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市市場監管局——后疫情時代“舌尖安全”的守護者
啟東市市場監管局——后疫情時代“舌尖安全”的守護者
陳率蕓 本刊記者 崔愛霞
壹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大局。食品安全問題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同時也存在天然復雜性、隱蔽性、即時性等特點,對此,啟東市市場監管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緊緊守護住群眾后疫情時代的“舌尖安全”。
聞令而動筑起食品安全防線
疫情爆發后,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爭分奪秒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率先關停全市52個活禽交易場所;率先關閉全市3400多家餐飲店,勸阻取消3543桌大型聚餐活動;率先停止農村集體聚餐,下發《關于切實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停辦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緊急通知》,組織鄉鎮(街道)做好轄區內農村集體聚餐廚師及其從業人員補充調查和核實調查,摸排農村集體聚餐廚師706名并簽訂承諾書,階段性勸阻取消舉辦集體聚餐27219桌,有效規避了聚集性風險。
不失時機開展食品安全監管
市內疫情局勢初步穩定后,有序推進各項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強化重點領域食品安全監管,累計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093家次,立案查處食品案件79件。深入開展河豚魚及其制品長效管理工作,另外嚴格進行“食安利劍2020”餐飲外賣專項治理,結合“清網”行動推行外賣封簽,解決外賣在送餐過程中包裝被拆封、食品被污染問題,核對第三方平臺商戶信息2497家次,清理停業、關閉狀態的商家59戶次,調整、完善商家信息94戶次,發放“食安封簽”美團20000份、餓了么300份,保障“非接觸式”食品安全。強化重點人群飲食安全監管,推動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各類學校食堂量化分級優秀率達88%;組織養老機構食堂專項檢查,共檢查48戶養老機構食堂,督促整改問題84條。嚴格監督抽檢,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77批次,組織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30多萬批次,銷毀不合格食用農產品800多公斤。先后實施“放心早餐工程”“放心肉工程”“農村集體聚餐提升工程”“食品小作坊提優工程”等實事項目。
爭先進位創建食品安全城市
啟動食品安全城市南通市級預審準備工作,完成對各區鎮(街道)2019年度食品安全考核,下發《2020年啟東市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完成全市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修訂和農村集體聚餐情況分析報告,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4期,組織通過南通對啟東市今年第一輪食品安全城市評估。
躬身入局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
針對近期國內多地相繼報告出現確診病例以及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現象,為進一步鞏固全民參與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通過冷鏈食品輸入風險,12月9日,在啟東綠色田園農副食品有限公司(城北工業園青年路2號)內設立了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并于12月12日開始全市首批貨物入倉。加大對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經營流通單位、餐飲服務單位、儲存冷庫等重點場所摸排力度,確保動態掌握轄內進口冷鏈食品相關信息。此外,通過線上宣傳媒介及時發布進口冷鏈食品相關信息,提醒廣大市民自覺不購買或食用來源不明、無相關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引導防范網購進口冷鏈食品風險,切實筑牢市民思想防線,增強啟東防疫韌性。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