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2018年4月28日,我中心接到張掖市某縣區電話報告,該縣某酒店4月25日12時舉辦婚宴后就餐者陸續發生以發熱、腹痛、腹瀉為主的群體性事件,我中心核實后啟動應急預案,立即組成調查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現將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基本情況
2018年4月25日中午12時,該縣某鄉村民在酒店舉辦結婚宴席24桌,共計240人參加。4月25日15時開始,參加婚宴者及食用帶回菜肴家屬陸續出現以惡心、腹痛、腹瀉、發熱為主的癥狀,在縣醫院、縣中醫院、衛生院就診,截至4月27日18時共計85人發病就診,其中縣醫院治療56人(住院部治療36人、門診觀察治療20人),中醫院治療25人(住院治療18人、觀察治療7人),衛生院門診觀察治療4人。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病例定義。4月25日12時至27日20時,食用或參加該酒店婚宴的就餐者中,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黃色水樣便)等癥狀,且腹瀉24小時大于等于3次者。
調查結果。了解發病人數及波及范圍,明確發病原因,早期做出診斷進行有效治療,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發病態勢,我們開展了病例搜索工作并進行了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病例搜索:搜索調查住院及各級醫療機構就診患者100人,符合病例定義的為85人,其中:臨澤縣醫院56人,臨澤縣中醫院25人,衛生院4人。
?。?)潛伏期:最短3個小時,最長19個小時,大部分在就餐后6小時內發病。
?。?)臨床癥狀:經調查,自4月25日首發病例出現癥狀至4月27日,共確診病例85例?;颊吲R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為主。
確診病例85人中腹瀉79人(97.5%),所占比例最高,腹瀉(24小時)達到10次以上20人,3-9次以上32人,腹痛以下腹部陣發性疼痛為主。
?。?)人群分布:85人中男38人,女47人。在該酒店就餐75人,酒席食品帶回食用9人,母乳喂養后發病嬰兒1人。調查病例85人中,其中最小發病年齡(<1歲)1人,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59歲。
?。?)時間分布:首發病例4月25日15時,此后逐步增多,25日就診39人,26日就診42人,27日-28日4人陸續在衛生院就診。
?。?)發病地點:病例分散于該縣城區A鎮9人、B鎮45人、C鎮20人,其他鎮7人,在D衛生院就診4人?;颊呔鶠榛檠缇筒驼呒笆秤脦Щ鼐筒筒穗燃覍?。
?。?)可疑餐次及食品分析:通過對85例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膳食調查發現,除了4月25日中午有共同就餐史或有同源食品暴露的情況外,其他時候均各自用餐;食用了帶回去的宴席菜品的人也出現類似癥狀;且進食較少者出現的癥狀較輕。根據病例的暴露特征和劑量效應關系可判定可疑餐次為4月25日婚禮宴席。
結論與分析
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初步判定為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主要依據如下:(1)有共同就餐史,且表現為食多者癥狀重,食少者癥狀輕。(2)主要表現為發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這些臨床癥狀符合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3)發病時間短,目前調查結果顯示最短潛伏期3小時,最長潛伏期19小時,符合“潛伏期短,發病快,發病時間集中”的特點。(4)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5)臨床給予消炎、補液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
建議
通過本次事件(1)食品藥品監部門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加強監督力度與頻次,規范餐飲行業各項管理制度。(2)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增強其食品加工安全意識,杜絕加工過程的食品安全隱患。(3)加強食品安全宣教,提高餐飲從業人員、各類人群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及食品安全自我防護意識。(4)加強輿情引導和心理咨詢干預工作,防止群體心因性疾病發生。
田媛媛 張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