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油茶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光山縣第五屆油茶文化節隆重舉行

2020-11-25 15:22:5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大別山油茶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光山縣第五屆油茶文化節隆重舉行
  
  本刊記者 孫明
  
  官渡河上泛清波,油茶園中結碩果。11月1日,大別山油茶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光山縣第五屆油茶文化節在河南省光山縣順利舉行。
  
  原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原正司長級副司長、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嚴馮敏;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長學;信陽市政協副主席、光山縣委書記劉勇;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專職副會長陳朸為;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光山縣縣長王建平、副縣長馬建國;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副會長何秋榮、秘書長王晶;益海嘉里集團高端油品牌營銷經理顧建忠、油脂部經理王勇;魯花集團CMO初志恒;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古船油脂有限責任公司品研總監王靖、采購部經理王海月;中國林科院亞林所博士龍偉;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馬宇翔;河南工業大學科技處副處長楊衛東等出席了此次論壇。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們共謀產業發展,共話交流合作,踐行總書記囑托,共同推進大別山區油茶產業發展。劉勇宣布大別山油茶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光山縣第五屆油茶文化節開幕。
  
  共謀發展 共助光山油茶產業發展
  
  王建平主持論壇并介紹了光山縣縣情。光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總人口86萬,轄23個鄉鎮(街區)、364個村(社區),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縣、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5月實現脫貧摘帽。光山是歷史古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達4000年之久,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發生地,是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光山是紅色土地,是紅二十五軍長征的決策地,也是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千里躍進大別山時劉鄧首長和中原黨政軍機關的主要駐地,更是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向戰略反攻的轉折地。在這里曾召開過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花山寨會議”和“王大灣會議”。光山是交通要地,寧西、京九兩條鐵路,滬陜、大廣兩條高速,106、312、230三條國道穿越縣境。光山是生態福地,林木覆蓋率達到45.9%,植被覆蓋率88.4%,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國天然氧吧縣、中國優秀生態旅游縣、中國生態魅力縣,空氣優良天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朱長學在致辭中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對油茶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9月17日,總書記在光山縣考察調研時強調指出,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近年來,有著“東方橄欖油”美譽的茶油備受消費者青睞。對消費者而言,它擁有優良品質;對投資者而言,它發展前景廣闊;對政府而言,它能有效推動產業扶貧。油茶產業可謂利民、利企、利國的朝陽產業。同時,朱長學還在致辭中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能與在座的與會嘉賓同心協力,集思廣益,為光山油茶產業添光添彩,推動光山茶油走遍中國,飄香世界;二是希望光山縣能“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監管、不摘幫扶,繼續帶領百姓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是希望光山縣繼續全面落實“兩個更好”的要求和習總書記關于油茶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弘揚“大別山精神”,全方位立體化地構建油茶產業集群,慎終如始,保持奮進姿態,講好“光山故事”。
  
  陳朸為表示,在當今的各行各業中,投入產出比最低、公司利潤最低,且農民能得到更多實惠的產業就數農業。農業產業的發展是“三農”問題的根本,是食品產業的根基,所以發展油茶產業需要全社會各方力量的真心支持和幫助。此次大別山油茶高質量發展論壇的召開,將更好地為大別山油茶產業做好服務,推動大別山食品安全與農業食品產業的發展。
  
  馬建國主持專家研討活動并介紹了光山縣油茶產業發展情況。據介紹,光山縣種植油茶歷史悠久,現有油茶面積25.5萬畝,目前進入盛果期的有9.2萬余畝,油茶籽產量0.55萬噸。光山縣先后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油茶標準化示范縣”“國家油茶科研示范基地”“全國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光山縣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帶動、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油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油茶已經成為全縣人民的“搖錢樹”“幸福果”“健康油”。去年9月17日,習總書記到光山縣考察調研,在司馬光油茶園,當總書記看到滿目蒼翠、豐收在望的油茶,指出“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這既是對光山縣發展油茶產業的肯定,又是向他們提出了殷切希望。一年多來,光山縣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帶動、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嚴馮敏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產品質量安全為中心。油茶既是重要的農產品,又是生產植物油的原材料,其質量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安全,關系油茶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的糧油戰略安全。要增加油茶產業科研投入,推動油茶企業與科研院校展開深度合作,利用科研院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硬件條件鑒定油茶中天然活性成分,并驗證營養油茶的功效,以此來提升油茶的轉化率,大力發展油茶新品種。同時還要加大油茶營養知識和食用價值的宣傳力度。油茶雖為我國特種油脂,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并不了解油茶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及食用價值。二是油茶產業的發展,應堅持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目前,就全國的情況來看,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模式快速應用,電商平臺與產業鏈各方連接互動,線上線下發展相互融合,因此,油茶產業的發展,要借力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為油茶產業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更為全面、廣泛的市場信息,擴大茶油產品的銷路,發揮線上市場發展快速的優勢,帶動線下產業發展升級。
  
  申敬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油茶產業的宣傳工作:一是要做好科普宣傳,油茶這方面老百姓了解得還不深,通過科普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油茶,喜歡油茶,食用油茶。利用電商等新媒體,擴大宣傳,擴大影響。這幾年新媒體、網紅帶貨非?;鸨?,有非常多成功的例子。二是要通過加強和政府部門的聯系,參與政策和有關標準的制定。光山油茶發展不僅自己要發展好,還要對整個行業起到引領作用。通過與協會交流合作,建立起行業的行業標準,或者團體標準,甚至推出國際標準。去年3月份國務院發文,提出國家在制定法規、規章時要充分征求企業、協會、學會的意見。政策提出前要征求意見,政策落實時也要征求意見,對征求意見不夠的還要追責。
  
  企業參與 推進油茶全產業鏈發展
  
  王勇就油茶產業發展中需要突破的瓶頸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如何引導消費,滿足需求。茶油的品類認知可能還是在核心產區,并沒有讓更多的消費者去足夠地了解油茶產品。因此營銷上的百花齊放,品類教育的長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如何梳理供應鏈保持茶油的優勢,真正把產業做大做強。需要改變原來的產業模式。三是如何讓油茶產業更經濟,更有效率。通過整合和重塑供應鏈,提升產量,降低成本,讓普通人可以消費得起,讓更多的人可以勞有所獲,從而把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初志恒表示,我國有四大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油料是沒有品牌的,益海嘉里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后,通過打造小包裝食品從而有了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品牌更容易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光山是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植物油資源——油茶。因此,初志恒認為光山縣要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打造油茶品牌,搶占油茶市場,助力脫貧致富。
  
  河南省聯興油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法表示,富起來了回報家鄉,這是一個農民的樸實思想,也是聯興油茶公司成立的初衷。2008年返鄉創業至今,致力于油茶產業發展已有12年,引良種、拓荒山,建設3萬余畝標準化產業基地,累計投資過2億元,常年帶動3000余農戶就近就業,精準幫扶390戶貧困戶依托產業發展增收脫貧。在公司的示范帶動下,全縣油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25.5萬畝,萬余農民就地轉化為產業工人,有效改善了鄉村面貌,把閑置撂荒山地變成了老百姓宜居宜業的生態福地,光山從油茶邊緣產區變為全國產業樣板。為推進油茶全產業鏈發展,聯興公司一是進一步夯實種植基礎;二是推進油茶加工升級;三是推進科技合作提升深加工技術水平;四是抱團發展成立聯盟。樹百年品牌,立行業標桿。聯興公司將立足油茶,致力于打造特色產業、農事體驗、旅游觀光、生態康養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揮產業優勢,帶領鄉親走上“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康莊大道,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讓更多人吃上健康油。
  
  科學種植 確保茶油質量安全
  
  會上,中國林科院亞林所博士龍偉就大別山地區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要點建議人們種植油茶時應該成片成行成品種的種植,以便于后期修剪和機械采摘。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馬宇翔在談及油脂加工及食品安全技術要點時表示,做到食品安全,首先要重視原料來源,嚴防茶籽潮濕生霉等問題;其次要關注塑化劑問題,能否在后續的精煉中采用合適的工藝得以脫除;最后是減少塑料的使用,更換、去除塑料問題,減少污染。河南工業大學科技處副處長楊衛東針對山茶油產業科技提升及相關政策介紹到,200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強部分油料生產基地建設,推進油料產業化經營。2016年,油茶被列入國家精準扶貧的主要作物。油茶作為健康油脂食用植物的重要原料,已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
  
  會上,朱長學社長還為河南省聯興油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授予了“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副理事長單位”牌匾。會議現場還進行了文藝演出,光山縣文藝工作者表演了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ü膽騽∧俊队筒杌▋洪_》反映了光山縣油茶產業發展,歌頌了黨的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該劇取材于光山縣脫貧攻堅的真實故事,講述了貧困戶李長勺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在基層黨組織和第一書記幫扶以及油茶企業的帶動下,不僅實現了經濟上的脫貧,還實現了思想上的深刻變化的故事。
  
  當日下午,與會嘉賓一行到司馬光油茶園考察調研,了解油茶種植規模、良種選育、產品開發以及扶貧帶動等相關情況。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