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成武縣:讓綠色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2020-11-27 12:33:1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山東省成武縣:讓綠色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董良民 王志軍 本刊記者 朱有剛
  
  成武,一個欠發達地區小縣城,竟然打造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成武模式”,守護著一方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連日來,來自全省各地的學習觀摩團先后抵達山東省成武縣,學習食品安全監管經驗。
  
  近年來,山東省成武縣推行全員參與、全域治理、全程監管、全線防控、全民共治、全面提升“六全”模式,堅持抓日常監管、抓關鍵環節、抓重要節點、抓風險防控、抓違法嚴懲的“五抓”舉措,形成了“黨委抓部署、人大抓監督、政府抓創建、部門抓監管、鎮街抓落實、企業抓管理、行業抓自律、社會抓共建”的八位一體的創建格局,全縣食安創建工作穩步推進,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堅持黨政同責,
  
  強化創建戰略定位
  
  該縣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行動指南,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把食品安全縣創建納入重要日程,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心工程,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協調作戰,確保了工作部署、任務分解、責任落實、財政保障“四到位”。
  
  高點定位引領創建。成武縣委、縣政府切實扛起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將食品安全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創建省級文明城、省級衛生城工作中,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食品安全縣創建工作,制定了《推進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將創建工作納入為民所辦實事,并寫入縣委全委會報告、縣政府工作報告和《成武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建設覆蓋全縣的食品安全工作體系發揮了重要指引作用。
  
  強化領導狠抓落實。把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書記、縣長任縣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全面落實黨政同責要求,高位推動創建工作。在全市率先制定了《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清單》,列出了36項具體職責,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同志“照單履責”,通過調研視察,一線督導,現場辦公,堅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推動解決重大問題??h紀委監委全程跟蹤督導,以疫情防控為契機,聚焦“三小”業態、農貿市場、農村聚餐等關鍵領域進行明察暗訪,實行“自查—督查—整改—復查—問責”閉環管理,切實做到干在實處、成在實處、功在實處,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創建工作。
  
  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2018年,共撥付食品安全監管經費3834.3萬元,補齊了人員、裝備、技術“三大短板”。截至目前,全縣建成了1個中心、14個固定網點、17個移動網點、8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網點、14個超市和農貿市場網點全方位的檢驗檢測網絡,各鎮街和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管人員平均人數在15人以上,“十個一”執法裝備全部配齊,平均裝備設施總值從不足10萬元提高到120萬元以上。2018年以來,累計完成食品監督抽檢10804批次,達到每千人4.1批次,基層執法監管能力大幅度提升。
  
  堅持三級聯動,
  
  確保監管全程覆蓋
  
  結合食品安全實際,成武縣努力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縣鎮村三級聯動”的食品安全治理網絡,積極探索網格化、精細化、全程化監管路子,實現了全鏈條、無縫隙監管。
  
  網格全覆蓋。制定了《食品安全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實施網格化包保制度,縣黨政班子成員和10個縣直部門分別包保13個鎮街,各鎮街黨政班子成員、52名鎮街食品安全巡查員包保478個網格,478名村和社區食品安全網格員包保各自的網格,扎實開展摸底調查、隱患排查、問題報告、規范整治,實現了食安入網、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盡其責、責到病除,確保了創建工作無盲點、無遺漏、全方位、全覆蓋。
  
  橫向促聯動??h食品安全委員會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溝通上下,聯系左右,協調各方,建清單、列問題、促整改,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全力全速推進創建工作??h市場監管、農業農村、教體、畜牧獸醫、衛生健康、綜合執法等部門主動擔責,積極參與,既各司其職、分線作戰,又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凝聚起創建工作的強大合力。
  
  縱向重協同。建立了食品安全“左右呼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鎮街巡查員、村級食品網格員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開展日常巡查,縣級相關部門調查處理,構建起分工合理、邊界清晰、權責一致、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同時,加強村級食安網格員隊伍建設,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每月500元補貼,并健全完善日常管理考核、補助保障等機制,推行以政策宣傳、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等內容為主要指標的“量化計分”管理模式,督促他們履職盡責、發揮作用。目前,全縣468個行政村和10個社區全部配齊配全了食安網格員,全縣468個行政村村村開通了食安網格員視頻會議系統,1317個自然村村村開通了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基層食品監管的全覆蓋。
  
  堅持智慧監管,
  
  打造高效監管體系
  
  成武縣堅持走“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之路,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突出“四個著力”,打造了“一個中心、兩個平臺、三安聯動”的高效監管體系,有效提升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監管全程化、智慧化、精準化水平。
  
  著力“一站監測”源頭防范。成立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控中心,為全縣105萬畝耕地提供重金屬、農藥、化肥使用量等關鍵指標的監測、檢驗、分析等技術服務。今年以來,抽檢土壤437批次,及時發布預警信息6次,化肥使用量降低近9%,農藥使用量降低近12%。
  
  著力“一屏通辦”執法監管。建立了縣食藥智慧監管平臺,設置了執法辦案、抽樣檢驗、視頻監控、信用審核等功能模塊,配套開發了移動應用APP,接入“明廚亮灶”“透明工廠”、流動餐車954余家,實現了隱患排查、問題處置、督導整改等環節全部網上辦、即時辦,推動了監管執法全程化、實時化、信息化。
  
  著力“一網可查”質量追溯。建設了縣智慧農貿追溯平臺,采用智慧計量終端(電子秤)接入媒介等方式,采集商戶、商品、入市檢測、交易等數據,目前已接入食用農產品種植、農貿市場食品流通業戶670余家,實現了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著力“三安聯動”雷霆出擊。成立了“食安110”辦公室,抽調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了公安、農安、食安“三安聯動”機制,與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定期研判會商,實行“打檢聯動”“媒體聯動”,構建了“城鄉10分鐘”出警圈。今年以來,先后開展聯合執法12次,聯合會商5次,第一時間解決食安問題隱患9個,打造了“組團執法”成武升級版。
  
  堅持共治共享,
  
  提升創建“民生溫度”
  
  堅持“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滿意”的初心和使命,創新創建機制,提升創建“民生溫度”。
  
  暢通食安創建渠道。整合12315、縣長熱線等平臺,打造食安訴求受理新平臺。今年以來,平臺累計受理食品類訴求76余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到100%。
  
  根據民意服務群眾。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了“交流面對面,服務零距離”“守護舌尖安全”民意征集等活動,深入田間地頭問需于民,建立民意訴求臺賬,匯總整理有關問題建議106條,鎖定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痛點、堵點和關注點。深入開展了農村食品、校園食品、網絡訂餐等領域安全問題專項整治,用問題減法做好群眾滿意加法。今年以來,共查辦違法違規案件983起,查處假冒偽劣、“5毛食品”、“過期食品”等3600余公斤,關停餐飲單位38家。
  
  全力打造食安山東品牌。緊緊圍繞“做大規模、做優品種、做響品牌、做強競爭力”的目標,抓好食品商標品牌工作的規劃,提高食安山東品牌培育工作的積極性,引導企業走品牌發展道路,并籌建了成武品牌館,通過網紅向國內外推介成武品牌。截至目前,徐家滿當燒牛肉、鴻方緣醬菜獲得山東老字號,雙陽食品、利生面業、天鴻果蔬、蓮成蒜業、鑫盛源食品獲得食安山東示范企業,成武白浮圖蕓豆、成武大蒜獲得骨架地理標志商標。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視察、食品安全下基層、學校食堂開放日、食品快檢零距離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家長等各類群體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創建工作。采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手段,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普及活動,讓食品安全知識、健康常識“飛入尋常百姓家”,營造了“安全食品為大家,食品安全靠大家”的濃厚氛圍。
  
  重整行裝再出發,成武縣將以更強的責任擔當、更優的工作舉措、更實的工作作風,讓創建標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創造成武特色,打造成武亮點,為食安創建注入成武力量、作出成武貢獻!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