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
推進高質量監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朱少勇 本刊記者 夏華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關乎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強化使命擔當,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科學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以更加扎實有力措施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堅決打好疫情防控保衛戰。疫情爆發以來,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監管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采取更加迅速、嚴格、更有針對性的工作舉措,突出加強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把監管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建立“1+1+12”疫情防控工作體系
為持續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抓好食品安全各個環節監管措施的落實,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建立“1+1+12”(一套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一個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防控工作專班,12個由局領導任組長的督導暗訪檢查小組)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先后召開14次黨組會、30次防控工作例會、9次專題會議,突出抓好集中調度,統籌作出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工作部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2日,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出動執法人員65506人次,檢查農貿市場、餐飲單位等各類經營單位680301家次,全力維護疫情期間市場秩序,切實防范化解食品領域風險。

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嚴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出臺廣州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廣州市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壓實屬地管理和監管部門責任,完善聯合執法、區域協調執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竭力保障人民群眾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年初以來,為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商務、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部門,進一步強化禽畜飼養、屠宰、運輸和經營監管,加大食品生產經營執法力度,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止出現食品安全風險與疫情防控風險疊加。
數據顯示,廣州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上半年累計完成以肉、菜、魚為主要品種的每日快檢106.55萬批次,完成各類食品抽檢3.56萬批次,完成食品檢驗量“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序時進度目標,合格率為98.1%,全市未發生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同時,持續推進食品生產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互聯網+區塊鏈+AI(人工智能)”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管平臺、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等建設與運用,全面加強各環節食品安全監管。
發起民生保障“非常守護”行動
非常時期,民生保障線需要“非常守護”。為把好農貿市場防控“安全關”,及時發現和控制風險隱患,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一人一場”駐場監管制度,向全市639家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全覆蓋派駐駐場監管人員,堅持做到全天駐守、嚴防死守。在此基礎上,全面梳理摸清全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等9大類重點場所9140家經營主體、19.8萬從業人員的底數,組織開展全覆蓋核酸檢測,在全省率先超額完成市場人員、環境、產品核酸檢測任務,完成率分別達到100%、172.7%和204.6%,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與此同時,重點加強餐飲單位的巡查、檢查力度。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加強餐飲食品安全工作的通告,開展對全市各區餐飲服務單位全覆蓋監管巡查。疫情期間,全市勸停聚餐或宴席190宗、9871圍、涉及10.8萬人,重點督導隔離酒店及周邊社會餐飲3058間次,責令整改102間。學校復課前完成對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含向學校供餐單位)全覆蓋檢查,責令985家單位限期整改,監督抽檢869批次,對每批學校開學前進行聯合檢查驗收,保障復學復課學校食品安全。
全面禁絕野生動物交易方面,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出臺查處違法經營野生動物工作指引,部署開展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專項行動。今年上半年,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發現經營野生動物問題42個、立案22宗,收繳各類動物共1481條(只),罰沒46.34萬元。持續監測野生動物網上違法違規交易活動,督促企業刪除、屏蔽17226條野生動物交易商品信息。
此外,廣州市市場監管系統還加大農貿市場內食品、食用農產品的抽檢力度,提高監督抽檢頻次,以及重點開展農貿、食品批發市場質量專項整治,堅決遏制各類“三無”產品等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健全食安治理體系和綜合協調機制
為深入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加大食品安全全鏈條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
健全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綜合協調機制。持續推動各級各部門按期保質保量完成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各項工作任務,爭創高標準通過省級創建工作評價驗收。
持續加強食品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和風險分級管理。重點抓好民生實事落實,持續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加強對全市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冷庫凍庫等場所的全覆蓋排查,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
堅持對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組織開展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和過期變質“清零”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深入推廣“區塊鏈+AI+食用農產品監管”智能監管模式,全力完成各類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全覆蓋。
抓好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和綜合治理。結合市場監管職能提出工作方案,協調推進落實。持續推進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壓實市場開辦者、管理者、場內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格落實“1110制度”,抓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及風險點監測,加大對違規經營活禽行為的查處力度,嚴防來源不明的畜禽和野生動物產品流入市場。
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各級各部門積極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推動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同時,注重做好創建宣傳工作,突出社區、農村、學校、農貿市場、商超、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區域以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有機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渠道,著力提升市民群眾對創建活動的知曉率與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認知水平,奮力爭當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