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對我國的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的啟示
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
對我國的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的啟示
孫 甜
(滄州市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河北滄州 061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國外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建立與發展,總結了其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剖析我國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對我國的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的啟示與建議。
關鍵詞: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與期待也日益增加,農產品安全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農產品檢測機構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管理、保障農產品安全的技術支撐。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對于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 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特色
1.1 機構布局清晰,責任明確
國外經過多年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職責明確,農產品按照品種分類檢測,形成了檢測機構布局科學、清晰、合理的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例如,美國的畜禽產品由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ood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FSIS)檢驗,新鮮的蔬菜水果則由農業市場局(Agriculture Marketing Service,AMS)進行檢驗,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1]。英國將農藥獸藥殘留檢測機構分為三級,分別是歐盟級基準實驗室、國家基準實驗室和常規檢測實驗室,三級檢測機構承擔不同的檢測工作和任務。在日本,中央管理機構負責制定方針政策,地方農業機構及其他獨立行政組織負責執行具體的監管工作,各級部門之間權責明晰[2]。清晰合理的布局明確了各機構的檢測職責,具有責權明確、協調一致和運轉高效的特性,便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更好地發揮其在檢測體系中的檢測職能[3]。
1.2 有序高效的認證體系
認證是實驗室證實自身檢測能力,證明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手段。美國具有多元化的農產品認證體系,將強制性認證和自愿認證制度相結合,強制性認證包括良好農業規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強制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自愿認證規范如有機食品認證與公平貿易認證等,美國還大力推行認證補貼和獎勵政策,支持認證制度的實施。歐盟成員國大部分都較早地成立了認證認可機構,并積極加入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遵循統一的認可準則ISO/IEC 17025[3-6]。歐盟成員之間通過雙邊或多邊互認協議,相互認可檢測結果,致力于打造一次檢測,全球認可的認可體系[4]。韓國國立農產物品質管理院的品質部嚴格把關認證機構的資質和認證質量,并且還有專門法律法規保障認證工作的嚴謹性和公正性,認證結果不符合認證要求則撤銷認證資格。完善多元的認證體系不斷助力檢測機構快速和高質量發展[5]。
1.3 實驗室能力驗證規范
能力驗證是通過實驗室之間的比對來保證檢驗工作的質量,對檢驗活動的有效性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實施監控。美國成立了負責能力驗證的專門機構——美國能力驗證研究所,為約12 000家實驗室專門提供農產品、食品檢測等方面的能力驗證服務。英國法律明確規定檢測實驗室必須通過由國家或共同體基準實驗室組織的或公認機構組織的經常性的能力驗證(考核)[7]。國外許多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力量支持能力驗證活動的開展,他們的能力驗證普遍具有測試范圍廣泛、測試頻率高周期短和測試靈活性強的特點[8]。
1.4 檢測水平高
國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檢測設備和儀器設施配備齊全,從事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為大批量、多項目和高效率的檢測提供了硬件軟件基礎。例如,儀器方面,位于美國加州的農業部弗雷斯諾分析質檢機構光氣相色譜儀配備了9臺,可滿足檢測人員實現儀器專用,大幅提升檢測速度。英國的實驗室普遍配置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和液相二級質譜(LC-MS-MS)等多種類、高層次的現代化檢測設備。人員方面,美國檢測機構非常注重對人員的嚴格錄用和管理,在美國近1 000個實驗室,有近20萬名工程師與技術人員,這些技術人員基本是大學以上學歷,專業相符。美國聯邦實驗室要求每隔3~4年評議考核1次,機構人員享受國家公務員待遇[9]。先進的儀器設備、嚴格的錄用考察及良好的待遇,使國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具有較高的檢測水平和較強的檢測能力。
2 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對我國的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的啟示與建議
2.1 加快推動檢測機構改革
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主要由農業系統內管理部門的檢測機構和科研教學的檢測機構組成,其他相關系統的檢測機構相應補充。我國的農產品具有產量大、種類多和門類雜的特點。面對量大類多的農產品,出現了部分地區檢測機構任務量過大且超負荷運載,檢測種類繁雜導致檢測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我國的農產品檢測機構可以借鑒國外部門職責劃分經驗,以省級農產品質檢中心為龍頭,市級農產品質檢中心為骨干,縣級農產品質檢中心快速生物檢測為基礎,明確機構性質與責任,分級別管理。同時還應明確劃分蔬菜水果、畜產品、飼料產品和水產品等品類的專業對口檢測機構,將機構進行明確分類。機構建設布局也應適應當地農產品產業發展特色,如在水產品產量大的沿海城市重點加大水產品檢測機構的建設規模等。使各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之間做到權責明晰、產業對口、專項監測及精準檢驗。
2.2 加速推廣檢測機構認證
通過認證是檢測機構為政府和社會等提供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基本條件,目前開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兩項認證,以下簡稱雙認證。農產品檢測機構只有經過雙認證考核合格,才能向社會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結果數據。但現階段已通過雙認證考核的農產品檢測機構分布在直轄市與省會城市居多,地級市次之,縣級市及鄉鎮較少。面對檢測機構在各地分布和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建議各地政府和農業部門加強對縣級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的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和優秀人才引進。農產品檢測機構在準備雙認證過程中也要提高重視程度,提升自身檢測能力,明確機構各人員崗位職責,使準備過程更加高效。通過雙認證后,仍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定期對檢測程序進行質量監督和評估,提供客觀、準確的檢測數據,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力保障[10]。
2.3 加強推行機構能力驗證
我國現階段的能力驗證形式較為單一,主要為農業農村部和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為不斷加強農產品檢測機構能力建設,持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水平,應充分發揮能力驗證的重要作用。我國可以學習美國、英國等國家的相關經驗,建立專業權威的能力驗證機構,可根據農產品檢測機構自身需要隨時提供能力驗證服務,使能力驗證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政府除了組織強制性能力驗證活動外,還要增加農產品檢測機構參加的自愿性能力驗證的實施補貼和獎勵政策,鼓勵支持農產品檢測機構積極參加能力驗證,擴大能力驗證的范圍和項目,提高參加能力驗證的頻率。對于能力驗證初驗和補驗均不合格的農產品檢測機構,機構應及時查找問題并做出整改,強制性能力驗證不合格的,整改期內,停止安排指令性任務[11]。
2.4 加大推進機構軟硬件建設
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在硬件和軟件條件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設備設施落后和技術人才短缺等問題。要想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應加大對于機構實驗室設施建設和設備采購的資金投入,采購時應有相關專業技術專家進行指導,從自身職能出發,保證設施的建設滿足檢測需要和人員環境的安全,采購的設備能夠切實滿足自身檢測任務數量、項目和參數的要求,避免設備不符合檢測需要或重復采購等造成資金的浪費。同時要積極引入專業化人才,補齊人才缺口,提高基層檢測人員待遇,對檢測人員進行檢驗檢測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定期開展檢測技能大賽等,努力提升檢驗檢測人員的業務能力與水平,督促檢測人員在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12]。
3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檢測機構建設的特色和優勢,在農產品檢測機構布局、機構認證體系、能力驗證規范和機構建設等方面,總結了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建立和發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為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發展提供了許多啟示,我國應加快推動農產品檢測機構改革,大力推廣機構能力驗證工作,加大對農產品檢測機構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優秀專業化人才,從而推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快速且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美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考察與啟示[J].農業質量標準,2006(1):40-43.
[2]王芳,王敏.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及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8(5):31-34.
[3]薛思蒙,鄧金香,裴昕,等.不同模式下的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驗與啟示[J].世界農業,2017(6):4-11.
[4]楊洋,孫利,李立,等.歐盟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評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5):5206-5210.
[5]郭利朋,高欣娜,楊英茹,等.發達國家蔬菜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經驗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3):4135-4136.
[6]鄭炯,楊琳,崔小利,等.美國和歐盟食品安全監控體系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4,5(11):3739-3744.
[7]樊紅平,王敏,王芳,等.中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比較研究[J].家畜生態學報,2008,29(6):1-5.
[8]崔野韓,劉鵬程,王媛.實驗室能力驗證現狀及對策初探[J].農業質量標準,2009(6):35-38.
[9]周榮榮.美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管理體系的考察與思考[J].農業技術經濟,2003(4):60-63.
[10]付翠萍,邰曉亮,周陽.農產品檢測機構“雙認證”評審要素解析[J].新疆農業科技,2020(6):31-32.
[11]汪紅.加強農產品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 有效提升檢測能力[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5):88.
[12]張敏哲.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和措施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4):76-77.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