,應用更多檢驗方式對食品安全進行檢驗,查處違法案件中各個環節,從而使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遭到打擊。
新市場監管體制實現食品安全產業鏈條全覆蓋,我國食品行業主體多、專業化程度低、產業鏈較長,綜合監管模式需要對產業鏈進行全面覆蓋,有效預防風險,簡約執法。在新體制建設之中,能將監管力量聯合起來,對生產、消費、流通等不同食品經營環節進行檢測,同時也能使食品得到追溯,實現全覆蓋監管模式,保障食品安全。
我國逐步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提高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其主要目標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改善經營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綜合監控模式通過集中部門,特別是通過全面改革市場監管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從食品監管角度來看,仍有一些領域有待開拓,例如跨部門協調食品廣告管理、食品包裝和其他相關產品監控等實際工作[1]。對此,應有力整合這些相關功能,適應新市場監管模式。這些措施將有助于降低部門間協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落實科學分工,明確監管責任。從改革前對食品經營者監管來看,不少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不斷反思,進一步整合消費者投訴渠道和方法,以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提高整個市場運作效率,增強市場力量。
2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措施
2.1 因地制宜
食品安全監管要加強差異化設置,對不同地方,根據企業食品市場進行政策改進,促進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2]。人數較多的密集型城市需要作為食品安全重點管控地區,而食品經營企業數量較多的地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才能保證監管機制較為完善。同時也要科學制定改革方案,促進資源差異化配置,使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2.2 建立統一標準
執法過程中,頂層設計要加強法律體系構建,促進執法載體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過程中會與不同食品機構產生矛盾,在執法層面上要保證執法原則,統一食品安全執法程序,認真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執法內容進行明確。食品安全與市場監管聯系更加緊密,如深圳目前在食品準入與貿易登記制度改革、打擊假冒食品、調查和處罰保健食品、非法廣告等方面加強統籌規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整體性。
2.3 建立執法人員培訓體系
基層食品安全部門要加大力度進行監管,執法人員業務水平直接影響監管是否滿足食品安全要求,因此市場監管機構也需要對基層食品監管人員進行一定培訓,同時要完善相關機制,例如培訓機制、監督機制,促進科學劃分安全管理權利[3]。另外也可以實施獎懲制度,對工作中負責人員進行一定獎勵,也可以實行量化考核評估體系,樹立法律權威性,提高執法人員對食品安全執法的積極性和使命感。
2.4 提升食品產業監管水平
科學嚴格執法要勇于擔當責任,嚴格進行監管,打擊違法犯罪問題。要做好食品監管,就要保證國家正常發展、人民生活健康水平需求得到滿足,促進企業創新力度,例如可以采取幫扶機制,引導支持企業采用更先進經營管理制度,保證管理水平提高。另外,也需要對食品謠言進行合理規范,避免人民群眾心中對食品安全存在疑慮。要推動食品產業升級,相關部門也要推出一些扶持政策,促進地方品牌化管理,按照法律法規標準化管理。例如,深圳在進行產業培育方面成果顯著,深圳市食品安全集團有限公司加強安全質量體系建設,對學校食堂等部分重點領域加大經營監管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的同時也開展品牌示范項目,促進食品品牌塑造,優化本土品牌。另外,深圳經濟特區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建設,實現食品安全法律基礎[4]。
2.5 推進雙隨機一公開
在“五位一體”建設過程中,食品安全與民生相連接,所以在新形勢下要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落實重大文件和會議要求,在市場準入電子商務以及大數據應用等方面提高效率,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要運用地方平臺加強頂層設計,促進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質量。在監管方面可以組織開展隨機抽查評估目前狀況,另外也可以利用網格化模式保證食品安全,減小風險。對于違法違規食品企業以及被投訴次數過多的企業提高抽查頻次,另外國家層面也要修改制定法律,明確雙隨機一公開責任范圍,強化安全風險應急措施。
2.6 加強失信聯合懲戒
我國大力發展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建設,在信用信息平臺之中實現信息共享和數據共享,一旦食品企業安全出現問題,通過對不同企業劃分信用等級以及失信聯合懲戒等措施,對違反食品安全企業進行管理,避免食品安全出現重大損失,對相關負責人實施商業登記、行政審批、出境入境等方面限制。
2.7 推動社會共治
食品安全基層工作最為主要,如今社會環境之下,常態化構建風險預警體系,建立食品安全交流工作系統,例如深圳舉辦了食品安全國際論壇以及執法行動,促進食品安全全社會共治,招收群眾志愿者加入執法隊伍,提升社會共治水平。
2.8 加強信息化監管能力
監管能力不足有礙于食品行業監管,會帶來食品風險問題,所以要突出科技作用,采用新技術促進食品安全檢查技術研發,例如深圳市開展食品安全研究,發現共性問題[5]。另外也要加強互聯網水平,將信息化手段加入食品監管之中,利用網絡信息化平臺營造食品監管體系,例如2018年深圳建設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打造指揮中心以及大數據中心,依照平臺中數據構建業務網絡,同時也加入四大模塊,全力促進智慧網絡監管體系的健全。為使食品安全監測技術得到有效支持,深圳積極整合技術機構,利用標準技術研究院、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農產品檢測中心等機構技術維護消費者權益,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科學管理能力,特別是在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與研究方面,深圳市建立食品技術標準體系,食品消費教育引導工作成效顯著。
3 結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組建使食品監管被納入市場管理,食品監督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監管無疑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強大的市場監管改革下,新的市場監督體系改革在食品安全領域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提高了監測效率,本文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對地方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中食品安全工作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汲澤.新形勢下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現代食品,2021(14):129-131.
[2]馮曉斌.新市場監管體制下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J].市場監督管理,2019(4):40-41.
[3]苗青青.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0.
[4]李克.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5):113.
[5]呂春雷.大市場監管體制下食品安全治理路徑新思考[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5):91-96.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