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提升食品檢驗檢測水平的方法
探討提升食品檢驗檢測水平的方法
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以及經濟逐漸進步的食品行業發展背景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到食品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完善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能夠在國家法律法規支撐下有針對性地對食品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同時也能依托于系統的食品檢驗檢測標準以規避各種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情況及問題,從創新檢驗檢測手段、完善檢驗檢測流程、健全食品評價體系、整合食品檢測機構等多個方面詳細指出提升我國食品檢驗檢測水平的具體方法,以期促進我國食品產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在我國食品產業發展過程中,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食品生產領域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而如何通過切實提高食品檢驗檢測水平以保障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質量,仍是當前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對此,圍繞現階段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普遍存在的檢驗制度不健全、檢測手段落后、硬件設施不足、監督體制不完善等問題,應該在結合我國食品行業發展情況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構建明確的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發展目標,并依托專業化的檢測隊伍和現代化的檢驗模式以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整體質量,最終推動食品生產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基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頻發,人們對于食品安全愈加關注和重視,在此背景下,加強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嚴格就食品質量進行控制,已經成為食品生產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此,通過開展系統的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能夠第一時間發現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潛在質量隱患,并可以在盡可能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的基礎上,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同時,食品檢驗檢測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監督抽查的重要技術支撐,而通過開展系統的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能夠以合理的檢驗方法提升食品生產的整體質量,進而不僅有利于增強食品生產企業的市場效益,同時也能在保障食品市場穩定發展的基礎上確保消費者的基本權益[1]。
現階段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現狀及問題分析
食品檢驗制度不夠健全
從目前來看,雖然在國家政策調整基礎上食品生產行業已經加大了對于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視力度,但由于食品檢驗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實際的檢驗工作質量難以保障,無法滿足食品生產行業的發展需求。同時,在實際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中,突擊檢測和抽樣檢測仍是大多數檢驗人員所通用的檢測手段,這導致檢測結果存在一定隨機性,并不能真實反映食品生產的具體質量[2]。此外,圍繞食品檢驗檢測過程,各部門間的協同作業往往尤為重要,而從實際來看,當前我國食品檢驗工作仍存在較為嚴重的部門機制不協調、檢測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尤其是食品檢驗檢測流程的不明確,既違背了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適用性和整體性原則,又使得整體檢驗效率及質量明顯較低,最終便容易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檢測手段相對落后
在現階段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譜法、超臨界萃取技術在內的檢測手段均未能得到全方位的充分應用,同時,由于食品檢驗檢測人員對于自身工作缺乏足夠重視和清楚認識,導致其創新意識普遍較差,很難就現有食品檢驗檢測手段進行優化。同時,對于我國大多數食品企業來說,檢驗檢測工作起步相對較晚,且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很多企業尚未構成完善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僅缺乏充足的食品檢驗硬件設施,同時也欠缺專業的高素質食品檢驗檢測人才。在此基礎上,由于企業尚未將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提到較高地位,導致食品檢驗檢測部門往往相同虛設,檢驗檢測質量及效率難以保障,并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食品生產過程中遺留的質量問題。
食品檢驗監督體系欠缺
從目前來看,由各級食品安全主管部門負責,采用抽樣檢測手段就常見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檢驗是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基本構成。而由于不同地區缺乏統一的食品檢驗檢測標準,導致抽檢工作的實際開展效果相對較差,很難對違規企業進行及時的處理和管理。同時,在現階段我國食品生產企業發展過程中,許多企業并未針對自身發展情況構建有針對性的食品檢驗監督體系,導致食品檢驗檢測的標準和內容均與國家要求存在較大偏差,不僅不利于產品的正常市場流通,同時也很容易在降低企業市場效益的基礎上阻礙企業的健康發展。此外,目前我國所開展的食品檢驗監督工作多只針對大型食品生產企業,而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由于其本身資金儲備有所不同,導致食品檢驗監督存在較大漏洞,極易造成嚴重食品安全事故。
提升我國食品檢驗檢測水平的有效方法
創新食品檢驗檢測手段
圍繞現階段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現代檢測手段的應用已經成為實際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應用以高效液相色譜法、超臨界萃取技術為主的全新檢測手段是當前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主要發展路徑,而如何結合食品檢驗檢測具體需求采取正確的檢測手段,是確保食品檢驗檢測質量的關鍵所在[3]。這一方面,基于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在氣相色譜和經典色譜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一種利用高壓液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方法,不僅分析速度相對較快,分離效率相對較高,同時也能適用于包括保健食品成分檢測、營養增強劑檢測、維生素分析等多個食品檢驗檢測領域;另一方面,基于超臨界萃取技術,適用于熱敏性和氧化性物質檢測,能夠在與其他萃取技術如氣相色譜法進行結合使用的基礎上發揮較為不錯的檢測效果。
完善食品檢驗檢測流程
針對食品檢驗檢測過程,就各環節檢測作業的管理細節進行明確,同時控制各項影響因素以降低其對于食品檢驗檢測精度的影響,是提高食品檢驗檢測質量的關鍵路徑。一方面,針對樣品采集過程,除了應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和隨機性來提升數據的真實性外,還應嚴格圍繞取樣操作構建完善的標準,在充分做好消毒、脫水等處理工作的基礎上保障樣品數據的真實、有效;另一方面,針對設備及試劑選擇過程,應始終確保食品檢驗檢測設備的精確性,并應依托定期的維護管理以提高檢測單位的硬件設施水平,同時,應在根據樣品種類構建正確檢驗檢測方案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檢驗試劑,進而確保實驗順利完成,并將實驗誤差控制到最小。
健全食品監督評價體系
基于當前我國食品生產行業發展情況,應圍繞食品檢驗檢測部門形成系統的監督評價體系,在確保其檢測能效的基礎上充分就優秀檢測人員的工作價值進行發揮[4]。一方面,應以政府宏觀監督為核心,以社會實時監督為輔助構建完善的監督體系,并基于國家法律法規明確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相關制度,進而有效提升食品檢驗檢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確保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整體開展質量;另一方面,應就現有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整合,不僅應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構建信息共享模式,還應透明化檢測機構的資質,在增加檢驗檢測機構公信力的基礎上發揮民眾對于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監督能效,同時,應改變現有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在以科學獎懲制度帶動其工作熱情的基礎上確保檢測效果。
綜上所述,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對于保障消費者的日常飲食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進一步提高對于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視和關注,在逐步轉變檢測觀念、創新檢測手段的基礎上,依托高素質的檢測人才隊伍提升檢測機構的檢測水平,最終促進食品生產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藝偉.論食品檢驗檢測過程中的樣品管理[J].食品安全導刊,2019(36):58.
[2]秦志彤.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中相關問題的要點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9(33):66.
[3]邊文文.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檢驗檢測手段[J].食品界,2018(08):32.
[4]王偉宏.我國食品檢測現狀及整改措施[J].現代食品,2018(01):111-113.
宋洋 李玉石
鐵嶺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