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案件查辦,整治聯合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浙江省紹興市聯合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工作紀實
□ 吳楚陽 本刊記者
□ 楊繼友(通訊員)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19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該主題教育的統一部署,2019年9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召開了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電視電話會議。
為更好地貫徹會議精神,根據浙江省聯合行動的安排要求,紹興市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堅決的斗爭精神積極探索問題導向、案件查辦、長效管理“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與重點品種,扎實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
圖1 檢查人員突擊檢查大型餐飲店的食品倉儲室
分工負責、通力協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自2019年9月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4部門牽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各部門分工負責、通力協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公安部結合“昆侖行動”,破獲刑事案件10起,刑拘39人/名,逮捕3人,打掉團伙7個,取締窩點4個,涉案價值2214.6萬元。
教育部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出動督查人員3499人次,檢查學校食堂、供餐單位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1893戶次,約談259戶,責令改正417戶,警告2戶,立案查處4起。
農業農村部出動執法人員2813人次,檢查各類種養殖基地、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1327家,查處違法行為37起,結案23起,查獲假冒偽劣農資5700公斤,貨值金額4.01萬元,罰沒人民幣11.13萬元;實施農業投入品監督抽檢425批次,受理舉報投訴11起,開展指導培訓11場次共涉及59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8215份。
市場監管部門出動執法人員14223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11775家次,立案查處808起,責令整改87起,涉及金額71萬元,罰沒款248.36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6起;組織各類培訓25場次,培訓人員3361人,舉辦科普宣傳103場惠及10429人次。
圖2 農貿市場攤位檢查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切實加強統籌領導
自聯合行動開展以來,紹興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切實加強統籌領導,積極發揮食品安全“三張網”的作用,對照問題隱患清單,扎實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高度重視,有序部署,健全組織協調機制
紹興市以全面落實整治要求為目標,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統籌推進聯合行動取得實效。
建立組織架構
9月24日,紹興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欒國棟召開紹興市食安委全體會議,對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進行了專題部署,進一步落實各成員單位在聯合行動中的職責和任務。14個部門組成聯合行動工作組,下設6個整治項目組,確保行動既統一領導,又分工合作。
明確行動目標
9月27日,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下發《關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通知》,明確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方案,統一行動目標,細化行動舉措,以確保聯合行動取得實效。
制定問題清單
結合前期開展的扶貧、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行動,9月27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項目組組長會議召開,全面梳理了在監督檢查、抽檢監測、案件查辦、投訴舉報、媒體曝光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并建立問題清單,強化專項治理力度。市紀委、市監委將聯合行動列入執紀立項檢查,并對清單上的問題進行重點督查。
圖3 檢查紹興市新昌縣餐飲單位
部門聯動,協同作戰,整治出實招、見實效
按照“排查全覆蓋、打擊全方位”的要求,采取“三三”工作法,密織行動網絡,凝聚監管合力,強化打擊同步,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關切。
整合“三部門”力量,實施協同作戰
紹興市市場監管部、公安部和農業農村部3部門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多措并舉,確保群眾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紹興市市場監管部門在完成全年案件數的基礎上,于聯合行動期間,全市案件查辦任務數再增300件。一是強化行刑銜接,即加強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協作,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行動以來,共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起。二是嚴打民生亂象:聚焦農村市場、城鄉結合部等假冒偽劣重點區域,不斷強化源頭風險防控;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開展重點食品監督抽檢1463批次,提升了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精準性、有效性。三是突出快速反應——針對非法營銷、體驗活動常在非工作時間舉辦的特點,建立24小時快速應急機制;行動以來,抽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3家,發現整改問題5個,開展講座式促銷保健食品監督抽樣12批次。
教育部在秋季開學期間全面開展校園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一是開展系統自查:全市1436所各類學校專題開展新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對照規范要求,組織學校對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操作規范、設備設施運轉、食品貯存、餐飲器具等方面進行自查。二是加強專業督查:市教育局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紹興市直屬學校進行全面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通報;9月下旬,組織力量對學校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督查,279個校園食品安全隱患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實施提檔升級,即加大建設投入力度,規范配備食堂設施設備,同步推進“陽光廚房”建設;目前,全市300人以上食堂實現A、B級食堂及“陽光廚房”全覆蓋。
農業農村部門結合“綠劍”系列執法行動,以蔬菜、禽蛋、豬肉、水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藥、獸藥添加禁用成分問題為重點領域,以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和生產銷售為重點環節,開展集中排查抽檢。一是開展獸藥使用情況排查,即以全市所有蛋禽養殖場為對象,全面排查養殖環節獸藥、飼料等的使用情況和自配料加工環節獸藥的使用情況;組織80家規模養殖主體進行業務培訓,從源頭防范違禁藥物、假劣獸藥、人用藥及非法添加藥物等使用風險。二是加大抽檢力度:開展農業投入品市級抽檢132批次、省級抽檢50批次,合格率均為100%;在農業投入品的監管方面,加大對“農藥實名制購銷”的檢查力度。三是強化主體責任——規范全市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行為,對農藥實名制銷售承諾書簽訂情況、系統安裝使用情況、執法檢查情況、后續處理情況進行督查,使生產、經營假劣產品情況明顯減少,農資市場秩序得到顯著改善。
打出“三集中”聲勢,形成強大震懾
9月30日上午,紹興市食安辦組織召開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執法辦案協商會,建立市場監管部、法院、檢察院、公安部4部門案件線索摸排、案件移送、案件審判、信息發布等協商機制。行動期間,開展違法案件集中辦案、集中公訴、集中審判,加大打擊力度,形成強大震懾。
首先,集中辦案。公安機關結合“昆侖行動”,將偵辦群眾最關注的大案、要案作為提升打擊成效的關鍵,對各地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群眾反響強烈、帶有行業“潛規則”的案件線索進行排查梳理,強化警種內部協作,打破警種間的壁壘,采用信息先導、同步上案、合成作戰、集群戰役模式,提升整體作戰能力。
其次,集中公訴。檢察院集中公訴一批食品領域的民事案件,并組織行業從業人員、群眾、代表委員、媒體、監管人員等進行觀摩,一審一警示、一審一報道、一審一學習、一審一教育、一審一監督,以審施教,以案促防,最大程度地發揮案件審判警示教育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力。
最后,集中摸排。市場監管部門、法院、檢察院、公安部等部門聯合開展食品領域從業禁止人員摸排工作,比對2016年以來食品安全犯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人員419人次,排查禁止從事食品相關職業違反人民法院判決21人。同時,4部門正在制定從業禁止人員管理辦法,致力于破解從業禁止制度空轉難題。
發揮“三張網”優勢,全面排查線索
利用市場監管平臺的全科網格、“一校四員”綜合治理網絡和市場監管部、公安部、農業農村部門基層站所“三張網”,加大對“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的摸排力度。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網排查”的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高度肯定,并編發簡報進行全省推廣。
其一,發揮市場監管平臺的全科網格作用。市委、政法委聯合行動將違法線索摸排納入市場監管平臺工作;市場監管部門清單式列舉了7種常見的突出問題,并進行業務培訓,發揮全科網格員的作用。針對農村、城鄉結合部、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重點場所,摸排各類企業5961家,發現問題隱患71個,全部轉交監管部門處理。
其二,發揮校園周邊“一校四員”機制優勢。發動學校安管、鎮村協管、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綜合治理網絡,檢查學校食堂、供餐單位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1893戶次,排查整改風險隱患279個,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共同筑起立體式校園食品安全保護屏障。
其三,發揮部門基層站所的執法力量。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出動人員2054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1775家次;檢查農產品種養殖基地、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1327家,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取得實效。
圖4 諸暨市開展茶葉質量專項檢查
輿論造勢,培訓指導,營造整治工作氛圍
多形式、多行業、多業務地加大人員培訓,多媒體、多角度、多頻次地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影響力,營造濃厚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的輿論氛圍。
召開新聞發布會
10月17日,4部門首次聯合召開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新聞發布會,通報整治行動以來的工作舉措、問題排查、監督檢查、案件查辦、長效機制建立等情況。中新社、浙江日報、紹興電視臺等中央、省、市媒體進行專題報道,有效擴大了聯合行動的社會影響力,正確引導了違法打擊的輿論導向。
加強從業人員培訓
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教育部門推行“餐飲食安”線上培訓,開發紹興市餐飲食安動漫視頻培訓平臺,組織學校管理人員、行業從業人員系統學習食品安全動漫視頻,并完成線上考核。根據紹興市“三廚(儲)”管理辦法,結合學校食堂管理特點,編制一組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三廚(儲)”管理要訣,設計制作一套“三廚(儲)”管理要訣宣傳海報,并下發到所有學校食堂,總體反響較好。
深化“五進”宣傳工作
積極開展食品、保健品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的“五進”活動,在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等舉辦講座50余次,引導老年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制作《警惕“會議式”營銷陷阱》動畫宣傳片,并在全市350余輛公交車上開展為期90天的密集宣傳,滾動播放40余萬次。在相關鎮街中心公共區域LED顯示屏循環播放“科學食用保健食品,切勿輕信講座促銷”等防騙動漫視頻。整治行動期間,4部門共組織各類培訓25場次,培訓人員3361人,發放培訓材料6000余份。
開拓奮進,砥礪前行
雖然紹興市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于食品類問題涉及范圍廣、監管對象分散、營銷方式隱蔽等原因,實際工作中仍存在違法行為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等問題。下一階段,紹興市將以本次省級督導為契機,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擔當精神,推動聯合行動向縱深發展,并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利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拓展案件來源,繼續深挖一批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重點查處一批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反響強烈的違法案件,增強執法權威,形成有力震懾。
第二,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堅持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牢牢把握執法節奏,進一步健全長效協作機制。實施“處罰警示、聯合懲戒、行刑銜接”三措并舉,集中執法辦案力量,深挖大案與要案線索,提升綜合治理、打防并重的整治效能。
第三,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發揮廣播電視、“兩微一端”等平臺的作用,加大對典型案例的報道力度,持續開展科普宣傳進社區、進鄉鎮等活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敞開大門接受監督,有效激發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聯合行動的積極性。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