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淺談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裴保河
(鶴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鶴壁 458000)
作者簡介:裴保河(1967—),男,河南鶴壁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營養與食品衛生。
摘 要: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檢測時間短、檢測方法簡單、檢測結果準確等特點,因而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诖?,筆者主要就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應用的重要性、具體方法及發展趨勢展開探討,以期為其他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具體應用;發展趨勢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食品安全與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聯,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對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重視,切實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工作。而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具有明顯優勢,可以在保障檢測結果的同時縮短檢測時間,保障食品流通不受影響。因此,在當前背景下對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具體方法及發展趨勢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1 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意義
1.1 有助于提高食品監管效率
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應用快速檢測技術,可以縮短食品安全檢測時間,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效率,因為快速檢測技術有助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食品中各類安全問題,及時采用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防止問題食品流入市場。
1.2 有助于縮小實驗室檢測范圍
不同的食物存在的問題、受到的污染都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進行諸多項目的檢測,如添加劑檢測、污染物指標檢測、農藥殘留檢測、重金屬檢測等。實驗室檢測不僅耗時較長,而且花費較高,運用快速檢測技術可以對食品安全進行初次篩選,篩選出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必要情況下對這些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可以極大地縮小實驗室檢測范圍,使得實驗室檢測更具針對性,對于實驗室檢測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此外,快速檢測技術可作為實驗室檢測的有利補充,對于半成品或保質期較短的食品而言,運用實驗室檢測存在一定的難度,而運用快速檢測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部分食品保質期只有1~2 d,將其送至實驗室檢測,再等待檢測報告得出,這時食物已超過保質期限,使檢測報告失去作用,此種情形下可以運用快速檢測技術代替實驗室檢測[1]。
1.3 有助于拓展食品安全檢測領域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防范食品安全問題,但當前食品安全問題依舊層出不窮,如三氯氰胺事件、蘇丹紅事件、假牛肉事件等,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對于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不良商家為了牟取私利違法生產,對此,實驗室的檢測領域又極為有限,而運用快速檢測技術可以顯著縮短食品安全檢測時間,拓展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對于監管和制約食品安全問題極為有利。
2 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方法
2.1 化學比色法
化學比色法具體是指通過化學反應使物質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不同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從而對物質進行定量或定性。這種快速檢測技術雖然操作便捷,但是靈敏度有待提高,通常僅應用于蔬菜、水果中的有機磷的檢測[2]。
2.2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可以顯著提高檢測特異性,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可以對食品中的農藥、獸藥等有害物質進行精準檢測。常用的免疫分析法主要包括免疫膠體金技術、酶聯免疫技術。其中酶聯免疫技術具體是指利用抗原或酶對抗體進行標記,使抗體抗原發生免疫反應,并通過酶的作用使底物顯現出不用的顏色,最后依照顏色的不同,判斷物質的種類。這種快速檢測技術具有精準度高、檢測速度快的優點,通常應用于沙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免疫膠體金檢測具體是指利用膠體金進行標記追蹤,其還原物是白磷、鞣酸,白磷、鞣酸能夠與氯金酸發生反應,將金離子還原成金原子,同時加以靜電作用,進而獲得膠體溶液。這種快速檢測技術不僅操作簡便,而且穩定性、靈敏性較高,即使沒有專業的設備、試劑,檢測出的結果也極為準確,通常應用于食品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當中,如檢測食品中的有害物質、農藥殘留、嗎啡含量等[3]。
2.3 酶抑制技術
酶抑制技術具體是指使檢驗物同烴基發生磷化反應或甲胺?;磻?,進而使乙酰膽堿酯酶喪失其原有活性,以此來對檢驗物中殘留的農藥加以檢驗。這種快速檢測技術不僅操作簡便,成本較低,而且檢測快速,是一種應用較廣的檢測技術,主要包括酶片技術、比色技術、膽堿酯酶生物傳感器技術等幾種類型,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檢測物采用不同的檢驗類型。但是這種快速檢測技術在對大蒜、洋蔥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檢測時極易出現假陽性,要想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在檢測之前對其pH值加以檢測,只有這樣,才能將食品中隱藏的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準確的檢測出來。
2.4 生物傳感技術
生物傳感技術具體是指將檢測物的分子和特異性識別原件結合起來,使之發生相互作用,并將反應信號轉變成相關信號或電信號,然后利用放大器將相關信號或電信號放大,投放到特定的信號裝置上,進而實現對檢測物的檢測。在此過程中需要利用生物傳感器,并且生物傳感器的原件必須對相關信號或電信號靈敏反應,能夠將其中包含的不同分子識別出來。這種快速檢測技術具有靈敏度、專一性高的特點,檢測內容豐富,操作便捷,可以應用于食品添加劑、獸藥和農藥殘留、有害物質分析、食品成分等諸多領域的檢測當中。此外,對于食品中的重金屬、甜味素、亞硝酸鹽等也具有良好的檢測效果[4]。
3 快速檢測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3.1 檢測項目日益齊全
要想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必須不斷豐富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項目,使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項目日益拓展,在原有食品成分檢測的基礎上,逐步向獸藥農藥殘留檢測、重金屬檢測、添加劑檢測、安全指標檢測等方向努力。
3.2 檢測結果更加準確
隨著快速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會不斷增加,最好將定量指標誤差值控制在10%以內,將定性指標誤差值控制在5%以內,促使定量、定性檢測不斷升級,使食品安全質量得以有效提高。
3.3 檢測速度更快
雖然相較于實驗室檢測,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速度已明顯提升,但是從整體而言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速度仍舊較慢。因此,為了促使快速檢測技術被更好的推廣應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技術水平,簡化快速檢測技術的操作過程,才能有效縮短快速檢測技術的檢測時間[5]。
3.4 設備更加便攜
部分快速檢測技術在檢測過程中也需要運用到檢測設備,但是當前檢測設備體型普遍較大,而且針對性較強,一種檢測設備只能檢測1~2種成分,嚴重降低了檢測設備的便攜性。因此,需要進一步縮小檢測設備的體型,擴大檢測設備的檢測范圍,才能促使快速檢測技術更好的推廣普及。
4 結語
綜上所述,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檢測時間短、檢測方法簡單、檢測結果準確等特點,因而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必須根據檢測物的具體類型及檢測目的,選擇恰當的快速檢測技術,充分發揮快速技術的應有作用,更好地維護食品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閆雪梅.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現狀及方向探索[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2):163-164.
[2]李濤,林芳,王一欣,等.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存在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8):3259-3262.
[3]趙磊,肖瀟,劉國榮,等.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應用及發展[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5,33(4):68-73.
[4]趙文麗.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4):3.
[5]邱清華,鄧紹云.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江蘇科技信息,2014(21):47-48.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