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漢子,勤念“致富經”

2020-06-24 14:24:4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山里漢子,勤念“致富經”
  
  ——記宜陽縣上觀鄉農業致富帶頭人段紅武
  
  宋麥玲 王龍章 本刊記者 王玉東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農業發展領域,要想引領村民致富,也得重視榜樣的引領作用。
  
  段紅武是洛陽市宜陽縣上觀鄉三岔溝村人,現年50歲。他身材不高,久居深山村。在他的身上,具有農民勤勞與堅韌、商人豁達與精明的氣質。這樣的氣質,注定了他是一個不甘于平凡的農民。在他的引領帶動下,近年來上觀鄉農民創業異軍突起,農業增收效果顯著。日子好了,錢袋子鼓起,老段的臉上時時綻放笑容。但從前,他可不是這樣的,他時常眉頭緊鎖,你看到的,似乎是一個不會笑的段紅武。
  
  生活坎坷 艱辛往事
  
  段紅武的人生,可謂坎坷,也可謂幸福。他先后的兩段婚姻,促使他在背負生活壓力的同時,內心更多地充滿了責任與向上的動力。
  
  1993年,段紅武娶妻成家,可幸福的小日子沒過幾年,妻子突發疾病,使他的生活陷入困頓。為了給妻子治病,他到礦上背礦石賺錢,一袋礦石一二百斤重,磨破了肩頭,累彎了腰,但一天他也只能賺幾十元錢。他的辛苦所得,對于巨額的醫療費,僅是杯水車薪。但或借或賺,他都積極給妻子看病,后來,妻子因醫治無效撒手人寰,留下一個幾歲的女兒。
  
  但生活仍得繼續。為了讓幼小的女兒能有個依靠,也為了有一個完整的家,段紅武娶了一個雙腿殘疾女子為妻。但好在妻子拄拐尚能自立,做飯洗衣,照顧幼女,雖行動不便,新家仍被她照顧得井井有條,這使段紅武的臉上逐漸活泛了顏色。后來,妻子為他生了一個男孩,段紅武的臉上徹底露出了笑容,生活,正朝著他預設的軌道前進。
  
  初展身手 動力十足
  
  2006年時,種地機械化在山區尚無普及,農民種地積極性普遍不高,大批農民涌入城市務工。大量農民向外流動,使山里土地日漸荒蕪。此時,久居家鄉的段紅武心中不平靜了,他想是否能將農機銷售引入山區,讓山區的老鄉也感受到機械化種地的便利性?經過一番調研之后,他做起了農機銷售。最初,段紅武在村莊挨家挨戶推銷農機,附近村莊沒有一個人不認識他的,農戶的家中、地頭時常能見到這個農機銷售者的身影。
  
  農機賣出后,售后是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哪兒的農機出了問題,無論多遠,段紅武總是快速趕到。漸漸地,他鍛煉成了一名遠近聞名的農機維修能手。憑著售后服務好、維修技術高,在農機銷售領域,段紅武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每年十多萬元的收入,讓這個農村漢子臉上喜開了花,對于扎根農村、勤勞致富,他有了自己更多的想法。
  
  能力越大 責任越重
  
  從2006至2017的十一年時間內,段紅武是農機銷售能人、農機維修能手。在農機領域,他賺取了金錢,也獲得了贊譽。在2015年時,段紅武當選為上觀鄉三岔溝村村委委員。做了村干部后,他的思想也在發生積極轉變。此時他想,自己富了不算,如何共同富裕?如何讓讓鄉親們也得以勤勞致富?上任村委委員后,他甚至主導起草了三岔溝村三年脫貧規劃。
  
  2017年,段紅武承包了38畝水蜜桃,先行先試,他想在水蜜桃種植領域撥云見日。由于技術不成熟,缺乏資金,在兩年的時間內,段紅武種植水蜜桃沒有賺錢。但這個性子倔強的農村漢子,在失敗面前沒有屈服,他索性卸任村委委員職務,一心撲在水蜜桃種植領域,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拓展水蜜桃種植,推廣家鄉的農產品銷售。
  
  雖然在前期種植水蜜桃沒有見到效益,但段紅武逆水行舟,他又托管了三十多畝水蜜桃,他要以規?;l展,引領上觀鄉水蜜桃產業發展的“蝴蝶效應”。
  
  重“啃”書本 初現成效
  
  在擴大水蜜桃承包經營的同時,段紅武認識到了科學種植的重要性。怎樣讓桃子又大又好吃?很少學習的段紅武“啃”起了書本。他買了各種各樣有關種植、育果等知識的書籍學習桃子的種植技術。后來,他又聘請省里專家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在田間地頭,在他承包的桃樹下,農業專家對他現場教授,目前,段紅武的種植技術在上觀鄉首屈一指,他種出的水蜜桃個大、肉豐、鮮甜,營養與口感俱佳。
  
  2016年,在段紅武的帶領下,成立了“上觀鄉豫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出了產業結出了果,怎樣將農民辛勤種出的產品賣出去,豐收農民的錢袋子?段紅武在心里又泛起了琢磨。讓農產品“變現”,帶動農民實行有效經濟增收,是段紅武成立農民合作社的初衷。目前,合作社除了發展水蜜桃產業外,還推廣花生、核桃等農產品種植、銷售。
  
  為了把農產品推廣出去,段紅武又玩起了智能手機。他在朋友圈拍照上傳他種出的水蜜桃、上觀鄉的優質花生、核桃等特色農產品試著在網絡領域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他的水蜜桃銷售遍布洛陽市、縣;遠銷深圳、北京、鄭州、新鄉等地,并形成了一批穩定客源。
  
  段紅武還成立了花生加工廠,將當地的富硒花生進行炒制加工后銷售。未來,老段將深耕花生產業,他要將上觀鄉的富硒花生賣到更遠的地方,使上觀鄉的特色農產品,走向千家萬戶。對于當地農民滯銷的核桃、花生等農產品,老段采取合作社收購,粗加工后進行銷售。
  
  如今,上觀鄉豫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十佳企業”“示范合作社”“產業扶貧先進組織”等,一塊塊燙金的榮譽,凝聚了段紅武多年的心血。
  
  段紅武個人的進步更快,目前他已是宜陽縣人大代表,上觀鄉致富能手。但勤奮的老段,絲毫未減當年勇,他仍然早出晚歸,用心經營著他的70多畝桃樹。他早上五點起床下地,晚上八九點鐘下工回家,披星戴月,堅韌勞作,辛勤的汗水,映出了一個農民高大的形象、可貴的品質。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