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中農藥殘留現狀及治理措施
食品安全中農藥殘留現狀及治理措施
□ 黃浩瀚 齊峰 本刊記者 朱有剛
農藥是把雙刃劍,在除蟲害的同時,對食品安全也帶來極大危害,農藥殘留監管成為一大問題,山東菏澤市單縣市場監管局針對近年來農藥殘留的現狀及農藥風險管理措施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減少農藥殘留風險。
研究背景與意義
我國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產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公眾所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農藥是把雙刃劍,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人們對農產品種植時所遺留的農藥殘留物十分關注,農產品供應也逐漸向著綠色生態無公害發展?,F在農藥殘留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種植者安全意識薄弱,對農藥殘留超標對于人們身體的健康影響沒有深刻了解。而現在農產品銷售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監管也在農藥銷售和農產品檢測問題上出現漏洞,一部分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因農藥殘留超標導致的食物中毒現象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食品公共安全。
農藥超標的原因與危害
農藥殘留超標的危害
農藥殘留的主要類型有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有機汞類、氨基甲酸酯農藥、有機砷農藥等。農藥殘留物是指農藥在農業生產使用后,直接或間接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等產品中的有毒代謝物。有一些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的農藥難以降解,長期食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和疾病病變,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F在有機氯農藥“六六六”“DDT”和有機汞類農藥等已經禁止生產和使用,但因其降解緩慢,殘留期較長,所以在一定時期內還不能從根本解決“六六六”“DDT”對環境的污染。我國每年由于使用農藥中毒和藥物過量中毒人數有10萬之多,致死率約有20%。農藥使用過量導致的藥物殘留、土壤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病死亡人數更是一度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
農藥殘留超標的原因
許多農產品種植者對農藥使用界點模糊,不注重農藥殘留問題。一方面由于對農藥使用過程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指導,不清楚農藥的基本特性與防治功能,盲目混配使用,導致農藥藥效降低,有的害蟲很快產生抗藥性。而大部分農產品種植者往往無法明確防治對象、無法正確選用藥劑更無法做到對癥下藥。甚至有少量種植者,不論天氣好壞、時間長短隨意用藥,不僅導致防治效果差,有時甚至發生藥物危害或者人員中毒現象。另一方面,有的農產品種植者素質低下,他們雖然意識到農藥殘留超標帶來的危害,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依然超標使用對人體危害巨大的農藥。而前段時間發生的老人用農藥給孫子洗澡中毒事件,更是說明了部分人對農藥使用的安全意識薄弱,而針對農藥殘留風險管理,最主要就是加強種植者農藥使用的安全意識,從根源解決農藥殘留問題。
關于農藥殘留的宣傳措施
對種植者開展農藥使用安全及法律法規政策宣傳
有關機關和政府可以通過開展講座、送科技送專家下鄉、廣告宣傳等措施,加強農藥安全使用宣傳力度,并指導農民科學選購農藥,定時開展學習和培訓,教授農產品安全常識和真假農藥識別技能,讓他們掌握最基本最常規的農藥知識和使用方法。在農藥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農藥產品使用說明書配藥,不隨意添加擴大劑量,不隨意增加農藥濃度。還建議應通過大眾媒體向農民科普農藥殘留過量可能造成的各種嚴重后果,向農民公開宣傳并講解《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讓群眾對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后應負的法律責任有清晰的認知,從而讓農產品種植者知法、遵法、守法。
對消費者開展清除農藥殘留知識宣傳
對消費者開展清除農藥殘留的宣傳講座,講述食用帶有農藥殘留食品的危害。倡導蔬果食用前使用清水、蘇打水、鹽水或淘米水浸泡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后再進行沖洗,這樣可以中和農藥殘留物的毒性。也可以使用碳酸氫鈉堿性水浸泡蔬果,可以分解多數有機磷農藥,對于類似黃瓜、茄子、蘋果、梨等帶皮的蔬果,可在削皮后再進行食用。帶葉的蔬菜一般受農業污染較重,應將帶葉蔬菜外部葉片剝去后,用流動的水清洗葉片內部。對于能夠保存的根莖蔬菜,可以等待農藥揮發后再進行食用。
加大對農藥殘留的檢測與監管
農藥殘留的檢測
人們對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關注,也對儀器檢測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一般分為生物測定法、樣品前處理技術、免疫分析法等?,F有的有機磷農藥的殘留檢測方法,最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譜法、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法、氣相色譜法,這些檢測方法均有各自的優點與局限性?,F在比較快的農殘檢測方法,就是采用快檢試劑盒法進行檢測,但穩定性和準確性都有待提高。雖然現在我國檢驗農藥殘留的技術十分成熟且應用也很廣泛,但由于各種農藥檢測方法所應對的農藥檢測種類不同,因此,檢測技術人員應當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選用,找到最適合當前蔬果種類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不斷健全相關檢測檢驗體系,更新檢測儀器設備,提高檢測機構對農藥殘留的檢測能力。
加強農藥銷售監管
要加大對農藥的監管力度,對農藥的出售方進行嚴格的經營資質審核,農藥出售應匹配相關技術指導人員,及配套的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審查農藥的合格證、生產日期、包裝規范等,要求標簽必須規范標注相關信息,嚴禁銷售“三證”不全的農藥及假冒偽劣產品。開展不定期檢查和拉網式巡查,查找問題,追堵源頭,整頓規范農藥市場秩序,從農藥生產銷售環節把好農藥使用關,全面杜絕欺農坑農的違法行為。
加強農藥殘留監管機制
今年3月,國家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新標準在9月3日正式實施。新版標準相比之前,更嚴格、覆蓋范圍更廣、標準更多,農藥殘留限量更是增加2985項之多,與2014版相比,標準制定更加嚴謹并與國際接軌,突出了對高風險農藥和重點農產品監管,更大范圍地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對農藥殘留監管應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生產農藥殘留超限量的食品進行沒收或處罰,對種植源頭進行監管,對農產品蔬菜生產種植基地進行審查,實地走訪查看鄉村農民蔬菜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類農藥使用情況。對銷售源頭進行監管,對農貿市場農產品進行抽查送檢,嚴厲打擊銷售農藥超標農作物的違法行為。在大中型農產品零售批發市場設置安全檢測中心,從市場流通上把握好市場準入關,從而保障農產品銷售質量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