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路徑探究

2021-11-29 12:13:4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新時代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
  
  體系建設路徑探究
  
  史宏亮
  
 ?。ㄍㄓ芸h糧油監測站,吉林白城 137200)
  
  摘 要:社會發展對糧食市場運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糧食質量安全檢驗工作的開展則是糧食產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客觀反映出糧食市場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構設出規范性的糧食市場?;诖?,本文對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路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
  
  糧食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與實施是針對糧食進行全方位的測評,確保糧食流通的質量。從我國所設定的政策機制來看,糧安工程、智慧糧食、優質糧食工程戰略的部署與實施,體現出糧食監管對國家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性。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則是針對糧食流通形式以及糧油市場格局,設定的具有科學性、規范性的管控機制,保證在不同緯度的糧食監管下,提高糧食生產質量,真正服務于社會及消費者,為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本文針對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的建設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1 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糧食質量安全質檢機構是整個檢測工作開展的主體,其需要針對不同糧食類型以及各類檢測指標,設定出具有分級特征的檢測工序,以提高實際檢測質量。但是現階段質檢機構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造成整體監管質量下降的嚴重現象。
  
  1.1 機構監管職能缺失
  
  糧食檢測工作本身具備復雜性、綜合性特點,需要質檢機構可以針對不同糧食屬性,設定出相對應的監測方案,保證各類數據結果真實地闡釋出糧食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但是對現有的機構運行模式而言,存在成立時間短以及項目監管單一的問題,造成機構在落實某一項監管認識模式方面,無法依據自身職能進行正確定位,或在定位與推進過程中,無法得到持續性的資源支撐件,產生監管規則不明確的問題。
  
  1.2 檢測隊伍專業素養不足
  
  工作人員作為糧食安全監測的主體,需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完成監測工序所設定的各類指標,提高整體檢測質量。但是從人員配備角度而言,部分從事檢測崗位的人員并不具備專業技能,例如對專業知識不了解、無法熟悉設備操作屬性,產生檢測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造成相關檢測手段在驅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制約性。一旦實際檢測工序無法得到正確的人力支撐,可能造成檢測結果與檢測設計階段存在一定的差異問題,使得檢測結果不精確,無法真實映射出當前糧食分析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加大整體的檢測誤差。
  
  1.3 資源扶持力度不足
  
  對于部分地方糧食檢測機構而言,受到資金項目扶持力度的問題,在部分檢測設備方面無法真正得到財政支撐,削減設備更新力度。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檢測機構仍然按照傳統的檢測工藝以及老舊檢測設備對糧食進行質量檢驗及分析,與先進地區相比,整個技術體系的落后將造成任務量繁重、綜合檢測能力下降的問題,無法真實映射出糧食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降低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糧食檢測體系的建設。
  
  2 新時代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路徑
  
  糧食產業在我國社會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國家也針對糧食收儲制度及流通秩序等進行逐步優化與完善,打造出更為科學的糧食供給結構,降低產后損失,增強糧食監管的質量性。對于此,在建設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時,必須從多個角度分析出現階段糧食質檢體系與糧食供給制度所具備的關聯性,設定出更為完整的管理方案,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1 完善糧食質檢管理體制
  
  糧食質量安全管理體制的創新與完善是針對原有安全管理部門進行責任分化,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限,真正建設出全過程性的服務框架,打造出產供銷一體化的運營體系,確保糧食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符合新時代糧食市場的發展訴求[1]。對此,可以建設出糧食管理協會,針對不同區域內的糧食質量安全進行指標測評,避免出現因為不同區域糧食指標差異所造成的質量檢驗分化問題,通過集成化管理,真正將多位監管模式向整合型監管模式轉變,提高實際管理效率,令不同監管職能可以在管理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提高糧管理質量。
  
  2.2 建設預警及溯源的評估體系
  
  預警與溯源評估體系的建設則是針對地區內糧食監管數據進行二次核查,通過產地環境、糧食市場以及經濟消費形式進行分析,確保每一類評估數據可以真實映射出糧食環境中所呈現出的各類風險問題,然后制定出更為完整的解決措施,保證糧食市場運行的完整性,進而起到相應的預警功能[2]。溯源體系的建設則是針對不同糧食產品的銷售及存儲環節,對數據信息進行可追溯型的調查,例如,糧食檢測環節存在質量問題時,則可以按照每一部門的職能以及相關檢測環節進行追責處理,確保在制度體系、生產體系及市場運作體系的協同應用下,對糧食產品實行全過程的管控。
  
  2.3 優化人才供給結構
  
  糧食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例如,藥品檢測以及食品檢測等,其需要從業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確保自身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完成相應的檢測工序,提高實際檢驗質量。對于此,糧食監管部門在應聘崗位人員時,應適當提高人才引進門檻,從人員流入基層做到逐步轉變,進而提高檢測隊伍的素質[3]。與此同時,應設定更為完整的人才培養及供給體系,針對現階段技術及理念的更新應用,對內部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確保人員在成長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先進的檢測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后續檢測工作者。在人才供給體系中,則應在高等教育院校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通過多層次、多地區的人才供給,為糧食檢測部門提供高質量人才。此外,還應對現有的工作團隊采取定期化考核,結合獎懲機制,對人員進行專業性、職業性的意識培養,令從業人員真正從主觀層面改變對自身工作的認知,積極投身于糧食質量檢測工作中。
  
  2.4 打造信息監管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下,令數據信息搭載計算機設備及網絡系統,實現了多元化處理,避免了信息孤島現象的產生。對于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來講,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實現對不同部門、不同區域的數據集成,提高實際檢測質量。例如,通過數據庫的建設,對區域品種以及檢測周期進行指標羅列,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出不同區域內糧食市場的變動情況,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到全國范圍內的糧食動態走向,為糧食管理及運營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撐[4]。對此,應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以及互聯網體系,對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加工,確保每一類信息的采集傳輸與處理,可以精準闡釋出糧食種植結構、營銷結構以及供應結構之間的關系鏈,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預警處理,提高區域內糧食監管質量,更好地切合到糧食監管政策之中。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對糧食監管信息進行公開化、透明化處理,向人們公布糧食監測結果,結合行政部門,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人員進行依法查處,對整個糧食產業結構運營起到引導與約束的作用。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可以將糧食監測體系與其他產業進行關聯處理,通過部門之間的有效協作,真正構設出基于農業產業、食藥產業以及衛生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格局,依據數據信息的實時化、共享化傳輸,規避監管空白區問題的產生,提高實際檢測質量[5]。
  
  2.5 提高硬件配置
  
  硬件設備作為糧食檢測工作落實的基礎,對于企業而言,要想真正實現對糧食數據的精準化分析,則必須加強對質檢機構設備的配比力度,針對現階段糧食檢測體系以及整個糧食市場的運行環境,設定出科學性的檢測配比體系。例如,在基礎設施中,應對化驗室建筑面積進行基準設定,對各類實驗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人數配比,確保管理人員、質檢人員與基層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測過程中可以達到統籌協調,真正對糧食等級以及雜質水分含量進行指標檢測。只有進一步完善整體管控措施,才可確保每一類機構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是符合國家糧食監測工作開展需求的。
  
  2.6 建設基于糧食安全意識的教育體系
  
  糧食監管機構以及社會第三方企業是整個糧食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不僅應起到糧食監管的效應,還需要將糧食安全意識作為主體宣傳手段,向消費者進行知識普及,真正打造出基層與頂層管理之間的過渡型與融合型的檢測體系。然后,以互聯網作為信息傳輸渠道,將檢測技術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準則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從多個方位宣傳糧食質量管理的重要性,以此來提高人們的認知程度。只有從基層做好宣傳工作,才可以確保每一項檢測及管理工作的開展是符合國家戰略制定需求的,達到政策機制、法規制度以及標準檢測技術的精準整合,從本質層面解決糧食監管問題。
  
  2.7 優化糧食質檢法律法規體系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設定與實施,對糧食監管起到一定的約束效果,但從實際操作角度而言,管理條例本身所具備的泛性特點,無法真正根植于細節操作中。對于此,則必須對其他關聯性的法律制度進行完善,結合糧食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設定出更為完整的管控條例,將規章制度根植于糧食管理與安全監管的范疇內,為整個管理工作提供一個法律約束途徑,通過細部化的分析,將糧食檢驗與執法進行精準對接提高實際檢測性能,以執法促進監測,提高糧食檢驗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的建設,可全方位的分析出當前糧食檢驗及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政策及制度條例,及時優化與完善糧食質檢工序,保證我國糧食市場的規范性運行。為此,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必須加大實際管理力度,采取科學性的管理技術與理念,從多個維度制定出監管對策,增強管理效用,嚴格約束各類質檢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陳健.加強檢驗監測體系建設 確保國家糧食質量安全[J].中國經貿導刊,2017(21):49-50.
  
  [2]馬心宇.糧食質量監測檢驗在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糧食流通技術,2013(6):39-42.
  
  [3]劉振宇.對構建區域性糧食質量監測體系的幾點建議[J].黑龍江糧食,2019(4):49-53.
  
  [4]史曉婷.徐州市縣級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概況[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7):33-35.
  
  [5]朱天明,劉向昭,彭海燕,等.新時代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8):202-203.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