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中黃曲霉毒素檢測研究

2020-04-27 15:31:54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糧油中黃曲霉毒素檢測研究
  
  黃曲霉毒素(AFT)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在溫度、濕度合適的條件下產生的真菌毒素,其存在對人體具有極強的致癌、致畸等危害,包括AFB1、AFB2、AFG1、AFG2等[1,2]。全世界每年約有1/4的食品會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污染,花生、玉米等原料在生產、運輸中易受黃曲霉毒素的污染[3]。
  
  現有免疫親和柱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熒光法、免疫磁珠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等,靈敏度和穩定性雖高,但前處理操作復雜,需要大量的有機溶劑,免疫磁珠萃取需要外加磁場輔助分離[4,5]。
  
  選用武漢威泰克 HiCapt  Aft  AFT結合高效液相-熒光檢測,建立了食用油中AFB的分析方法,較傳統方法快速簡單、溶劑消耗少、檢測成本低,適合于批量分析檢測。當流動相中甲醇:乙腈:水為3:2:5時,5種AFB能較好的分離,無基質樣品的干擾。
  
  測定了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中的黃曲霉毒素加標回收,如圖1。
  
  在3個不同基質樣品中分別加標0.1、1.0、5.0 μg/kg,回收率在90.5~100.3%,如表1所示。
  
  展望
  
  利用固相萃取柱HiCapt  Aft  AFT對糧油中AFB檢測,結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建立了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M1、B1、B2、G1、G2的分析方法。
  
  基金項目:吉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編號: 20170204020SF
  
  作者簡介:顧風云,女,碩士,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顧風云 李桂杰 張麗 宋燁 張超
  
  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