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智慧抽檢 保障食品安全
堅持智慧抽檢 保障食品安全
江蘇省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楊兆權 張 軍
2020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抽檢方式,推進智慧監測,有效提高食品抽樣檢驗針對性、核查處置有效性和風險預警及時性,全市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問題發現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核查處置任務始終保持零超期,抽檢信息公示實現零遺漏。
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創優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機制
聚焦食品抽檢監測“三難”現狀,探索構建科學、規范、管用的“三三制”食品抽檢監測新模式。
聚焦問題食品發現難,推行“靶向式”抽檢。針對基層跟進管理承檢機構不夠到位,承檢機構隨意抽、簡單檢導致的問題食品發現難問題,該局以強化承檢機構管理為重點,嚴把“計劃、抽樣、檢驗”三個關口,突出計劃的目的性、抽樣的針對性、檢驗的有效性,實行“靶向式”抽檢。重點堅持檢管聯動,將抽檢與監管一體謀劃;規范抽樣程序,杜絕抽樣盲目性、違規性;嚴格承檢機構考核獎懲,落實報告抽查、復驗制度,全面提高問題食品命中率。2020年,全市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率3.80%,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4.21%。
聚焦核查責任落實難,推行“聯動式”處置。針對縣區局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職能重疊、互有扯皮,導致處置責任落實難、處置工作進度慢問題,該局以規范流程為抓手,緊盯“五日啟動、兩月提醒、三月辦結”三個節點,推行報告送達與產品控制、行政指導與隱患排查、案件辦理與風險防控、日常監管與執法辦案“四個聯動”。重點建立核查處置任務清單銷號制度,對標對表、建賬銷賬,高效控制不合格產品;建立任務兩個月提醒制度,分級應對、提前告知,高效整改隱患;建立案件綜合審查制度,統一標準、規范程序,高效防范執法風險。去年,全市512件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全面做到“五個到位”。
聚焦安全風險控制難,推行“立體式”預警。針對部分企業排查問題不主動、整改措施不落實,導致安全風險消除難問題,該局以多元協同共治為重點,針對食品安全“監管者、生產經營者、消費者”三類群體,加強風險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交流共享,實行全方位、立體式預警。重點在監管部門建立風險信息交流制度和抽檢信息通報制度,實現資源共享;在食品企業建立跟蹤抽檢和行政約談提醒制度,壓實主體責任;在社會公眾建立抽檢信息公布制度和消費提示制度,引導安全消費。去年,現場督辦和指導企業風險整改50余次,發布風險解析9期,讓監管走到風險前面。
堅持智慧抽檢,著力提升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效能
聚焦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完善監管部門、檢驗機構、企業主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開發“透明抽檢”三大子系統。
立足有的放矢,開發透明抽檢調度中心。透明抽檢調度中心包括三個數據模型、三個專區。搭建監督抽檢數據分析模型,讓大數據說話,推動抽檢任務精準化;搭建評價性抽檢數據分析模型,科學分析食品安全客觀因素,推動評價結果精細化;搭建承檢機構任務考核評價模型,實現檢驗環節閉環管理,推動檢驗結果精確化。設立“指向抽檢”專區,監管人員根據抽檢任務選定被抽樣單位,做到抽樣與執法監管高度融合;設立“超市休檢期”專區,避免過度重復抽檢,做到抽檢與優化營商環境精準結合;設立“逢十(食)檢”專區,全程直播你點我檢活動,做到抽檢與為民辦實事有效契合。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率4.10%,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6.75%,與去年同期比分別增長了64%和117.74%。
立足有力處置,開發食品安全嵌入式監督系統。嵌入式監督系統包括一個數據模型、四個任務按鈕。搭建核查處置數據統計模型,分層分級歸集處置情況,實現任務督查圖表化。設置任務提醒按鈕,在關鍵節點對監管執法人員進行自動提醒,全方位跟蹤核查處置工作;設置不合格報告接收按鈕,通過平臺向企業發送不合格報告,讓企業及時了解核查處置工作;設置政企互通按鈕,進行線上行政指導和接受企業報告,有效推進隱患排查工作。設置信息發布按鈕,公眾通過平臺隨時查閱企業被抽檢情況,督促企業落實責任。今年以來,嵌入式監督平臺發布核查處置事前預警16次,事中督辦一次,近三成的任務在兩個月辦結,有力推動了全市核查處置任務又快又好辦結。
立足有效應對,開發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系統。風險信息交流系統包括一個評估模型,四個專欄。建立食品安全抽檢監測風險評估模型,重點對抽檢監測數據與毒理、膳食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挖掘潛在風險,實現食品安全風險的排序和分級。建設抽檢信息交流專欄,部門內部和部門間相互通報和交流食品安全信息,形成監管合力;建設專家會商專欄,成立食品安全專家庫,實行線上提問和答疑;建設風險信息預警專欄, 對較高、嚴重風險信息,采取現場會商研判,根據專家意見,發布預警信息;設立“透明實驗室”科普專欄,與公眾互動進行消費引導,實現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堅持制度引領,高質高效推進抽檢能力現代化
聚焦治理創新,建立完善“人才、技術、制度”等方面的長效機制,為抽檢監測提供人才保障、技術支撐和制度引領。
圍繞隊伍專業化,加快能力提升。首先,建立抽檢工作管理人員、食用農產品抽樣聯絡員、抽樣員、核查處置法制員、食品安全專家五支隊伍,設立抽檢秘書處,加強人員培訓,推進隊伍專業化。其次,開發“學以強檢”系統,供五支隊伍人員在線學習、培訓、考試。同時,根據抽樣員考試結果,建立抽樣員考試上崗制度,對抽樣人員實行動態備案管理。第三,聯合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定期舉辦食安名檢技能競賽,對成績優異者授予“淮安市五一創新能手”“淮安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推薦參與“淮安市五一勞動獎章”評選,以賽促學,以賽練兵,推動各單位人才培養進入新的階段。
圍繞抽檢一體化,強化體系建設。首先,推動長三角市域間食品抽檢一體化。與浦東新區、南京、合肥、紹興“四市一區”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食品抽檢一體化合作協議,推進區域間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食安名檢技能競賽、承檢機構管理考核以及智慧抽檢平臺建設等工作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互通、技術互惠、結果互認、監管互動、優勢互補”。其次,實行承檢機構管理考核一體化。對政府方與第三方檢驗機構、市級與縣級任務的承檢機構同向管理,同標考核,市縣共同設立承檢機構“紅黑榜”,分級賦予分值,作為任務分配依據,推動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圍繞流程標準化,重抓制度規范。首先,明確抽檢監測工作流程。重點制定出臺食品安全抽檢監測隊伍建設指導意見、業務規范,建立健全抽檢監測組織體系,明確市縣(區)及機關內部職責及責任。配套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部門間及部門內部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建立月通報季考核制度和風險清單指導制度,推動系統上下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勁。其次,重塑抽樣流程。重點制定抽樣作業指導書,實施“教課書式”抽樣,配套建立數據質量月度抽查和季度互評制度,推動監管部門與承檢機構對數據質量齊抓共管、密切協作。通過精準、有效實施食品安全抽檢,及時、到位開展核查處置,全力保障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