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農村食品安全風險八項措施

2021-06-30 15:59:44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防控農村食品安全風險八項措施
  
  寶應縣市場監管局 柴明紅
  
  寶應縣人民政府     朱旭東
  
  食品安全是民生問題,更是重大政治問題。近年來,盡管我國已針對食品安全風險的防控進行了一系列大膽而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食品安全監管面廣量大、情況復雜,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食品安全監管尤其是農村地區食品安全風險的防控應對依然任重道遠。本文對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存在的風險點、防控現狀及不足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八項措施”,供大家參考。
  
  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風險隱患
  
  共性問題。一是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強。目前仍有部分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安全法存在了解不深、認識模糊的情況。二是索證索票制度執行不嚴。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普遍存在索證不齊、合格證明與進貨憑證缺失、無進貨查驗記錄等現象。三是人員管理落實不到位。四是生產經營衛生環境較差。五是存在銷售使用過期產品現象。六是“馬路市場”尚未完全消除。
  
  種養殖環節。在農業投入品方面,少數經營者在飼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等,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及非食用物質,實名購買制度執行不到位,部分企業、合作社生產經營記錄制度、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制度未落實,農藥中添加高毒高效及其他農藥隱性成分現象未能杜絕。在產地準出方面,產地準出宣傳不夠,銷售者進行農產品產地準出檢測主動性較差,少數農戶未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有關規定。
  
  食品生產環節。一是因食品生產企業多數為小微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配備不足,導致普遍存在重生產輕管理無記錄的現象;二是食品添加劑使用隨意,時常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三是不正常開展食品出廠檢驗,對出廠銷售的食品也不提供產品合格證明文件。
  
  食品經營環節。在食品流通環節,存在散裝食品銷售防護設施不到位、產品標簽不規范等現象;部分單位不按食品貯存要求貯存食品,食品與非食品、生食品與熟食品不分區(貨架)銷售;銷售農產品無提供產地證明或銷售憑證,少數水產品銷售者在暫養過程中添加違禁物品;不少農貿市場開辦者管理意識淡薄,主體責任不落實,對市場農產品經營戶缺乏管理與監督。餐飲服務環節,專間存在雜物較多、預警間不正常使用、空氣消毒不正常進行等問題,餐飲具未正常消毒保潔,在加工過程中仍有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及非法添加現象,超范圍、超能力接待成普遍問題,極少數單位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加工食品。
  
  網絡銷售食品。一是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嚴格執行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理等制度。二是平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不能及時對平臺上的食品經營行為及信息進行檢查。三是少數經營者未實現線上線下同質同標,平臺展示的生產經營者信息與實體店情況不符。
  
  農村集體聚餐。風險具體表現在:一是從業人員文化層次較低,食品安全意識不強,規范操作能力不夠。二是基本條件較差,農村集體聚餐沒有固定場所,沒有相應的防蠅防塵、保潔與冷藏設施。三是風險點源較多,對餐飲具缺乏消毒保潔,冷盤菜大多使用外購食品直接食用,不能進行食品留樣,存在生熟不分等交叉污染現象。
  
  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措施建議
  
  食品安全是一項系統、長期、復雜的民生工程,如何有效規避食品安全風險,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筆者認為需做到“八個強化”。
  
  強化責任落實。一是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兜胤近h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明確食品安全實施屬地管理,抓實抓牢黨政同責。二是落實部門監管責任,明確各監管部門工作職責。三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對存在隱患的,要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強化日常監管。一是加強日常檢查,著力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不合規、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二是開展專項行動,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三是實施“雙隨機”檢查,增強食品安全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意識和自我約束力,督促基層盡職履職。
  
  強化稽查執法。一是保持打假治劣高壓態勢,對違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嚴厲處罰,實行食品行業從業禁止、終身禁業,對再犯從嚴從重進行處罰。二是堅持聯合執法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齊抓共管,明確牽頭部門,實施聯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強化行刑銜接工作。堅持食品安全“五方”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強化技術支撐。一是加強能力建設。推進專業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完善實驗室裝備配備標準,規范檢測流程,完善食品安全快檢體系,建立完善鄉鎮市場分局快檢室和農貿市場快檢室,提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加快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二是發揮技術支撐作用。通過食品安全抽檢,有效控制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糧食等部門要對食品種養殖、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實行全覆蓋抽檢。三是強化經費保障。
  
  強化考核獎懲。一是建章立制。按照《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各地要建立食品安全考核獎懲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實施獎懲。三是嚴格問責,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不力、履行職責不力、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對監管工作中失職失責、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參與、包庇、放縱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弄虛作假、干擾責任調查,幫助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的,依法從重追究法律責任。。
  
  強化提優升級。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內部運行質態,加快高水平管理人員的引進,助力產業健康發展,培育和扶持一批“中華老字號”、中小企業名牌產品。
  
  強化社會共治。一是宣傳工作常態化,引導群眾積極舉報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提升食品生產經營者尚德守法意識。二是教育培訓制度化。各地要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實訓基地,每年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培訓,要督促企業加強從業人員的教育,著力提升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能力,有效化解食品安全風險。三是社會監督正?;?。要主動接受人大代表監督,開展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邀請政協委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努力形成各方各盡其責、齊抓共管、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
  
  強化創新創優。要根據食品安全新形勢、新要求、新特點,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在資源整合、監管機制、社會共治等方面下功夫。近年來,我縣結合本地實際,在農家宴、出廠檢驗等方面創新監管舉措,取得一定成效,供大家參考。一是實施農家宴“六統一”“兩鼓勵”“一獎懲”的管理。即統一責任落實、統一核發執照、統一體檢培訓、統一信息報送、統一分級核查、統一信息公示;鼓勵實行農家宴集中區建設和鼓勵參與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農家宴“黑名單”制度和獎勵補助制度。二是試點小微生產企業共享實驗室。為解決小微食品生產企業檢驗人員缺乏、能力不強,設備投入資金困難,有些企業不按規定開展出廠檢驗等問題,我縣在小微食品生產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試點食品生產企業共建共享實驗室,建成大米行業、荷藕行業等小微企業共享實驗室。三是實施第三方檢查機制。委托第三方食品安全專業檢查機構,對高風險生產企業、大中型餐飲單位等行業進行風險隱患檢查評估,向監管機構提交評估報告,監管機構按照評估報告中的企業存在的風險隱患,有的放矢地開展監管檢查,跟蹤落實到位,對評估中發現的嚴重違法行為,監管機構及時介入,調查取證,進行處理,有效克服基層監管機構人員與能力不足的問題。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