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市場監管“千里眼”打造“智慧監管”大平臺
用好市場監管“千里眼”打造“智慧監管”大平臺
——洪洞縣市場監管局提高監管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紀實
本刊記者 曹元龍 李亞麗
近年來,洪洞縣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堅持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同時,強化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法,把改革創新作為市場監管的動力源泉,通過打造“智慧監管”大平臺,利用互聯網對市場主體開啟遠程視頻監管,讓執法人員有了“千里眼”,大幅提高了市場監管效率,為助推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實時監控 精準化監管
原料儲存、餐具消毒、食材加工……7月16日,在洪洞縣市場監管局的監管指揮中心的“智慧監管”平臺監控電子屏幕上,一家學校內食堂廚房的實時情況得到平臺的實時監控。
“今年學校接入了‘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對整個餐飲食品加工的全方位、全過程實時監控和信息存儲,同時,執法人員能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查看學校食堂情況,提高了學校食堂工作人員的自律意識,師生就餐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指揮中心負責人董斌介紹。
據悉,今年洪洞縣市場監管局在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率先引進了全國最先進的智慧監管4.0,在3.0互聯網+實時視頻監管的基礎上,融入了AI、區塊鏈、大數據分析、云計算、AR/VR、位置服務等創新技術,最大化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實現讓“機器代人”的AI智能監管模式。該模式通過智能攝像頭采集圖片數據來判斷工作人員是否違規,并確認違規行為是什么。
數據融合 提高監管效率
目前,洪洞縣市場監管局已有600余戶市場主體陸續開通實現了可視化監管,涵蓋有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食品加工及藥品經營企業等。通過“智慧監管”平臺,監管人員可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進行實時監管,廣大消費者可以通過透明管理做到對市場和消費的放心安心。
洪洞縣市場監管局局長梁愛軍表示,通過專利技術自動采集影像,既有效的落實了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同時又有效的釋放了監管力量,實現“他干=我干、他不干我去查”的新型治理體制,從而減輕監管負擔,提高監管效率,切實有效地保障全縣市場安全。
智能監管 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隨著更多公眾端的建成投用,下一步,洪洞縣智慧監管平臺還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咨詢反饋服務,未來市民只需掃掃二維碼或者下載手機App,就能查看聯網的餐飲單位資質、人員健康、后廚衛生食材加工流程等信息,還可以對后廚的衛生狀況進行評價或者直接投訴,將實現了從“少數人管多數人”到“多數人管少數人”的治理局面的轉變。
目前,洪洞縣“智慧監管”市場監管系統改革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在網絡軟件支持的范圍內,所有市場監管執法工作都可以實現可視化監管。除目前已覆蓋領域,未來還將拓展到特種設備、醫療器械、旅游農商等經營主體。屆時,洪洞縣市場監管局將推出移動OA、會議管理、即時溝通、日程管理、內部動態等模塊,集成移動監管、主體信息查詢等監管業務,實現“指尖上”的高效政務。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