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洪澤區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報告
淮安市洪澤區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報告
胡鵬飛 陳寶安 本刊記者 董日志
全區食品生產企業
及其監督抽檢概況
淮安市洪澤區位于洪澤湖東畔,區域總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人口38.8萬,下轄3個街道和6個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農產品、水產品特色突出、質量過硬。全區現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82家,其中大米生產企業22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5家,白酒生產企業2家(1家常年停產)。2018—2019年,按照千人4批次標準,全區食品每年抽檢1500批次,其中2018年不合格30批次,2019年不合格59批次。2020年,為提升轄區內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全區按照千人6批次標準推進抽檢工作,全年預計抽檢1991批次。三年來,全區食品生產企業每年抽檢批次僅為85批次左右,總體來看,對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以強化食品質量溯源管理的效用不強。
全區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
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和結果運用
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整體抽檢批次量較低。一方面,全區食品生產企業數量長期維持在80家左右,其中大米生產企業穩定在25家左右,企業組成結構較為單一,產品種類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因監督抽樣細則、方法等相關規定對同一企業、同一產品在一年周期內的抽檢數量和頻次有限定,這都使得全區范圍內的食品生產企業抽檢批次量與其在食品質量安全中的重要性嚴重不符。
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差。突出表現在部分食品生產企業法律意識不強,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較差,常將食品質量管理和企業良性發展對立起來,與監督抽檢人員站在對立面,甚至抱有敵視態度,監督抽檢過程中不配合現象有之,推諉扯皮企圖蒙混過關者有之,抗拒逃避抽檢者也不在少數。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企業出廠檢驗義務做了較為詳盡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較多企業的食品出廠自檢流于形式,使得食品質量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保險得不到保障。
監督抽檢自縛手腳多。監督抽檢規范要求被抽樣單位必須是具備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這使得大量的體量規模與食品生產企業相當的無生產許可證的食品加工作坊被排除在食品生產企業同標準的抽檢序列外,無法對其生產的食品進行抽檢,并藉此對其質量進行管控。同時,部分生產企業由于產品和市場需求變化特性,使得每年生產時間不固定,監督抽檢有較嚴格的抽檢計劃與序時,為保證抽檢效果,既不能事先詢問是否生產,又不能提前告知抽檢時間,這會造成抽檢計劃的序時進度難以對標完成,也容易造成遺漏。
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的結果運用。
在2018年至2020年的區級近三年監督抽檢中,區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按照監督抽檢計劃對全區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了全覆蓋抽檢,前后抽樣260批次,共計1家零食生產企業生產的開心果被檢測出過氧化值超標而判定為檢測不合格,據此,區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按政務公開和監督抽檢規定對該批次產品依法于區政府網相關版塊進行了公布。檢測報告被分流到職能科室后,職能科室第一時間約談企業負責人,就其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做了提醒談話,并就同批次產品的召回工作做了跟蹤監督,在此基礎上與企業負責人簽訂了食品安全生產責任狀。與此同時,屬地分局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條款,立即跟進查辦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產企業,給予相關企業5萬余元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180余元。但相較于食品生產企業巨大的年生產量、面向的廣大消費群體而言,無論是抽樣檢驗頻次還是規模都難如人意。
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抽檢服務
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優化路徑
適用重點品種反向指標考核。由于地方經濟生態資源稟賦的不同,使得各地產業集聚情況和產業規模結構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差異性,但總體而言食品添加劑、白酒、食用油等重點品種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一旦爆發將貽害深遠,對于這類重點品種應適用反向考核指標,即按梯次每年設定重點品種的抽檢不合格率作為食品質量安全考核的評優依據而不是適用重點品種的抽檢合格率,以此來最大程度地阻斷縣區級檢驗檢測機構自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糊弄了事、不敢揭蓋子的病態心理。
加強已測品種二次隨機抽檢。對于縣區抽樣檢驗檢測機構的年度已抽樣檢驗產品應加強二次甚至多次的隨機抽檢頻次,以市級甚至省級區域內異地中標第三方檢測機構隨機抽取的形式對區級檢測機構已測樣品進行再次抽檢核實;以向國內知名法檢機構寄備樣、送同批次樣品等形式檢驗區級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以刀刃內向倒逼區級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管中的監督抽檢工作落到實處。
接駁投訴舉報行政處罰數據。應充分認識馬太效應所指稱的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現象,注重對日常監督檢查中、涉食品投訴舉報中、行政處罰案件中所暴露出來的相關食品生產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問題,對于監督檢查、投訴舉報、行政處罰“出鏡率”較高的食品生產企業應適用多抽、不定時抽、抽重點品種原則,保持對重點問題企業的高壓震懾。
補齊生產經營網絡追溯鏈條。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平臺的高效性,通過省級食品生產企業追溯系統、市級透明食安系統,實現對食品生產企業特別是重點問題企業關鍵控制點生產經營過程的實時監控,特別是注重對生產企業產品自檢、食品留樣、生產記錄上傳等工作的定時查核,確保生產企業將食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落實到平時、落實到關鍵控制點、落實到重點品種。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