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研究
酒精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研究
酒精行業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產業領域,酒精用途廣泛,75%酒精可做消毒用品,食用酒精又可做各種酒品,而這兩類商品都很受歡迎。但是在酒精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工作是一項關鍵內容,關系到酒精質量水平,也關系到最終消毒產品及酒品的品質。
酒精生產過程分析
酒精的生產過程十分繁瑣,是通過對谷物、薯類、糖蜜等原料進行蒸煮、發酵、蒸餾和提純等一系列操作,提取出酒精溶液。但是在發酵過程中,會對此產生影響的因素很多,比如溫度、pH值、水分、程序、時間等。蒸餾操作是為了去除酒精提煉時出現的雜質,進行溶液的提純。而在酒精生產的各項環節中,都有一定可能出現雜質。
甲醇的提煉:這是酒精生產的首要工序結果。在生產中,先是對選擇的原材料進行蒸煮,蒸煮過程中原材料的果膠質逐漸分解,產生甲氧基,即甲醇。這個過程與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高,果膠質的分解速度越快,最終產生的甲醇也越多。
甘油的產生:在發酵過程中,如果將生產環境控制為偏堿性,那么酵母發酵會產成甘油,同時如果發酵醪中含有亞硫酸鹽,那么出現甘油的幾率更高。
雜醇油的產生:高級醇是形成雜醇油的主要來源,在發酵過程中,高級醇的生成量與生產原料和酵母菌種有關;發酵醪中氨基酸的含量越高生成的高級醇也越多。此外如果經常通風、攪拌,并增加糖類物質均會使高級醇生成量增多;發酵溫度過高,環境pH值偏高等,都可能導致高級醇的出現。
有機酸物質:發酵過程受到一些細菌的污染,比如乳酸菌、醋酸菌等,就可能將最終產物和酒精轉化成有機酸。而發酵過程中溫度過高、封閉不良都容易產生細菌,進而出現有機酸。
醛類:乙醛是酒精發酵的中間產物,提早終止的發酵醪中醛含量高;如果醪液中存在亞硫酸鹽時,則乙醛會被固定,使之不能轉變為酒精,醛含量增高;還有如果發酵過程通風或高溫會促使醛的生成。
半成品:即經過發酵但沒有進行蒸餾的產物,是關系到酒精生產的關鍵,其質量對于酒精質量有直接影響,需要減少雜質的出現。
蒸餾水平操作:經過發酵之后,需要對半成品進行蒸餾提純,然后才能產生優質的酒精。但這個過程中如果操作不合適,就會導致最終的酒精產物質量不合格。
酒精質量分析
酒精質量是十分關鍵的問題,特別是作為酒品原料的,更要保證酒精質量,滿足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通過對酒精生產過程的了解,再利用科學分析手段,對酒精質量的監督作用。
色譜分析:進行酒精質量的衡量,可以選擇色譜分析方法,對酒精的色譜成分進行分析屬于酒精企業進行質檢地途徑之一。利用酒精的運用和種類繁多的特點進行計算測量,借助科學技術進行物化性質的標準定值,如果色譜分析通過了這些檢測,就能保證酒精的標準達到安全使用的要求。
對酒精成分進行分析,首先要確定檢測標準和檢驗方法,同時選定被測物質和內標物,并按規定比例進行配比。然后確定氣相色譜的條件和方法:根據被測物質的特性,確定所使用的色譜柱,并設定柱箱溫度、檢測器溫度、進樣口溫度、載氣流量和分流比例,最后達到各組分被測出的目的。
酒精生產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進行酒精生產的質量控制,一是針對上述環節可能影響雜質出現的因素進行控制,重點關注關鍵控制點:液化工段,掌握好水分和原材料的比例,粉漿pH值以及淀粉酶添加和液化噴射的溫度控制等;糖化工段,需要掌握好溫度、pH值、糖化酶的使用,發酵工段,掌握好溫度、時間、酵母的使用。二是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對酒精內雜質成分進行分析鑒定,為生產過程調整提供方向,同時,對技術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提升檢驗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通過對酒精生產過程的分析,發現想要進行質量控制,需要掌握好原料蒸煮、發酵、蒸餾、提純等所有工序,防治污染、提煉雜質等,同時要注意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操作水平,進而生產出高質量的酒精產品。
劉飛洋 王巍旭 哈景騫 屈豐磊
吉林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