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探析

2021-08-30 15:29:05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探析
馬 莉
(烏魯木齊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
作者簡介:馬莉(1978—),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食品(烹飪)。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對我國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職業技能以外,人文素質也是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知識,職業教育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以拓展學生職業生涯,這也是當下最主要的教育方向,保證學生滿足餐飲行業專業化發展的需求,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诖?,本文對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探析,確保學生能獲得綜合培養和發展。
關鍵詞: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
 
當下綜合能力、人文素質,成為現代社會中各類人才的基本標準,而中職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應該有效做到與時俱進,除了強調專業技能以外,注重學生的綜合培養,提高其人文素質。烹飪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專業,不過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或者畢業后進入社會中,學生往往會感受到較大的落差,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適應工作崗位,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人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因此,學校應針對教育中的不足進行完善和反思,確保教學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學生也會在進入崗位后發光發熱。
1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意義
人文素質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比如中職院校烹飪專業學生的個人能力、思想水平以及文化教養等,這些都是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也是人文素質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內容。人文素質會促使學生綜合成長,包括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等,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發揮潛能[1]。尤其在進入廚師行業中,以往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形式進行傳教,因此很難全面做到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但在中職院校接受專業培養,自然不能忽略人文素質教育要求,德技雙修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具備文化內涵,擁有突出的品德修養,成為優秀的餐飲行業人才。
2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2.1 人文素質教育失衡
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僅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也是職業教育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重專業輕人文的思想,一直以來是職業學校教育的主要問題,雖然近些年已經有所改善,并且逐漸重視人文素質教育,但是在專業和人文兩方面,合理的將職業技能與人文素質很好的融合是目前值得探究的問題[2]。很多專業都是突出實踐技能,并且會以學生的就業為培養目標。在這樣的條件下,人文素質教育就會逐漸減少,忽略了技能與人文相統一的原則,導致學生缺乏人文素質,會過多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是否能夠滿足市場與崗位的需求等。甚至職業學校與企業展開合作進行培養,而在這個過程中都是突出了專業技能,人文素質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現。
2.2 人文素質教育脫節
目前中職院校烹飪專業的人文素質教育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如組織人文素質講座或通過設置相應的課程,不斷滲透人文素質教育,這些措施確實促進了烹飪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不過仍存在較多的問題。比如課程設置缺乏特色,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人文素質教育過于零碎,而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呈現出碎片化問題,并且課程設置缺乏應有的特色,無法與烹飪專業相結合[3]。此外,人文素質教育和烹飪專業存在“兩張皮”現象,這也導致人文素質教育停留在表面,無法走向更為深入的階段,學生的人文素質自然無法提高,因此,若想促使人文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就必須改變現有的教學體系,確保烹飪專業與人文素質教育充分融合。
2.3 學生人文意識低下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低下已成為相對廣泛的問題,這一般與學生自身的人文意識有關。很多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大多是因為中考失利,或者本身缺乏學習興趣,想要通過專業技能來改變自己的未來發展。由此可見,學生人文意識相對薄弱。在進入中職院校以后,學生形成了錯誤的思想,認為自己只要全面掌握專業技能,就可以在社會崗位中擁有一席之地,最終導致忽略了人文素質教育,甚至缺乏對于人文素質的了解。學生本身并不注重人文知識學習,最終在進入社會后無法適應崗位工作。
3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
3.1 加強專業課程滲透
雖然中職院校烹飪專業課程設置較為完善,但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非常少。因此,中職院校要加強專業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滲透,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貫穿于整個專業教學中,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教育[4]。其實烹飪專業本身就蘊含著一定的人文教育內涵,因此在傳遞專業課程時,可以適當地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確保學生能夠為社會服務。比如在教學時,加入愛國主義、愛崗敬業等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強化自身的思想,最終實現專業課程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無縫銜接,這也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中職院校必須要注意專業課程的滲透融合。
3.2 構建人文素質課程
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從各中職院校烹飪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一般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3大類,非人文類課程占80%以上。烹飪專業要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向深入,就必須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必須融入烹飪專業教育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質。在烹飪專業課程設置中雖也開設了相關選修課程,但想要達到人文素質教育還遠遠不夠。因此,烹飪專業應設置人文素質課程,構建出規范化、體系化的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在構建人文素質課程過程中,可以適當突出中職學校的特色,與烹飪專業特點相結合,同時深入挖掘文化傳統、工匠精神、勞動技術等職業素養,構建出與現代社會相符的人文素質教育內容,這樣學生才能在餐飲行業培養自身的責任心與使命感,了解餐飲文化,并拓寬自身的知識范圍,提高人文素質。
3.3 實現課堂教學改革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探索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實現人文素質全面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課堂是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為了能夠與專業教育深入融合,必須進行適當的改革,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性,這對學生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可以更快的適應就業崗位[5]。①在烹飪專業課堂教學中,必須要保證課堂教學中的職業意識等。因此,教學中學生必須按照要求著裝,將用具擺放整齊,珍惜食材,團結協作,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規范學生的行為來提高人文素質。②多開展實踐課程,確保學生能夠進入角色化環境,充分感受人文素質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應結合烹飪專業的實際特點,舉辦相應的講座,感受行業匠人精神與中國傳統美食文化教育,為學生講解中國傳統餐飲文化發展歷史,行業發展,這樣既能把握好餐飲文化,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
3.4 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關鍵因素,其自身的人文素質對于教育效果會有很大影響。因此,中職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提高教師隊伍的人文素質水平,引導教師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課程教學,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目標。例如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專業創新能力等,還有對于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師還要具備嚴謹的教學態度、敬業精神,能夠展現出正確的價值觀點,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人文素質造成影響。中職院??梢葬槍ε腼儗I特點,展開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研修培訓等,確保能夠成為雙師型教師,并且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學習,提高其教育水平,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
3.5 注重校園氛圍營造
校園文化氛圍往往會影響學生的精神品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造成影響。例如學生通過校園環境不斷積累人文知識,強化自己的人文素質等,因此,人文素質教育不能被課堂所限制,應延伸到整個校園文化中,確保學生能夠時刻受到人文素質的培養。校園文化建設要以實訓基地、人文景觀為主要內容,并時刻針對校訓、校風進行規范,同時要有計劃、有組織的貫徹落實,最終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以文化品味、人文氣息組成,學生可以無時無刻受到熏陶,而這種文化氛圍也具有極強的滲透力,進而充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4 結語
目前,在職業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甚至是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會有很大影響。因此,中職學校烹飪專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文化素養內容,通過講座或社團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高人文素質創造良好條件。當下中職院校必須利用好現代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相互融合,塑造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為學生傳遞人文知識,成為一名能勝任烹飪崗位,廚德高尚、技術精湛、注重健康美食、弘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新時代廚師。
參考文獻
[1]臧傳富.重視人文素養教育提高中職烹飪教學水平[J].中國食品,2019(9):126-127.
[2]王曉.職業人格教育在中職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6):16-17.
[3]周俊.中職烹飪專業學生技能成長策略研究[J].中國食品,2021(9):76-77.
[4]呂玉芬.創新思維在中職烹飪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18):90-91.
[5]劉艷蕾.利用一體化教學 培養中職烹飪專業學生職業能力[J].中國食品,2020(22):115.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