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小作坊變身“食安豐縣”新名片

2021-08-30 10:55:10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本刊訊(史恒恒 記者 丁聯恩)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后,為高質量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江蘇豐縣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食品小作坊園區化發展模式,通過建立生產規范、管理嚴格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食品小作坊華麗變身,一批“小而精、名特優”的食品小作坊正成為“食安豐縣”靚麗的新名片。
  
  作坊雖小,但“輻射”不小,遍布城市農村、街頭巷尾,據統計,豐縣有“杜家燒雞”“秦記面筋”“徐大姐炒面”“永正涼皮”等各類小作坊300余家,因其獨特的手工工藝和百年老字號得以代代相傳。在豐縣,這些傳統特色食品小作坊生產的產品銷量大,頗受老百姓喜愛。但行業具有“規模較小、設施簡陋、地點分散、環境簡陋、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重利益輕安全,索證索票不全、安全監管有難度”等特點。為切實改變食品小作坊臟亂差現狀,該局積極推動將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列入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啟動了中農批鹵肉、常店豆制品和孫樓潤城淀粉制品3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設立了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專項資金,并出臺相關的補貼方案和政策支持,對入駐商戶給予相應房租、燃氣、水電等優惠和補貼。
  
  目前,已有52家商戶進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加工區內功能齊全,生產加工規范,加工過程安全環保,設有“智慧監管系統”、高標準食品檢測實驗室及設備,通過 “統一登記規范、統一責任公示、統一制度上墻、統一公開承諾、統一開展培訓”和“生產環境基本達標、生產設備(設施)基本達標、原輔材料管理基本達標、從業人員基本達標、產品包裝及標識基本達標”等“五統一、五達標”新的管理模式,實現了食品小作坊閉環式集約化管理,逐步使食品加工從原料到成品各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監控。與此同時,對轄區內無證經營食品小作坊堅決予以依法取締,加大食品流通和消費環節監管力度,切斷無證小作坊銷售渠道,通過倒逼手段促使散在的小作坊進駐集中加工區。食品小作坊業主也從被動變為主動,作為即將遷入園區的第一批商戶,園區規模經營、統一管理讓做了多年“游擊隊”的現榨作坊負責人賈先生頗為感慨:“統一登記規范、統一責任公示、統一制度上墻……所有的環境和設備提升之后,達到小作坊的標準要求,這樣就能領到小作坊證,可以正式進入超市市場銷售了,我的心里踏實多了,以后我就可以放心安心生產經營了。”集中加工區商鋪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已然成為“食安豐縣”一張靚麗名片。
  
  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的建設關系民生福祉,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是最重要的民生小事。下一步,該局將加壓奮進,主動作為,用心、用力、用情,堅決打贏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攻堅戰。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