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市場監管體制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機遇與挑戰
淺析大市場監管體制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
機遇與挑戰
張茂友
(梅河口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梅河口 135000)
摘 要:餐飲食品環節承接著生產和公眾消費,因此其安全監管工作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在大市場監管體制下做好餐飲安全監管的建議,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保障餐飲食品衛生和安全。
關鍵詞:大市場;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機遇;挑戰
1 餐飲監管專業化面臨的挑戰
在餐飲安全監管工作中,風險控制是重點也是難點。從監管的流程來看,有行為管理、原料過程管理和行業標準;從監管的結果來看,有營養標準、消費健康和危害程度;從技術來看,包含檢驗檢測和標準參數等[1-3]。因此,餐飲監管的專業化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
1.1 行業標準不統一
餐飲制作與食品加工過程相比,有很大差異。餐飲制作需要講究標準,同時又沒有唯一的標準。①在餐飲制作過程中,并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要求,在生產制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4]。②在餐飲制作時,有很強的地區差異,需要和當地的風俗和飲食習慣結合起來,因此無法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監管和衡量[5]。此外,因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存在口味差異,導致專業化監管成為一項難題。
1.2 監管機制
我國從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起,就將餐飲安全納入到專業化監管的范圍,設置了獨立的機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專業的設施和場地以及流程管理[6]。然而在不同地區,餐飲監管機構被取消,逐漸融合到市場管理中,影響了基層監管的專業化工作。
1.3 部門聯動
社會形勢也給監管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餐飲單位是一個綜合的管理體,包含治安、消防、勞動、安全、衛生、管理、環保等各項內容,食品安全只是其中一項。最近幾年,安全事后監管常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但也經常超越了自身的權限[7]。一旦餐飲單位產生了問題,做好部門聯動是急需要思考的。
2 餐飲監管專業化面臨的機遇
大市場監管顯著推動了監管體制的變革和統一。在這次大市場監管機構改革中,要做好“頂層”設計,需要全國消除地區差距,推動法律的統一實施,保證政令暢通,促進行業管理秩序的構建。要促進市場監管制度的優化,促使監管規則能與國際接軌,不斷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
此外,大市場監管能夠推動“放管服”的改革。在本次改革中,能促進市場管理的統一,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配合,減少不利因素,促進市場的不斷創新和轉型,推動政府職能的變革,提高市場的競爭力,促進餐飲行業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從而能夠優勝劣汰,實現餐飲行業的公平競爭,真正保障人們的餐飲安全。
在“全程”監管工作中,大市場監管有著更顯著的成效,促進了生產終端和消費者舌尖的無縫化,清理了各項監管空隙。在大市場監管背景下,也促使知識產權保護、壟斷管理和消費者維權之間構成了統一體,更加符合人們的消費要求,提高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提高餐飲的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3 大市場監管體制下做好餐飲安全監管的建議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市場監管是必然的要求,也是市場體系重構和監管格局重塑的必然過程。然而大市場監管機制剛剛起步,還需要時間進行發展。
3.1 構建權威、統一、高效的市場監管機制
在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中,要抓住當前市場監管機制改革的契機,加強資源的融合,構建完善的制度,轉變傳統的監管理念,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水平,從而形成更加符合現代化監管需要的市場監管機制[8]。另外,要保證監管力量和監管模式的有效分配,確保因地制宜地開展監管工作,從而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
3.2 構建嚴謹、嚴格的監管法律體系
在市場監管工作中,要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做好各項法律法規的充分整合,構建完善的監管法律體系,促使監管工作能有法可依。保證監管模式的法制化和規范化,給執法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促進《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盡快頒布和完善,保證法制化的市場監管模式,給綜合管理執法帶來參考[9]。在餐飲安全監督工作中,需要加強法律和政策的頂層設計,設置專門的“行為”處罰法,從而倒逼監管質量的提高。
3.3 構建履責、盡責、免責的監管責任體系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風險具有多樣性和客觀性。因此,需要紀檢部門和監察部門共同合作,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履職標準,并且對基層監管的條件和力量進行衡量,給予監管工作者一定的權利[10]。轉變過去基層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要讓基層管理人員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增強市場監管的責任感。
3.4 形成多元化和常態化的社會共治格局
要基于黨政同責,促進政府和屬地黨委發揮管理責任。要確定省市縣監管的責任,構建市縣權責匹配、基層執行的監管鏈條。同時和“放管服”結合,堅持“雙隨機、一公開”原則,構建信用監管系統,加強對企業的信用約束[11]。做好社團組織的有效管理,給予其充分的管理權力,充分整合各個投訴平臺,給人們帶來方便的投訴渠道。
3.5 加強企業風險的自查自控
要充分落實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情況,構建重點單位管理機制,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的大小,對餐飲單位進行分級,同時做好重點管理。在食品單位內部,設置安全管理員的崗位,確定其職責。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食品安全領域中,要推動食品安全戰略的實施,不斷提高餐飲質量,采用“放管服”+事中事后監管的方式,促進餐飲監管工作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陳偉,鞠海生.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加強雙節期間餐飲食品安全監管[J].營銷界,2020(41):41.
[2]雷艷.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1(7):143-145.
[3]李瑞.城市化進程對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影響:書評《餐飲食品安全》[J].肉類研究.2020,34(3):102-103.
[4]陳豐瑞.城市街邊小餐飲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與對策[J].現代食品,2020(6):113-115.
[5]馬文博,冉隆楠.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行業監管待加強[N].中國商報,2021-08-27(7).
[6]李淑霞,薛芳,姜穎.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研究與探索[J].食品與藥品,2020,22(4):301-303.
[7]余經緯.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保障群眾“舌尖安全”[N].中國市場監管報,2021-08-24(2).
[8]葉偉杰,陳明.從基層視角對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現狀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4):71-75.
[9]景佩星.大市場監管體制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4):76-81.
[10]張麗萍,楊大偉,胡程利.持續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N].張家口日報,2021-08-23(6).
[11]汲澤.新形勢下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現代食品,2021(14):129-131.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