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參與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的研究
企業參與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的研究
隨著國內外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的日益突出,相關部門和消費者也逐漸提高了對食品安全與衛生方面的關注和重視。同時,國家也通過頒布法律條例等相關措施,對食品安全質量問題進行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追查系統,導致各項控制手段無法發揮出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對此,國家和相關企業希望能夠通過開發食品追溯系統,以達到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的目的。
食品可追溯體系的作用
減少食源性疾病的感染
食源性疾病,其實就是指附著于食物上的致病因子,經人體食用而進入人類體內,最終引發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食源性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普遍且覆蓋面積最廣的疾病之一,這種疾病無論是在發達地區亦或是落后地區,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通過建立食品可追溯體系,不僅可以從根源上減少誘發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問題,還能為解決疾病問題提供可靠的食品信息來源,從而為病患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減少廠商承擔的風險
食品生產廠商是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承擔者,一旦爆發嚴重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那么可能會為廠商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是信任危機。如2008年出現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僅在短期內流失大量消費者,還由于社會輿論的日益加劇使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和發展危機。對此,如何更好地應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并塑造良好的企業生產形象,都可以通過食品可追溯體系進行完成。
減少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
一般情況下,在出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食品生產商與地方政府必須在短時間內準確地分析出風險問題的危害程度以及危害范圍,盡可能地將疾病危害范圍縮小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可追溯體系只能在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最大程度地縮小問題影響范圍和后果,卻不能完全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概率。所以面對食品危機,企業和地方政府必須強強聯合,利用科學、高效的解決措施使危害影響范圍最小化。
生產者參與可追溯體系建設的相關研究
生產者對可追溯體系的參與意愿
目前,國內外針對食品可追溯體系的研究問題,始終集中于探討農戶與企業針對參與食品可追溯體系的意愿。國外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將140戶梨農作為主要調查對象時,當農戶種植規模越大,他們可能參與食品可追溯體系的意愿越強烈。由此可以看出,農戶的參與意愿與市場形式下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緊密相關。但是當調查對象換為國內蔬菜種植農戶時,蔬菜種植戶對于參與食品追溯體系的整體意愿并不強烈,這種結果主要受農戶個人行為的影響。同時,是否參與農業產業化生產組織對于蔬菜種植農戶們的意愿影響也十分顯著。
企業實施可追溯的成本和收益研究
食品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初衷就是為了能夠從根本上確保食品生產的質量與安全,所以該體系的應用勢必會對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食品信息的詳細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需要耗費的成本數量,最終決定企業是否自愿參與到可追溯體系當中。部分學者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針對不同企業應用可追溯體系的實際情況作出了具體分析,最終發現自愿參與可追溯體系的企業經濟效益與追溯效率水平之間保持正相關的關系。Hobbs曾經利用博弈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對可追溯體系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并系統的闡述了可追溯體系的現實功能。
目前,國內尚未出現任何能夠實際證明可追溯體系成本與收益關系的研究報告,所以也就無法準確地判斷出應用可追溯體系對企業實際發展產生的激勵或障礙作用。
結束語
企業參與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不僅可以進一步規范傳統的經濟市場,并幫助食品生產企業把握市場先機,還能夠在國家和政府的有效扶持下,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對經濟領域提出的各項要求,最終使食品生產企業在國內經濟市場中占據穩固一席。
黃劍平 廣州市華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