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2020-08-26 10:59:20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明需求,對日常生產生活用品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尤其以食品質量最為明顯。信息化時代科技飛速發展,在食品質量控制中應用檢測技術十分有必要,食品質量控制需要向操作規范精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檢測技術發揮著極大的作用。當前,在食品生產工序及控制體系下,有必要探討食品生產過程檢測技術。
  
  社會飛速發展,人類在不斷進步,受人類日益提高的食品要求的影響,食品加工面臨著全新的挑戰,無論是從加工工藝、加工程序還是加工成分的層面來講,都毫無懸念一直在朝著復雜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給予了食品質量與安全更多的關注,直接推動著生產企業不得不對食品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重視起來,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檢測技術的大力發展和應用為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提供了強硬的技術支持。
  
  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在食品質量控制中發展實現體系或者全過程的控制一直都是食品質量控制的遠大追求,質量控制以檢測為基礎,關鍵工序的控制判斷以檢測為標準,質量控制中體系控制的強調,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加大對檢測技術的重視力度。要想使食品生產過程中實現體系質量控制,檢測技術的規范性一定要更強、檢測速率一定要更快、檢測效率一定要更高。就目前而言,連續性生產工藝是食品生產中被頻繁采用的,對于關鍵點的控制,快速檢驗不可或缺,只有這樣生產所得到的信息才能保證有極高的時效性,另外,在食品生產質量控制過程中,無損檢驗能夠使成品檢驗數量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見,在食品質量控制這一方面,快速檢測技術和無損檢測技術都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檢測技術的概述
  
  無損檢測技術的原理
  
  通俗來講,無損檢測其實就是基于不對物體造成損害這一重大前提,對物質的品質進行判斷檢測的操作,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針對檢測物體進行能量施加或者其他的方式對物體內容產生影響使其產生變化。其中能量施加這一方面具體表現在光能、磁能、放射線、超聲波等多方面。對于這些能量,食品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吸收、反射、透射等操作,對這些情況加以分析,以標準規格為基準對食品表面和內部品質進行判斷,看它是否合格。無損檢測技術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要求相應的數據庫的建立,除此之外,對于分析采集到的數據要基于一定的數學模型對其進行具體分析操作,隨后要通過和數據庫的對比得到最終檢測結果。就目前而言,應用較為廣泛的無損檢測技術大體包括以下幾個:第一是紅外線光譜分析技術,具體就是基于食物對食物中的光能團吸收情況,對食物內部各種成分含量及變化的情況進行分析,比如脂肪、淀粉和蛋白質等等。第二就是拉曼光譜技術,顧名思義,它其實就是對光譜振動情況進行分析。比如拉曼光譜技術可以實現對豬肉制品中蛋白質的結構進行準確檢測。第三就是核磁共振技術,主要就是針對特定物質的變化情況,是對食品的質量情況進行檢測的一種技術。
  
  快速檢測技術的發展
  
  實驗室的最大優勢在于精準,然而萬事都具有兩面性,實驗室也不例外,操作周期長、費用高等是實驗室自身性質難以避免的問題。在實際生產生活應用中,快速檢測技術已被廣泛使用于食品生產過程中,在現場直接進行快速篩檢操作,樣品檢驗出陽性的隨后送往實驗室,進行進一步檢測確定,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工作效率上的提高,還有利于成本的有效降低。就目前來看,當前,快速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點:第一點,標準化產品的應用,比如標準化試劑或者標準化設備的制作;第二,樣品預處理的優化,從預處理時間上的縮短和方式上的創新改善等方面入手;第三,省時檢測方法的采用,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發展前景較為廣闊的快速檢測技術主要包括改良的生化檢測技術、免疫學方法、酶聯免疫法。
  
  信息化時代,科技正在不斷滲入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食品質量控制自然也免不了要與科技進行高效融合,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檢測技術必然會朝著創新優化型方向發展,在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中,檢測技術將更精準、更迅速、更加體系化,相關人員應團結一心,共同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有保障的食品生產建設。
  
  王康春  蚌埠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安徽省 蚌埠市233000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