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肉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抽檢結果分析
重慶市肉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抽檢結果分析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重慶市肉制品質量安全的總體情況, 發現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肉制品抽檢計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方法 利用SAS9.4軟件對重慶市肉制品質量安全按照抽樣區域、抽樣場所、食品細類和不合格項進行分析,并用ArcGIS10.4繪制重慶市肉制品不合格數的等級地圖。結果 2020年共抽檢2955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16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3.93%,合格率為96.07%。熟肉制品的合格率為95.59%,預制肉制品合格率為100%。熟肉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菌落總數、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亞硝酸鹽超標。結論 肉制品中檢測測出菌落總數、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應當引起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重視。
關鍵詞:肉制品; 食品安全; 監督抽檢
1 引言
肉制品在中國消費者的食物構成中極為重要,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1]。近幾年出現的雙匯瘦肉精事件、北京華聯色素瘦肉事件、重慶沃爾瑪“綠色豬肉”、北京劣質烤鴨事件等[2],這些肉制品的質量安全不斷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逐漸成為食品安全問題中的重點問題。讓老百姓吃上安全、健康的肉制品是我國食品監督部門的重要工作,本文擬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的監督抽檢數據,對重慶市肉制品質量安全進行統計分析,研究重慶市肉制品主要存在的問題,為肉制品的抽檢計劃提供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自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檢情況通告的數據。收集2020年9月1~3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的監督抽檢的數據[3-7],將數據匯總整理,提煉出肉制品的抽檢結果。
2.2 統計方法
利用SAS9.4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重慶市2020年肉制品質量安全按照抽樣區域、抽樣場所、食品細類和不合格項進行分析,并用ArcGIS10.4繪制重慶市肉制品不合格數的等級地圖。不合格率(%)=不合格數(批次)/抽檢總數(批次)[8]。
3 結果與分析
3.1 整體情況分析
2020年肉制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共2955批次,其中,合格樣品2849批次,樣品116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3.93%,合格率為96.07%。
3.2 抽樣區域分析
本次肉制品監督抽檢在重慶市((28°10′–32°13′ N, 105°11′–110°11′E)各個區、縣進行。黔江區、沙坪壩區、綦江區、江北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抽檢總數最多,分別為307批次,269批次,268批次,208批次,175批次。共檢測33個區、縣,其中南岸區、忠縣、銅梁區、墊江區、綦江區不合格率較高,詳見表1,不合格率等級地圖見圖1。



3.3 抽檢場所
2020年肉制品監督抽檢場所主要有超市、成品庫、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小吃店、小食雜店、學校/托幼食堂、大中小型餐館以及其他。其中成品庫、小食雜店、超市檢測批次較多,分別為1111批次、628批次、463批次,3個場所的抽檢批次占總抽檢批次的74.52% 。超市抽檢樣品463批次,不合格率為10.15%;農貿市場抽檢樣品330批次,不合格率為5.15%;小食雜店抽檢樣品628批次,不合格率為4.56%,詳見表2。
表2 各抽樣場所肉制品監督抽檢結果

3.4 食品亞類分析
表3展示了肉制品亞類和肉制品細類的抽檢的結果,2020年肉制品監督抽檢包括兩個亞類,分別為熟肉制品和預制肉制品。預制肉制品的合格率高達100%,但熟肉制品抽檢存在不合格樣品。熟肉制品包括醬鹵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燒烤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4個細類,其中熏煮香腸火腿制品抽檢133批次,不合格率為21.05%;熏燒烤肉制品抽檢67批次,不合格率為9.00%。
表3 肉制品亞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


3.5 不合格項目分析
本次肉制品檢測中,主要不合格項目包括菌落總數、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亞硝酸鹽。不合格項目主要問題在于醬鹵肉制品、熏燒烤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中,詳見表4。

4討論與建議
對2020年重慶市肉制品監督抽檢中發現食用肉制品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醬鹵肉制品和熏煮香腸火腿制品中的菌落總數超標較為嚴重。肉制品被細菌污染程度以及質量安全是由菌落總數來衡量,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9]。醬鹵肉制品和熏煮香腸火腿制品是經過熟肉制品加工而成,不適合貯藏。因此,為了保證消費者能買到安全健康的醬鹵肉制品和熏煮香腸火腿制品,減少肉制品因細菌污染引起的浪費是肉制品加工企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10,11,12]。醬鹵肉制品和熏煮香腸火腿制品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加工之前或在加工時,肉制品已經被空氣中的灰塵污染。除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之外,溫度污染是影響熟肉制品菌落總數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工肉制品的環境、溫度是控制醬鹵肉制品和熏煮香腸火腿制品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第三個原因是因為肉制品在加工過程中需添加香料,但大部分的香料都是從植物的根莖葉得到,植物這些部位都附帶著微生物[13]。(2)熏燒烤肉制品中亞硝酸鹽超標。亞硝酸鹽作為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作用主要是增加肉制品的顏色、風味并且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產生,但亞硝酸鹽引起的中毒案例在化學類食物中毒中居于前列[14]。
本文對2020年重慶市肉制品監督抽檢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熟肉制品中微生物(菌落總數)超標和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超標是其主要的質量安全問題。針對熟肉制品菌落總數超標,生產企業要做到在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的消毒滅菌工作;消費者要做到生熟食物要分開,避免交叉感染。而熟肉制品亞硝酸鹽超標,生產企業要加強對員工對于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使用亞硝酸鹽時一定要適量且小心謹慎;消費者平時多吃生姜大蒜、多喝茶可以降低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15]。綜上所述,對2020年重慶市肉制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分析為2021年抽檢計劃的制訂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2021年重點抽檢不合格率較高的區、縣、場所以及不合格項目較多的樣品。
參考文獻
[1] 孟蕊, 李春喬, 趙海燕. 我國肉制品行業食品安全問題及其社會共治的研究[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7(01):304-307.
[2] 王婧.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肉制品質量安全預警模型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20.
[3]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168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1號). http://scjgj.cq.gov.cn/zfxxgk_225/fdzdgknr/gsgg/jdcj/202009/t20200904_7847213.html
[4]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514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2號). http://scjgj.cq.gov.cn/zfxxgk_225/fdzdgknr/gsgg/jdcj/202009/t20200910_7870151.html
[5]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818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3號). http://scjgj.cq.gov.cn/zfxxgk_225/fdzdgknr/gsgg/jdcj/202009/t20200918_7893312.html
[6]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825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4號). http://scjgj.cq.gov.cn/zfxxgk_225/fdzdgknr/gsgg/jdcj/202009/t20200924_7913777.html
[7]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229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5號). http://scjgj.cq.gov.cn/zfxxgk_225/fdzdgknr/gsgg/jdcj/202009/t20200930_7940330.html
[8] 劉歡.2018~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07):2347-2351.
[9] 蔣靈,溫貴蘭,張升波.超市肉制品細菌污染情況調查[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11):17-18.
[10] 苑冰冰,張蘇蘇,趙子瑞,陳治旭,周亞軍.醬鹵肉制品加工與新技術應用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6(18):39-45.
[11] 李笑曼,臧明伍,趙洪靜,王守偉,李丹,張凱華,張哲奇.基于監督抽檢數據的肉類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及預測[J].肉類研究,2019,33(01):42-49.
[12] 朱平,張秀宇,何濤,王超,左敏,蔡軍.2016~2019年國家肉制品監督抽檢結果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16):5594-5600.
[13] 安耀強.延長低溫肉制品保質期的技術及方法[J].肉類工業,2008(04):10-12.
[14] 張肅.1985年~2000年我國食物中毒情況重點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2(05):26-28.
[15] 徐萍,靳戈平.熟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調查[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2(04):34.
王鈺麒1 江生2 繆斯蔚1 高四紅1 彭斌1*
1 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重慶 400016
2 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重慶 401121
*通訊作者:彭斌,教授,流行病與衛生統計,郵箱:pengbin@cqmu.edu.cn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項目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食品安全管控多維動態關聯分析技術研究 (2017YFC1602002)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