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認證背景下食品添加劑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工程認證背景下食品添加劑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在現代食品工業發展中食品添加劑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其應用滿足了大眾對安全、風味、營養的要求。但目前我國高校的《食品添加劑》課程在設置時通常課時較少,且教育模式比較單一,知識點分散且繁多,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實踐能力缺乏致使學生缺乏應用能力。為此,本篇文章針對這一問題,針對性的開展了關于工程認證背景之下改革食品添加劑課程改革的研究,僅供參考。
改革教學目標
《食品添加劑》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掌握與了解各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當中的作用、性狀、作用機理、毒性以及依照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原則、劑量、范圍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通過課程學習促使學生可以了解食品添加劑的國家使用標準、食品配方設計等內容,進而可以從事有關于食品添加劑應用的工作。為此,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以下內容:1.結合食品工程有關問題,可以在選擇設計的過程中創新,考慮食品的健康、科學、文化、安全等相關因素。2.依照食品工藝原理與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原理研究有關的食品工程問題,包括數據處理與分析、實驗設計等,并且可以獨立分析有關問題并得出相關結論。3.保證學生正確了解食品添加劑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標準,可以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并遵守食品工程職業道德與規范,履行工程責任。
改革教學內容
設置課堂教學內容方法,需要至少設置四個課時講解課程的導論部分,從基本內涵、功能、分類、應用狀況、安全評價、使用標準、使用原則、發展動態等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完成對食品添加劑的初步認知,其余課時講解應用較多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例如增稠劑、乳化劑、抗氧化劑以及防腐劑等等,此外對于一些加工助劑,例如營養強化劑、酶制劑等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研究,同時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發展相當迅速,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諸多新型物質,但國家有關標準的修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編寫的教學用材也很難實現實時更新,所以在教學內容設置優化的過程中,要及時融入與補充新型產品與技術。在每學期課程開始之前,需要提前查尋最新的前沿動態與行業成果并融入到教學方案中,豐富教學內容,緊跟時代發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除上述之外,大部分學校開展的食品添加劑課程通常都是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很少涉及到實驗環節,為此,學校在當前工程認證背景之下可以強化課程實驗部分,例如關于膨松劑,教師可以展開實驗讓學生操作不同的膨松劑對所制造的油條或饅頭的口感、性狀的影響,促使學生深入了解膨松劑的機理、作用與性質。
改革教學手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探索性的嘗試,例如采用啟發性教學、案例教學等等,同時在課后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與分析,從而優化與改進課堂教學方法。除此之外,伴隨教學手段的科技化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視聽結合等方式改革教學手段,舉例來說,可以利用學校的專用設備錄制與剪輯部分課程內容,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幫助學生進行自學。
作為食品類專業的課程,食品添加劑課程主要涉及到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藝學、食品化學的相關課程,該課程的改革會對學生的專業素養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改革食品添加劑課程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郗 琦 隋仙華
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