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食品英語翻譯策略、語言特征及其應用
全球化背景下食品英語翻譯策略、語言特征及其應用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食品行業在快速發展,我國的食品產業和國際之間的貿易也變得更加頻繁。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我國的食品行業國際貿易離不開食品英語翻譯,食品英語翻譯的專業性非常強,給翻譯的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要想實現食品英語的精準、有效翻譯,更好地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國際發展,就要求相關的人員一定要加強對食品英語語言特征的分析,并積極探索有效的英語翻譯策略。
食品英語的詞匯特點
食品英語的專業性強 食品英語涉及到的英語專業性非常強,有一套精準的術語,并且這些術語的詞義專一,能夠非常準確地表達詞匯的含義。食品英語有很多的專業術語,這些專業術語的發音比較難,并且拼寫復雜。比如Glucose amylase葡萄糖淀粉酶、乳糖lactose等。
詞綴使用頻率高 食品專業英語的很多詞匯都使用了詞綴,包括前綴、后綴等,詞綴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很多單詞都是由詞根和若干詞綴構成的,詞綴使用頻率高成為了食品英語的特色。前綴主要位于詞根的前面,通過加上前綴往往能夠賦予新的意義。后綴往往加在詞根后面,主要可以用來表示詞類,有的時候也可以對詞根發揮一定的補充意義[1]。食品英語詞匯中使用的詞綴的類型比較多,比如副詞性詞綴和介詞詞綴,一般用在動詞的前綴中,比如a、an、en、heter等。前綴加上a、an一般表示不、非,比如aseptic無菌的。另外還有修飾性的詞綴,一般是表示事物的性質、數量和狀態等意義。還有名詞性詞綴,一般是通過后綴的方式應用在詞根構成名詞,表示特性、狀態和性質等。
縮略語的使用非常廣泛 食品專業英語中有一些專業術語、組織的名字以及團體的名字需要在文章中反復使用,如果全寫出來比較占篇幅,并且很不方便,因此經常會使用縮略語,讓書寫更加便捷,同時更容易記憶。比如RDA,其是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的縮寫,表示每日推薦的營養素供給量;AFDO是Association of Food and Drug Officials的縮略詞,表示食品與藥品官員協會;DEEM是Dietary Exposure Evaluation Model的縮略詞,表示膳食接觸評價模型……這樣的縮略詞還有很多,因此食品英語中縮略詞的使用非常廣泛。
涉及領域非常廣 食品領域涉及到的行業非常多,因此食品英語也涉及到很多其他領域的詞匯,比如化學、生物、物理、醫學等各學科的詞匯,并且還有一些詞匯在不同的領域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外來詞匯較多 英語在形成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外來詞匯,這些詞匯最終也會成為英語詞匯中的內容,受到希臘和古羅馬先進科技的影響,導致食品英語中有很多詞匯都來源于希臘語和拉丁語。比如源于希臘語的詞匯:hydrolysis水、有機體organism、生物素biotin等,源于拉丁語的詞匯:真空vacuum、百分比Percent等。
食品英語的語法特點
多用動詞現在時態 食品英語中經常會采用動詞的現在時,經常會出現使用一般現在時來敘述無時間限制的自然現象、過程以及無時間性的過程,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精準理解,讓行文更加生動。
被動時態的使用 食品專業英語經常會使用被動時態,因為被英語敘述的主體是人,而敘述的對象往往是一些客觀的現象、事物以及過程,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被動語態來表達客觀性,同時也能夠讓讀者對將敘述客體產生注意力。另外,采用被動語態還能夠讓行文更加簡潔,表義更加清楚[2]。
大量使用動詞的非限定式 食品英語中對于動詞的非限定式使用非常廣泛,包括動名詞、不定式和分詞。
大量使用圖表 食品英語中涉及到很多的信息,這些信息經常會以公司、圖表的方式來呈現,通過圖表的應用讓信息更加簡潔、形象、生動呈現出來,可以通過簡潔的圖表來代替繁瑣的語言表達。
食品英語的翻譯原則
以文化差異為基礎 在食品英語的翻譯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食品英語的專業性,同時還要考慮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飲食生活習慣方面的差異,要以文化差異為基礎,實現翻譯信息的等值傳遞。在食品英語翻譯時,要融合食品英語嚴謹、科學的特征和中西方食品文化的差異,這就要求翻譯者不僅要熟悉掌握食品英語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習慣,同時還要熟悉中西方在飲食、食品文化方面的差異性,全面融合食品的專業知識、詞匯應用以及文化差異來進行翻譯。比如black tea不能直接翻譯,而是要按照中西方文化差異將其翻譯成“紅茶”。
以標準翻譯為目標導向 在食品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要按照標準翻譯來開展翻譯工作,形成普遍遵循的食品英語翻譯體系。當前食品英語翻譯缺乏完善的規范體系,沒有形成統一使用的食品英語翻譯的標準,會導致最終的翻譯結果不夠系統和科學。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形成一致性的表達,統一食品英語翻譯的標準,避免出現英語翻譯詞義的偏差。食品英語翻譯要結合受眾群體的語言理解方式和語言習慣來進行翻譯,合理調整相關的翻譯內容、表達習慣以及翻譯的結果,將雙方語言理解的誤差消除,更好地為食品的經濟貿易往來以及學術交流提供服務[3]。
掌握必要的英語翻譯技巧 食品英語翻譯還要求掌握一定的英語翻譯技巧,要全面融合食品英語詞匯專業、嚴謹的特征和詞匯的形成淵源,深入把握相關詞匯的特征、搭配技巧和應用慣例等,通過精準翻譯來將詞匯蘊含的信息表達出來。
食品英語的翻譯策略
準確譯出詞義 食品英語翻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表達清晰、順暢,注重邏輯的連貫性,追求平易和精準。食品英語中有很多的專業術語,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這些專業術語,并規范、準確翻譯出來,如果其中的某一個詞匯已經翻譯出來,那么后面對這個詞語的翻譯也應該和前面的保持一慣性,不能隨意改動。
翻譯中的轉換 英語、漢語兩種語言不僅在詞法上有不同,句法和表達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大部分情況下不能采取字對字的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結合上下文的邏輯以及文字的整體含義,結合字詞的含義,選擇比較合適的字詞來進行翻譯,需要注意的是,英語與漢語詞匯和結構上的差異使得在翻譯過程中詞性和句子的轉換也不一樣,翻譯需要符合漢語的文體特征和表達習慣。
恰當增譯和減譯 在食品英語的翻譯過程中,為了讓受眾群體能夠更好地理解,翻譯者可以適當增譯和減譯,也就是對句子進行適當增減,目的是為了在翻譯的過程中,遵從原文含義的基礎上讓翻譯的句子更加順暢。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并不是要求譯文和原文一定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對等,而是要達成整體上的對等,協調好相關的內容和形式。對于增譯而言,一般是通過增加相關的詞匯、短語等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讓譯文更有邏輯性。另外,英語和漢語在表達上有很大的差異性,英語句子中有一些詞語漢語中并不需要使用,如果在翻譯的過程中將這類詞語翻譯出來,反而會使得整個句子變得累贅,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可以其減去,讓翻譯出來的內容更加通順,語言言簡意賅。
被動語態的翻譯 食品英語的一個特征就是大量使用被動語態,但是漢語中使用被動語態比較少,并且在使用被動語態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適當調整,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翻譯[4]。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可以將被動語態翻譯成主動語態,也可以將其譯成漢語無主句,也可以保持被動,具體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確定。
結語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貿易越來越頻繁,現代食品行業國際交流的機制也更加科學完善,翻譯人員一定要從食品英語的特征出發來探索規范、專業和嚴謹的翻譯策略,讓食品英語翻譯更加標準,以此來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嵐嵐.食品外貿中的英語翻譯[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9,371(22):8-8.
[2]董文娟.對外貿易交易中的食品英語翻譯探討[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0,14(20):31-32.
[3]孫瑜.食品英語的翻譯方法研究——評《食品專業英語》[J].食品工業,2020, 289(10):369-369.
[4]秦妍.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 033(001):84-86.
賈秀珍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國際學院 江蘇無錫 214000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