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問題研究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問題研究
食品安全與人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加強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是我國食品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還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難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食品衛生安全的需求,迫切需要優化改進。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安全認證食品管理中的問題,在了解相關概念基礎上,明晰工作重點和要點,積極推動各項工作改進落實,以求推動安全認證食品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全方位保障食品衛生安全。
現代社會進步飛快,人們物質需求逐漸得到保障,在解決溫飽問題基礎上,開始進一步關注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食品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促使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些年來屢屢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公眾身體健康,并且損害了國家整體形象,在貿易競爭中占據劣勢。故此,新時期為了全方位保障食品衛生安全,應進一步加強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力度,針對其中的問題積極推陳出新,提升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水平,為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概述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本質上是為了維護食品衛生安全,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和衛生安全標準基礎上,對食品生產、加工全過程經由專門機構認證,進而生產安全、無污染的食品。安全認證食品管理的特點有以下幾點:其一,生產環境無污染。食品生產中,生產環境不允許有污染源,力求水環境、大氣環境和土壤無污染,從源頭上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其二,生產過程無公害,食品生產過程中選用無公害的技術,盡可能減少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的使用量,或是不使用,保障生產過程的干凈、安全。其三,維護產品質量安全,對于綠色食品以及無公害食品,從生產到餐桌全過程按照質量標準全程管控,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無污染[1]。其四,經過專門機構認證合格的食品,產品上有合格標志。
結合我國的安全認證食品發展歷程來看,從最初的無公害食品發展階段,發展到綠色食品發展階段,而在綠色食品發展階段又可以細化為多個環節,從基礎建設,到加速發展,最終實現社會化和國際化發展目標。
我國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弊端剖析
當前我國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主要由三個部門負責,有機食品管理工作由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中心負責,綠色食品管理工作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無公害食品管理工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而安全認證食品管理的工作,屬于分塊管理,配套的管理體制還有很多問題,阻礙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高效展開。
管理體制不健全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中,推行分塊管理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需要由多個部門負責,如果出現職責交叉重疊區域會導致職能模糊不清,導致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中出現一系列問題,阻礙后續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v觀當前安全認證食品管理現狀來看,管理體制不健全問題較為鮮明,阻礙后續相關工作規范有序進行,甚至造成資源損耗。另外,不同部門的工作重點、工作方法有所差異,加之部門屬于平級單位,管理工作中由于協調不暢,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管理機制穩定運行[2]。長此以往,不僅無法發揮安全食品認證機構優勢作用,還會遏制我國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認證管理工作水平偏低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安全認證體系發展歷程不長,無論是協調性、認證技術還是普及程度都遠遠不足,其中存在的差距不容忽視。關于安全認證食品的培訓機構較少,難以為企業科學化管理、生產以及申報等方面提供指導幫助。認證客觀公正性有所欠缺,我國的食品安全認證機構和管理機構之間聯系密切,難以充分彰顯認證客觀公正性。加之配套的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教育培訓缺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食品認證水平,影響到后續相關工作高水平展開。另外,國際合作能力較弱,尚未同國際緊密接軌,國內認證機構出具的結果不被國際認可,有待進一步完善[3]。
市場準入門檻偏低
關于食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還有所不健全,即便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食品衛生質量安全水平,但也有很多的不足。檢驗項目單一,對象有限,檢測機構不健全,所選擇的檢測手段滯后,影響到食品檢測質量和效率[4]。加之市場準入缺少合理有效的懲處措施,實際工作開展中缺少有效依據支持,對于存在問題的食品難以追根溯源,找到源頭,一定程度上威脅到食品衛生安全。
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
關于食品衛生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投入力度有所不足,完善標準缺失,致使標準體系不健全。質量安全檢測檢驗方面,體系建設滯后,致使后續安全認證食品的各項指標無法快速、精準、可靠檢測。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方面,傾向于源頭控制和后期控制,過程控制受重視程度不足,對于違法行為未能做到嚴厲、徹底懲處。同時,質量安全科技推廣體系支持力度不足,很多關鍵技術缺失,未能得到同步創新優化,背離時代發展趨勢。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問題的優化措施
針對我國安全認證食品管理中的問題,需要多角度分析,立足于國情,尋求合理有效的優化措施實踐中應用,力求全方位保障食品衛生安全。
現有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體制優化升級
結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應正確看待此項工作重要性,積極推動配套的管理體制優化升級。結合當前我國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機構復雜、職能重疊等問題,應在政府管理層面協調統一,集中負責,如設立專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實現三位一體,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職能模糊不清的問題,全面落實職責到實處,還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部門沖突,減少工作成本的同時,促進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效率顯著提升。通過此種方式,為安全認證食品管理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源頭上保障食品衛生安全。
加強食品認證管理力度
在協調透明的認證體系基礎上,應設立專門的認證咨詢和培訓機構,鼓勵社會第三方機構建立,深化認證機構改革。在此基礎上,對認證機構全方位監督管理,對其業務開展能力和成果進行審核,保障結果可靠性、準確性。積極與國際合作交流,引進現代化技術手段規范各項工作,提升檢測結果質量,推動我國的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市場化、國際化發展。
優化市場準入管理制度
為了滿足新時期社會不斷增長的食品衛生安全需求,需要在深入市場調查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市場準入制度,健全配套法規制度,促使食品質量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同時,設立專門的食品檢測專業機構,持續優化和改進檢測技術手段,便于全面提升市場準入檢測水平,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積極推動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的展開,一個重點則是加強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配套法律法規,依法嚴格執行,規避違規操作行為出現。充分市場調查和分析,在獲取較為全面的數據基礎上編制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標準,各部門協調溝通,避免執行中標準重疊交叉,影響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我國安全認證食品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需要積極推動配套管理體系和制度完善,運用前沿技術手段,推動安全認證食品管理規范、標準展開。
參考文獻:
[1]劉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認證管理的現狀分析及發展構想[J].食品安全導刊,2019(30):162.
[2]鄭曉燕,張倩茹,艾啟俊.淺析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基于ISO 22000標準)認證的現狀及存在問題[J].農產品加工,2017(16):48-50+54.
[3]周哲,練曉,王坤.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信用體系建設——基于風險評價管理和可追溯認證的深圳食品安全追溯項目[J].條碼與信息系統,2017(02):27-29.
[4]王二朋,高志峰.風險感知、政府公共管理信任與食品購買行為——對中國消費者品牌食品與安全認證食品購買行為的解釋[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03):92-98.
作者簡介:池根生;男;民族:漢;籍貫:江蘇揚州;學歷:在職研;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范疇
池根生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