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實踐研究——以常州市為例

2020-08-26 10:46:3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實踐研究
  
  ——以常州市為例
  
  2016年,農業部在試點基礎下部署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出臺《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辦法》(試行),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2020年2月,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江蘇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工作方案》,2020年3月,常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常州市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從某種角度來講,這些內容都屬于農產品質量追溯,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從農產品生產的源頭進行有效管控,確保農產品安全,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2015-2016年,常州市對所有上市農產品生產主體進行了摸排調查,建立了全面的電子化檔案,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2017年起,常州市開始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進行實踐研究,在農產品溯源管理系統中啟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開具和打印管理,將農產品產地證明與農產品合格證有機結合,推行“以產地準出(產品合格證)為包裝標識載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實現農產品質量外部追溯與內部追溯的全覆蓋。下面就以常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實踐研究為例,談些認識。
  
  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實踐
  
  拓展構建適用于多種類型主體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拓展建設適用于多種類型主體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包括農產品收儲運經紀人合格證開具子系統、農產品經營主體合格證開具子系統、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合格證開具子系統、農產品合格證代管服務子系統,幫助各類主體快捷方便地獲取合格證以及開具合格證。收儲運經紀人多以批量收購分散農戶的農產品為主,在開具合格證時,選擇收購的一種或多種品類的產品,按整車、整批為單位開具農產品合格證后銷售。農產品經營主體多為大批量收購農產品,并對收購的農產品進行藥物殘留檢測,檢測合格后按客戶訂單或單個包裝規格來開具并打印出農產品合格證,粘貼到包裝上后銷售給客戶,例如凌家塘萬家鮮。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既有自己種養殖的農產品,也收購他人產品,對自有農產品和收購農產品進行藥物殘留檢測,檢測合格后按客戶訂單或單個包裝規格來開具合格證進行銷售,例如鐘樓小菜園、臨溪農業、菜根香。農產品合格證代管服務子系統以主體用戶實際情況為導向,讓有信息化基礎的主體為有需要使用合格證管理系統的用戶提供代管服務,包括產品種養、合格證開具等管理。
  
  常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的特點。一是涵蓋所有主體合格證開具和出具場景應用(生產主體、生產經營主體、收儲運主體、經營主體)。供貨方使用合格證系統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經紀人在收購時只需掃一掃對方的合格證,查驗收貨,即完成了農產品的收購。二是合格證信息匯聚最全(本系統合格證、其它企業系統合格證、紙質合格證)。三是可以對主體無論是生產或收購來的農產品出具的合格證進行農業部門內部全鏈條追蹤。在合格證溯源查詢結果上,將自控自檢、自我管理、自我開具、自我承諾充分體現出來。對于有產品自檢或委托檢測的可以查看到檢測數據或檢測報告,對于收購的產品還可以查看收進來的合格證信息,追蹤到源頭。四是與監管平臺充分結合(增加合格證監管內容、合格證填報采集、政府(鄉鎮快檢)檢測數據綜合利用等,實現了與原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網格數字化監管平臺”“監測信息管理平臺”等平臺數據互聯互通。五是可以為省級平臺提供數據和對接市場部門做準備。
  
  常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的應用。到2020年4月份,全市累計生產經營主體1044家,其中企業435家,合作社274家,家庭農場178家,個人151家,其他6家。2018年累計開具合格證18409張,2019年74262張,2020年68360張,累計開具161570張。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建設的主要做法
  
  動員部署,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責任。領導重視、部門支持是完成建設任務的重要保證。在項目啟動之初,各級領導就非常重視,從各相關部門抽取了精兵強將組成項目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設要求,將任務進行分解,將目標落實到項目組每個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建設過程進行重點督查,使得每項建設工作有條不紊、循序推進。
  
  平臺開發科學籌劃,反復論證。在系統研發的過程中,堅持功能前瞻、貼近用戶的研發理念。我們認真分析任務需求后,走出去,與外地行業內經驗豐富、掌握先進開發技術的同行及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對項目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調研。在開發過程中多輪次召開專家咨詢會,邀請省級以及兄弟城市長期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專家及技術人員進行座談,解讀農業信息化發展方向,為平臺研發出主意、提建議;虛心聽取他們對于我們的研發成果的意見,再改進、再討論,反復交叉論證,以保證我們研發的各個平臺功能齊全、技術先進;同時,還組織了20家進行內部溯源建設的企業進行培訓并座談,請他們從用戶體驗感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暢談使用感受和提改進意見,然后再對系統進行再優化、再提升。盡量使我們最終研發的平臺操作不僅功能更強大、操作更便捷,并且能“上聯部省、外聯食藥監、下聯企業”與部省平臺及外部平臺對接,還能與常州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相關平臺數據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融會貫通,構建產地準出大數據庫;同時利用大數據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數據分析、預警以及產地溯源監管,進一步轉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式,創新部門間業務協作方式。
  
  個性化設計,精心組織,優化實施。項目組成員深入到每一家企業,實地進行調研走訪、拍攝大量圖片,收集多家企業的基礎資料;然后,再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每家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匯集的信息,整理、匯總、篩選、整合,最后完成這些企業個性化客戶端的綜合定制。在完成個性化設計后,我們又組織技術人員再次來到這些企業,幫助他們將平臺和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并對企業平臺使用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平臺使用培訓,確保每個企業都能獨立使用平臺,為企業農產品質量追溯(產地證明、產地合格證)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
  
  甄選分類,強化培訓。針對本次建設任務各自對應的不同的對象群體進行分類,按照最少占用資源、最優培訓效果的原則,組織他們進行培訓??紤]到各類主體對信息化手段掌握程度的不均衡性,為保證培訓質量,我們首先組織企業負責人進行常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系統軟件的培訓,并在實施過程中再對主體操作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培訓,幫助全部企業都能掌握平臺的使用,以力爭系統建設任務的成果確實轉化,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進一步深入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建議
  
  推進部門協作。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要協調協作,推動落實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機制。農業農村部門督促生產主體主動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市場開辦者查驗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或合格證明文件,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或合格證明文件,應當經市場開辦者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市場銷售。采購食用農產品的食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食堂等要查驗供貨者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或合格證明文件。
  
  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農產品合格證信息化技術研究,加快常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平臺和常州智慧市場監管綜合業務云平臺對接,實現相關數據互聯互通,為生產經營者提供簡便易用有效的APP或小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激勵約束。對率先推行合格證的種、養殖生產者提供政策傾斜和項目支持。各類展示展銷會產品、各類品牌、標準化基地、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等應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對未實行合格證制度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將不給予項目支持,不推薦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會,不推薦參評各類品牌和獎項,不推薦為標準化基地、養殖場等示范主體,不推薦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以及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等。
  
  強化監督檢查。將開具并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或合格證明文件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嚴查虛假開具合格證、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等行為。對虛假開具合格證的、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的主體,要作為重點監管對象,推動納入信用管理。
  
  作者簡介:蔣治國,男,主要從事農產品及農業環境質量安全的檢測管理工作。
  
  蔣治國  王博超  殷雪琰  朱佳明  翟云忠
  
  常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