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灰霉病殺菌劑的應用現狀

2021-04-27 17:41:42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農作物灰霉病殺菌劑的應用現狀
  
  灰霉病屬于植物真菌病害,在世界范圍內均有出現,主要受到灰霉菌浸染而引起,灰霉病發病集中在茄果類蔬菜、漿果類水果中。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發展,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促使種植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種植品種明顯增加,而灰霉病發生也逐漸嚴重化,要求行業內應做好防治工作。本文以灰霉病殺菌劑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應用現狀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受到灰霉病病菌影響,在植物表面將會呈現大量灰色霉層,灰霉病名稱也因此得來。該病害發現較早,早在1729年,有學者就已經發現了灰霉病,并根據致病菌分生孢子梗特點,以希臘語將灰霉病命名為“束狀的葡萄漿果”,1801年,灰霉菌被統計在雙名法系統內,進一步命名為灰葡萄孢菌,目前,該病害隨著全球葡萄種植規模的擴大,傳播開來。
  
  灰霉菌殺菌劑登記現狀
  
  灰霉菌既可以寄生在大田作物中,還可以寄生在蔬菜、保護地經濟作物中,寄生范圍較廣。在全球范圍內,灰霉菌寄生農作物品種可超過200種,多集中在溫帶、亞熱帶地區。如果在自然界中,灰霉菌寄生植物品種還會進一步增加,就目前而言,寄生品種呈現增加趨勢?;颐咕鷮儆诩纳哉婢?,在寄生后,可浸染、殺死寄主,并吸收死亡寄主細胞養分。因此,灰霉菌危害時間相對較長,在農作物生長期間,就存在一定的灰霉菌發病風險,直到農作物收獲。集約化種植也為灰霉菌浸染創造了便利條件,近年來,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灰霉病發病率逐漸提升?;瘜W防治是控制灰霉病的主要手段,并且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性,就目前而言,依賴程度還在不斷加深[1]。
  
  相關調查顯示,以2020年4月作為時間節點,針對灰霉病防治,共存在471個殺菌劑商品,其中,單劑、混劑分別為317、154種。共存在15種登記作物,多為經濟作物。將不同農作物防治殺菌劑商品數量進行比較,從高到低分別為番茄、黃瓜、葡萄以及草莓,具體灰霉菌殺菌劑商品數量為242、148、83、27個。另外還存在針對少量保護地經濟作物(例如菊花、百合等)進行防治的殺菌劑商品登記在案。針對有效成分,單劑登記為35種,單純以混劑形式登記為16種。
  
  具體分析針對不同農作物灰霉病的殺菌劑品種。番茄品種為異菌脲、腐霉利、嘧霉胺,登記單劑占比范圍為20%~25%。黃瓜品種為嘧霉胺,登記單劑占比50%,還存在少量腐霉利、啶酰菌胺、過氧乙酸,各單劑占比10%。葡萄品種為啶酰菌胺,單劑占比較高,除啶酰菌胺外,其余單劑占比從高到低分別為腐霉利、嘧菌環胺、異菌脲。就整體而言,草莓品種數量相對較少,主要包括克菌丹、枯草芽孢桿菌、啶酰菌胺以及嘧霉胺等。
  
  針對植物源灰霉病的殺菌劑,登記數量從高到低分別為丁子香酚、香芹酚、集中在番茄中。針對灰霉病防治而言,微生物防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目前根據登記數量,在防治灰霉病的微生物制劑中,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數量較高,在多種作物登記中均有出現。與一般化學藥劑相比,通過提高木霉菌使用科學性,可有效提高灰霉病防治效果。生防細菌同樣存在較多種類,與真菌相比,商品化制劑也較為豐富,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海洋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等。但是只有枯草芽孢桿菌登記范圍較廣,其余細菌制劑主要登記在黃瓜中。在抗灰霉菌效果方面,細菌制劑與化學藥劑具有一致性[2]。
  
  化學殺菌劑作用靶標
  
  以FRAC作為參考,明確殺菌劑作用機理,確定分類標準。就目前而言,我國登記殺菌劑靶標主要包括9類,集中為三個類型。對于登記單劑總數而言,三個類型靶標殺菌劑單劑可超過70%,具體主要應用品種為二甲酰亞胺類、苯氨基嘧啶類,占比31.5%、28.7%。除此之外,在殺菌劑品種中,琥珀酸脫氫酸抑制劑同樣作用顯著,占比10.7%。
  
  苯并咪唑類、N-苯基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靶標為有絲分裂、細胞分裂。在二硫化氨基甲酸酯殺菌劑中,對灰霉病的防治主要應用復配形式。除此之外,去甲基化抑制劑也應用復配形式,但是也存在少量以單劑形成登記。
  
  灰霉病菌抗藥性較強,殺菌劑登記更替情況明顯。在我國,苯并咪唑類殺菌劑應用較早,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傳入我國后,20世紀80年代已經國產化,在病害防治中應用十分廣泛。該殺菌劑在我國登記商品中,數量較多,屬于灰霉病防治重要藥劑。目前,針對二甲酰亞胺類殺菌劑,灰霉病抗性呈現上升現象,但是主要集中在低抗菌株中。因此,在灰霉病防治中,仍可以應用腐霉利、異菌脲等殺菌劑。在灰霉病防治中,苯胺基嘧啶類殺菌劑同樣十分常見,代表殺菌劑品種為嘧霉胺、嘧菌環胺。但是受到該殺菌劑大量推廣影響,蔬菜、葡萄等作物已經出現抗藥性。
  
  20世紀70年代,有研究人員經有效實驗,論證了在桃根癌癥防治中放射性土壤桿菌的作用,后續多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微生物制劑通過具體分析生防菌生長優勢,可有效實現灰霉病防治,以寄生、營養競爭作用作為基礎,吸收灰霉病浸染部位營養物質,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生長,以免其繼續浸染,對農作物不利?;谶@一過程,生防菌在生長過程中,能夠與病原菌爭奪養分,壓縮病原菌生長空間。同時,生防菌能夠產生抗生素、抗菌蛋白、胞壁降解酶,進一步阻止病原菌生長。在病原菌中,木霉菌屬于拮抗真菌,在作用機理方面,木霉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利用土壤處理劑,實現農田微生態調控。在灰霉病防治過程中,可將木霉菌視為莖葉處理劑,在應用木霉菌后,不允許使用相關真菌藥劑,也不可混用強酸、強堿性物質。將木霉菌去掉后,其他生防菌產品均屬于細胞制劑,主要在芽孢桿菌病株、假單胞菌病株中使用。目前,針對芽孢桿菌,灰霉病防治登記使用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海洋芽孢桿菌、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9912等。還存在熒光假單胞桿菌,屬于可濕性粉劑。該菌劑灰霉病防治效果主要與產品貨架期、使用環境有關。因此,為進一步保障防治效果,要求相關部門應健全農作物灰霉病綜合防治體系。以農作物灰霉病防治作為工作重點,維生素菌劑可作為補充使用,有利于減少農藥使用劑量,介紹農藥殘留問題,可促進環境保護[3]。
  
  灰霉菌殺菌劑應用管理
  
  借助化學防治手段,起效相對較快,短時間內即可實現病害控制,防治效果十分顯著。但是因為灰霉菌病菌適應力、繁殖能力較強,將會加大抗藥性。同時,受到大面積單一作物種植影響,在單作、連坐耕作情況下也會增加病害發生,由于長期依賴使用化學殺菌劑,將會加劇抗藥性風險。除此之外,結合實際防治工作,如果經常使用同一種化學殺菌劑,葡萄孢菌易出現抗性,針對這一情況,種植戶往往選擇增加殺菌劑劑量以及使用頻率,導致惡性循環,還會產生農藥殘留、濫用現象。當長期使用殺菌劑時,原生物群落結構受到影響,農業生態平衡被破壞,將進一步加劇灰霉病。
  
  以灰霉病特點展開分析,目前,無法借助抗性育種完成防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可控制病菌浸染,但是當灰霉病發病時,種植戶仍更加傾向使用化學防治手段。以病原學作為依托,化學防治可有效殺滅病原菌。針對化學防治,灰霉病控制主要受到殺菌劑使用效果影響。具體而言,針對需要長期化學防控區域,應在定期內監測菌株抗藥性。要求相關部門切實落實管控工作,借助有效引導手段,在整個抗性風險管理中,提高農藥生產企業、經營企業以及種植戶參與度。同時,種植戶在使用殺菌劑過程中,應按照要求建立田間檔案,根據殺菌劑作用機理不同,完成輪換使用,以免在長期使用殺菌劑時出現交叉抗性。植保推廣部門應圍繞殺菌劑用藥,健全相應的技術規范,提高用藥合理性。近年來,隨著水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灰霉病發病情況加劇,需要進一步加大殺菌劑研發力度,強化農藥登記工作,促進非法用藥情況改善。除此之外,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灰霉病高度防治,做好綠色防控工作,以完善病害預測防治體系,確?;瘜W殺菌劑使用合理性,促進抗藥性控制,全面落實灰霉病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通過具體分析灰霉菌由來以及特點,明確灰霉菌登記現狀,并對化學灰霉菌殺菌劑應用種類、作用靶標展開研究,完成灰霉菌應用管理,可有效為后續灰霉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提升農作物灰霉病防治效果,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保障,提升農民種植收益。
  
  參考文獻:
  
  [1]張正煒,陳秀,石小媛.我國農作物灰霉病殺菌劑的應用現狀[J/OL].中國蔬菜,2021(02):41-46
  
  [2]陳樂,苗則彥,孫柏欣.灰霉病菌抗藥性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20,40(04):21-30.
  
  [3]何永梅,賈世宏.灰霉病殺菌劑嘧菌環胺(和瑞)及其應用[J].農藥市場信息,2020(14):43.
  
  李丹
  
  兵團直屬人民武裝部 保障科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