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江都區大米加工行業現狀及對策思考

2020-05-26 12:15:35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揚州市江都區大米加工行業現狀及對策思考
  
  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張文紅
  
  隨著沙漠蝗災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相繼發生,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的爆發,糧食生產、加工、供應問題引發全社會關注。江都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糧食連年增收,水稻種植面積約133萬畝,水稻年均產量43萬噸,不僅是省內的大糧倉,而且同時具有交通便利、稻米加工業起步早等獨特優勢,具備稻米加工業做大做強的堅實基礎。
  
  從疫情后的復工復產情況看,我區大米加工企業相比于其他食品行業復工時間最早,復產率最高,部分大米企業在復工復產后訂單不斷,產量不降反升,在“危”中看到了“機”。
  
  但江都大米加工企業“小、散、弱”的格局并沒有根本改變,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并沒有得到解決。本文旨在全面掌握我區大米加工企業現狀,分析其具有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做大做強我區大米加工行業提出了思考建議。
  
  江都區大米加工企業基本情況
  
  截至2020年4月底,全區大米加工企業22家,其中樊川鎮7家,大橋、武堅鎮各3家,吳橋、邵伯、真武鎮各2家,郭村、浦頭、丁溝鎮各1家。全區稻米年加工量約18萬噸,年加工量達3萬噸以上4家。大部分大米加工企業為即購即加型企業,流動資金小、原糧倉容小,收購季節直接從農戶手中收購稻谷,邊收邊加,非收購季節主要從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采購原糧維持正常經營。其中,有的大米加工企業資金相對充裕,具備一定的倉容量,這些企業在收購季節除邊收邊加外,還儲存一定數量的原糧用于非收購季節加工,有的還自建了一定規模的糧源基地和烘干設備,如中月米業、神谷米業,已初步形成產、購、存、加、銷一體化經營。年產值3000萬以上的規以上企業10家,產值過億元6家。
  
  當前江都區大米加工企業主要特征
  
  資深米業畔河集聚。我區樊川鎮因三陽河而集聚了7家大米加工企業,加工量占全區大米行業加工總量近70%,年總產值近10億元,是名符其實的大米加工集中區。其中神谷米業、朝陽米業、名揚米業、鴻陽米業等大米企業成立時間均不少于15年,產品遠銷上海、杭州等地。
  
  新興米企異軍突起。位于郭村工業集中區的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經過近8年的發展,成為揚州市農業農頭企業,2019年入選蘇米核心企業,在疫情期間為保障糧食供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位于吳橋鎮的揚州市瑞利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堅持走差異化、定位中高端米的發展之路,線上線下結合,成立不足3年,產值已近1億元,成為江都米業后起之秀。位于武堅鎮成立不足2年的江蘇金麥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00余萬元建造日烘干1000噸烘干設施、庫存能力2萬噸糧庫,日加工1000噸無塵大米加工生產線,前景可期。
  
  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全區10家大米生產企業有自有水稻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少則千余畝,多則4萬余畝,還自建糧倉、烘干房,農頭企業同時與農戶發展訂單農業,既保證充足的優質糧源,又帶動農民種田積極性。江都大米行業初步形成了產糧、倉儲、儲存、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稻米加工產業鏈的延伸,催化了加工企業和本土種植業的雙贏。
  
  品牌建設初見成效。近年來,江都區涌現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米品牌,如江蘇神谷米業有限公司的寶康牌大米,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的中月稻場,揚州市朝陽米業有限公司的朝陽大米,揚州市瑞利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當季穌揚米等,其中寶康牌大米和中月稻場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和江蘇省名牌產品。江都本地產的南梗9108漸漸打出知名度。
  
  產品質量持續穩定。多年來,全區大米生產企業加工的產品未出現過鎘等重金屬、農藥殘留及生物毒素超標,也未出現“兩超一非”的違法行為,在每年國家、省、市、區各級監督抽檢中大米合格率均為100%,大米產品質量持續穩定向好。
  
  當前江都區大米加工行業的問題
  
  企業規模小而散,競爭力弱化;技術裝備落后,創新能力差;同質化競爭嚴重,品牌意識不強。
  
  江都區大米加工行業發展對策思考
  
  扶持基地建設,培育優質糧種。好稻米是種出來的,經多年的治理,江都區高沙土質已經得到較大程度的改良,具備了“優糧優產”的條件。建議加大種植基地和加工以及深加工集聚基地的投入、扶持和規模建設,根據土質特性,由龍頭企業牽頭,發展訂單農業,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糧大戶調整種植結構,做到統一供種(苗),統一供肥,統一植保,統一收割,統一烘干,實現連片種植和規?;洜I,打造具有江都特色優勢品種如南梗9108,5055等品種,保障優質原糧供應。
  
  整合資源優勢,打造米業“航母”。目前江都大米加工企業小而散,企業間各行其是,各自為戰,惡性競爭,相互內耗,制約了大米行業的發展。整合是改變江都大米加工行業弱勢局面的關鍵一招。建議政府要發揮牽頭作用,對現有大米加工廠通過兼并、改組進行整合,成立合資公司,或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實力強大的集團公司來我區通過收購、并購等方式,投資整合米業,組建米業集團,以集約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實施五個統一管理:統一儲存、統一加工、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大米企業生態系統。通過聯營,江都可以建造年加工量達20萬噸稻米,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的較大規模大米加工企業。
  
  產學研一體推進,走精深發展之路。通過聯營,做大企業,讓推進大米行業的精深加工發展成為可能。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其與揚州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所聯合攻關,構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引導企業技術創新提升稻米系列產品質量,提高稻谷加工產物的綜合利用率,延長稻米加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強化輿論宣傳,促進品牌建設。大力宣傳、培育江都優勢特色稻米品種南梗9108,全力幫助企業申報江都大米地理標志認證,積極參加食品博覽會、推介會等各類展會。強力支持企業在埠外設立銷售連鎖店,借力“互聯網+”等新興發展平臺,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實現線下線上雙管齊下,擴大銷售份額和市場占有率。
  
  落實主體責任,提升企業發展軟實力。針對大米企業負責人文化水平低,難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問題,一是鼓勵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是加大培訓力度,通過集中培訓、一對一指導、責任約談等方式,增強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三是幫助企業建立食品追溯體系,做實進貨查驗記錄、過程控制記錄、出廠檢驗記錄、銷售記錄等制度,實現糧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四是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打通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年度信用等級評定與銀行征信系統的接口,并向社會全面公開,提高企業誠信經營意識。從內外部推進企業提升軟實力,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保障大米食品安全。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