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質量提升探究與實踐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質量提升探究與實踐
食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承擔著保障民生、提供營養健康、 安全可靠食品的重大責任。目前,我國食品行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日益遞增,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內開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200所。作為涵蓋應用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學、熱力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包括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檢驗等方向的一門綜合性和交叉性很強的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食品生產管理、產品研發、食品質量與安全、工程設計等能力的學生。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有目的性的強化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強化學生綜合設計及創新等方面的能力。高等院校是國家專門人才的培養基地,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專業性人才的重大責任,食品類高校肩負著培養食品行業高級專業人才的重任。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本科教育最具綜合性的一個教學環節之一,同時也是檢驗學生理論素養、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手段。 所以提升本科畢業論文的水平意義重大,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既是學生學習能力評定的根據,又是考量高校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主要形式是查閱文獻進行選題、根據課題設計實驗方案、對實驗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撰寫畢業論文以及進行畢業答辯等環節。畢業論文旨在培養學生進行文獻檢索和實驗方案設計,深化學生技能水平,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獨立分析的習慣以及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畢業論文是檢驗高校高等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率的重要指標,也是考核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手段之一。深化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將有利于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
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論文選題質量有待提升 論文的選題作為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質量、可行性和創新性。本科階段的學生,對自身的科研水平認識不足,僅憑個人興趣或者被動分配獲得論文題目和研究方向,導致實驗與專業契合度不高,實驗可行性較差,創新性不足,在后期實驗中由于興趣缺乏,導致論文質量較低。此外,由于本科階段,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論知識、實驗操作技能,導致在后期實驗中,遇見較多的困難,導致最終論文難以圓滿地完成,最終使得畢業論文的宗旨和對本科生培養所需達到的預期目標相差甚遠。
論文選題時間有待優化 為畢業論文的完成預留充足的時間以及合理的時間規劃是保證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而目前大多數高校把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集中安排在了大四的學習階段,在這一年中,本科的學生要集中完成論文選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論文撰寫以及畢業答辯等諸多學習任務,但這一時間段,也是本科生考研、復試、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找工作的黃金時間,一些學校還在這個學年安排了本科生進入相關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導致許多學生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這些事情當中,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畢業論文,嚴重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論文撰寫不規范 本科畢業論文本質上是具有學術規范的、科學性和總結性的學術性論文,其寫作方式和方法具有明確的規范和定義。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計實驗、動手操作、結果分析、數據處理、討論并得出結論的能力。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查閱文獻、使用科研工具的能力,同時也需要縝密的邏輯思維和一定的寫作功底。目前的本科學生,對論文的閱讀并不廣泛,對外文文獻閱讀不足,導致對課題的思路深度思考不夠,理論依據不足;其次,論文的行文水平不夠,數據處理不到位,文章章節布局不合理,導致所想表達的結論無法明確地描述,缺乏深度的見解;最后,畢業論文寫作有許多細節,對圖像、表格、標點及語言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才能得到滿意的論文。學生在這些方面缺乏培訓和學習,導致文章質量不高。
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 學生在實驗設計的過程中,與指導教師缺乏溝通,教師也缺乏指導,導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無法及時得到解決,論文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論文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的論文存在造假剽竊的行為,一些學生的論文則是較為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獎懲機制的缺乏,讓許多學生從根本上對此不重視。在進行實驗設計和論文撰寫之前,缺乏相關的實驗培訓,儀器教學和撰寫培訓等工作,導致學生在實驗和論文寫作過程中的難度較大,影響論文撰寫進度和質量。
提高論文質量的建議
做好準備工作 優化選題環節 確定研究課題是本科生開始畢業論文工作的第一步,指導教師應把畢業論文相關內容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結合實際情況指導論文選題,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畢業答辯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工作。任由學生完全自己選題和完全由導師確定選題都是不可取的。指導教師應充分發揮帶頭和引導作用,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長和專業背景知識及技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共同完成選題環節。
推行本科生畢業論文導師制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四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他們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在提高本科生論文質量的教學過程中,導師的作用必不可少,引導學生學習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導師的義務。導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長和知識儲備因材施教,把課題的內容規范化、合理化、個性化。導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做到多溝通多交流,定期與學生進行學術討論,定期指導學生實驗技能,及時跟進學生的實驗進度。同時,對學生在課題和實驗及論文撰寫方面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保證實驗和論文撰寫順利進行。
建立完善的制度 由于本科課程缺乏畢業論文及實驗設計等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導致許多學生對所研究的領域理解得深度不夠,對前沿知識把握不足,同時在科研論文寫作方面能力欠佳,因此在對實驗進行進一步的設計、相關儀器的操作流程規范及畢業論文撰寫時感到無從下手,甚至在反復修改試驗方案后仍然無法理順思路。因此,要保證實驗方案新穎適用、論文水平高優質,就應該在學生的科研素質的訓練和學習方面加大力度,設立定期的實驗培訓課程.在日常的學習教育中開設與論文和實驗相關的技術講座,比如“如何進行合理的實驗設計” “與食品相關的前沿知識講座”“如何進行科學的文獻檢索”“如何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科研論文研討會”等,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專業的培訓,提高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知。建立完善的獎懲措施,在畢業論文的開題、中期審查、組會、評閱等各個環節都應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實施細則,對實驗設計合理、論文質量優秀的學生和導師給予獎勵,而對論文質量較差,實驗設計拙劣及涉及抄襲剽竊、數據造假、格式嚴重雜亂的論文,應當考慮進行嚴厲的處罰。通過相應的制度約束和嚴格的獎懲措施,調動學生和導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對多年學習的總結,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術修養、融會貫通大學所學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是高校教師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紹了本科生畢業論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建議,希望能為食品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簡介:張艷杰,女,漢族,河南鄭州,博士,講師,速凍食品品質調控及谷物功能成分
張艷杰 安艷霞 林順順 艾志錄 張劍
河南農業大學 食品科學技術學院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