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Micro-lectures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中應用設計

2020-11-25 16:10:5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初探Micro-lectures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中應用設計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是從預防醫學角度研究營養和飲食與人類健康關系的科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社會人群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等有重大意義。該課程內容細瑣,課時較少,傳統授課不能透徹解析每個知識點,同時預防專業學生學業繁重,學習時間少。如何切實改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解決歷年來教學中的困難,隨著短視頻的普及,是否可以通過這一途徑與教學結合,成為現下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大熱點。
  
  國外微課程的設計及應用情況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學校想運用線上教學資源普及知識,在1960年愛荷華大學附屬學校首先提出了“Micro-lecture(微課程)”,利用章節內容形成系列課程。智能電子產品發展,有助于學生離開課堂也能夠學習,這一目的使得微課程迅速發展。1990年代開始,美國、墨西哥、新加坡等國家提出“60秒課程”“一分鐘演講”的方式將原本數十分鐘的課程中繁瑣的教學內容凝練重點,形成數分鐘的微型視頻,不僅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同時還能輔助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0世紀,可汗學院由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創建的非盈利組織,利用簡單的工具手寫板、錄屏軟件等錄制上千個微課視頻,借助網絡平臺,發布在公共網絡,極短時間內引起全世界范圍的轟動,給現下傳統教育與信息化教學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創新及思路。
  
  國內微課程發展情況
  
  2010年“微課程”概念由李玉平、胡鐵生率先提出,基于現有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較低的現狀,率先提出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手段,以新課程為標準,按照教學大綱及教學實踐要求,針對教學環節中的知識要點,開展教學活動時與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2012年中國微課網由國家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同年提出發展目標:全國各地區教師均可免費共享中國微課大賽所有參賽作品與資源。方芳等利用微課程在醫學生物學課程中實施,學期末發放調查問卷發現89%的學生對該學科更感興趣,92%的同學提高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及更容易掌握重難點知識內容。微課程在國內外受到熱捧與研究因為這已是時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時間短、主題單一、結構完整、教學目標明確、支持多種學習方式。
  
  微課程應用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可行性分析
  
  微課程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應用。預防醫學學科課程的網絡資源較為豐富,如:網易公開課、中國公開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慕課(MOOC)、Courser等網絡資源僅有部分相關章節,常規教學視頻多見時間為40-50分鐘,分章節內容連貫講授,學習時間長,部分章節全英文講授、定期開課,錯過授課時間就不能再繼續學習。據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超過15分鐘,注意力就易于分散,教學效果遠差于傳統面授教學,優勢變劣勢。
  
  “微課程”這一特點恰巧可解決現下這些問題,由于它短小精悍,讓人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個知識點或解決一個小問題,而且文件容量較小,便于儲存,可以通過只要有終端設備如智能電子產品、手機、ipad等便可獲取學習資源,利用任何碎片化時間如:排隊,課間,乘車,睡前睡后等短暫時間來學習,逐個微課學完形成微課程后,最終達到了完整一系列知識內容的獲取及構建。符合“新時代”“新學習”方式的發展需求。
  
  微課程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設計。目前微課程應大多停留在闡釋其理念與應用前景上,特別是《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微課程的設計及應用探討寥寥無幾,如何切實落實微課程在傳統教學中的發展及應用,解決歷年來教學中的困難,將微課程有效嵌入學科教學改善傳統教學,為微課程的應用研究提供實驗鑒定需求也迫在眉睫。
  
 ?。?)微課程章節確定??偨Y歸納現下國內外微課程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資源開發情況,梳理重點章節如:營養學基礎中各類營養素的生理功能,缺乏過量的臨床表現,膳食中的影響因素等,根據一線教師自己創作,結合社會實踐需求,提煉課程中的重、難點,呈現方式多樣化。
  
 ?。?)微課程選題設計。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授對象特點進行選題。微課程選題要精練,教學目的明確??捎迷谡n前內容作為知識的引入,可課后針對專業科技前沿內容的拓展,也可作為教材解讀、實驗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展示。
  
 ?。?)設計錄制腳本。做好選題的教學設計,可融入案例、答題以動畫和真人像等方式,借助手機、照相機、手持DV、錄像機等進行錄制、或者錄屏APP進行翻錄(注明來源),注意錄制過程中容易出現雜音、鏡頭推拉等問題,要避免影響微課錄制編輯效果,其次視頻剪輯、配音、調色、字幕、片頭片花等,可通過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制作水平進行解決。
  
  微課程制作不僅是教學資源技術開發,還涉及微課程的應用和評價等,這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解決。構建《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優質的微課程,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具有推廣至其它學科的價值。
  
  作者簡介:劉慧,講師,研究方向: 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6)400號848項
  
  劉慧、龔茁、段丹
  
  長沙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