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應用分析
食品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應用分析
農藥殘留是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世界各國都受到廣泛重視。為確保食品的安全可靠,主管部門充分利用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準確地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文章探討了農藥殘留檢測對食品安全的的重要性,并針對常用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進行分析。
食品中農藥檢測的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農產品無論是品種或者是產量都在呈現幾何般的增長,農藥生產的大規模增加和化肥的使用都離不開大規模的發展與應用,二者都為我國農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它們也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在生產過程中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嚴格的檢測,以保證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在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范圍內。盡管我國已制定了食品中農藥殘留的適當標準和法律法規,但在具體實施中落實情況卻不盡人意,它沒有發揮其本身應當起到的作用。這尤其是由于主管監管部門沒有嚴格地履行監管責任,在食品生產和銷售環節中沒有進行行之有效的農藥殘留監測,甚至政府禁止使用的農藥仍在一定范圍內使用。根據有關研究已經發現,作為食品生產原料的某些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甚至超過標準50%,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重大影響。我們要加強使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加強市場監督,以保護消費者的健康不受食品中殘留農藥的影響。
農藥殘留對人所造成的危害
有機氯農藥對人造成的危害。按照技術規定,含有有機氯的農藥進入人體后就會被人體腸道吸收,無法被排出體外,而積聚在人體內,最終造成人體慢性中毒。當人的體內存在有機氯含量達到10毫克時,人體就會出現有機氯中毒癥狀。有機氯農藥會導致人類肝臟和神經細胞變性。它們主要損害肝臟、腎臟和人體神經系統。驗血可能顯示白細胞計數和貧血的變化,表現出疲勞、惡心和頭痛等副作用。
有機磷農藥的危害。通常,含有機磷的農藥主要通過皮膚、呼吸和胃腸道對人體有害。
人體出現有機磷中毒癥狀的時候,機體的活性就會降低,血液中膽堿酯酶的存在就會受到明顯的抑制,這時人體就會失去對乙酰膽堿的分解能力,并伴隨著出現盜汗、瞳孔收縮、肌肉震顫、心跳加快等明顯的中毒現象。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對人體的中樞神經造成永久性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有機磷成分,那么人體白細胞就會喪失其吞噬功能,肝臟就會形成病變,血糖升高,導致癌癥和畸形。
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人們為了確保食品的食用安全,不斷提高農藥殘留方面的檢測技術,現在對食品中常見的農藥殘留檢測的主要技術包括化學檢測程序、蛋白質分析技術、免疫分析法、色譜法等。在食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所要檢測的產品使用相對應的檢測技術,可以快速選擇對技術,對應用計劃進行準確的評估,充分配備設備,并使用相關的工程方法來準確地進行樣品測試。
檢測中的氣相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法已相對成熟,在實際的食品檢測應用中,它將主要按照檢測標準對食品檢測分析,具體的檢測流程簡單便捷,而且檢測速度快,可以有效地處理殘留的農藥物質。在食品安全性測試中,食品分離非常普遍。在早期檢測中,食品中的農藥殘留所形成的微量代謝物無法被有效檢測,也無法分析出農藥降解的過程,這些都不能被有效地分析研究,所以早期檢測技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直到氣相色譜法的出現,這就讓我國大大提高了農藥殘留的檢測水平,所做的檢測數據也就更加準確。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市場上所銷售的農藥其主要成分是有機化合物,這就讓它們擁有固定的物理特性,它們大多數具有相對較高的揮發性,并且加熱后成分不穩定。氣相色譜法在對食品進行檢測和分析時要對其進行加熱處理,但是食品樣品的活性就會受到影響,這就極大地降低了食品檢測的能量效率,與實際需要的檢測數據存在較大差異。高效液相色譜(HPLC)檢測方法,是通過檢測時設定的固定檢測系數來分析的,從而實現物質的檢測分離。這個檢測方法和氣相色譜檢測方法兩者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可以檢測食品中所含的有機化合物,特別是能有效控制氣相色譜檢測方法的檢測誤差,擴大食品的檢測效果。
食品檢測中的免疫分析。對食品開展農藥殘留的檢測,實質來說是根據對所提供的食品樣品中農藥的分析,檢測其中不同微量元素所得到的檢測結果。免疫分析這個檢測技術對農藥殘留所做的檢測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種檢測農藥殘留的有效方法。免疫球蛋白特異性檢測方法是利用酶制劑檢測抗體,用于有機物的定量分析,從而對樣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仔細的分析。該技術是在農藥檢測技術領域發展起來的,并得到技術上的認可。免疫分析不需要依靠特殊的檢測設備,使用方便,可用于現場試驗檢測,對提高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幫助。
免疫親和層析技術。在食品檢測中,大部分技術人員都選擇使用免疫測定法以及色譜檢測法,并在檢測中同時使用兩種方法。檢測時將免疫分析方法與色譜分析法不同遷移規律相結合,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采用完整的分析方法對分離后樣品的凈化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并進行試驗。該方法顯著提高了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水平,顯著降低了同類樣品結構的相似性和對照農藥在特定區域內的代謝產物的反應過程,完全控制了假陽性結果的發生,且效果顯著。避免在測試中出現反應不足的檢測結果。
電化分析檢測方法。在各類食品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中,電化檢測分析法檢測速度快而且檢測準確。它們主要使用電化學反應確定農藥殘留,可用于確定農藥殘留的濃度和實際轉化率。對電化參數的修正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評定了檢測范圍,明確了檢測標準。在應用電化分析方法時,要求對化學分析過程進行完整、恰當的檢測分析;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執行科學的檢測驗證程序,以保證檢測的最終結果的準確有效。
抑制酶檢測法。通過抑制酶檢測法,能夠有效證明食品中有機磷等所存在的農藥殘留,在經過農藥分析確定所殘留農藥的種類以及具體類型。抑制酶檢測法通過分析對農藥的抑制作用,確定了乙酰膽堿酯酶制劑的具體提取工藝,然后根據酶的活性程度測定樣品中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等物質的殘留量,在進行檢測標準的分析以及定性檢測,達到最終預期的檢測目的。
蛋白質分析檢測技術。蛋白質組分析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食品檢測技術,這項技術運用質譜分析人們常見的植物以及轉基因植物之間所含的蛋白質的區別,并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對其進行有效判斷。應當指出,在分析轉基因植物時,必須結合外源因素,以闡明未指定時期內安全性評估的技術標準,并制定與實際情況相對應的食品測試技術評估計劃,安全地進行分析和控制。在未來的食品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我們將基于現有技術繼續進行升級優化,并運用現有的技術優勢,增強發展符合未來檢測方向的技術流程,并不斷提高檢測精度和測試數據。
近年來,人們生活不斷改善,經濟條件不斷提高,這就讓食品安全格外受到重視。而隨著食品檢測技術的進步,食品中農藥殘留的相關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與完善。在不斷提高的檢測標準中,加大了對食品檢測工具的引進,相關的農藥殘留檢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斷提高。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依賴于一定的技術水平,而每一種檢測技術本身都存在其局限性,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我們就必須更多地結合不同的檢測技術方法進行全面的食品檢測。
崔捷璇
黑龍江省天潤檢驗檢測研究院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