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

2019-12-25 12:22:30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探討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
  
  作為中國人,中式烹飪仍然是日常飲食重主要采用的烹飪方式,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飲食的營養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餐飲業、食品加工業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理論以及技術策略。
  
  川菜、粵菜、魯菜等都是典型且廣受群眾歡迎的菜系,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中式烹飪的特點。隨著中式烹飪技巧的傳承與發展,很多廚師都提出了更為營養的烹飪方法。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飲食要求的不斷提升,中式烹飪技巧仍然需要不斷提升,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引入食物營養評價標準體系
  
  對于食物的評價,不僅僅需要對食物的衛生情況以及色香味等方面進行評價,還需要注重食物的營養搭配。尤其是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重視營養相關烹飪理論的學習,并對食物營養搭配方式進行實踐,通過實踐明確不同食材所發揮出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食物本身的營養水平,滿足群眾對健康的實際需求。
  
  評價的方法以及標準也需要進行詳細的討論和編制,明確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種類以及具體的含量,從而為食物營養評價提供參考。并且,完善的評價體系也能避免評價失誤等問題的出現,進一步規范餐飲業以及食物烹飪過程。
  
  采用科學的食物烹飪方式
  
  科學的食物烹飪方式是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的重要內涵,所以在促進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首先調整傳統烹飪模式中不科學、不營養的食物烹飪方式。比如減少雞精、味精的使用,這是因為通過科學實驗發現,雞精、味精在高溫烹飪的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并產生焦谷氨酸鈉,這種物質的產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并且很難起到調味的作用。一般來說,在80-90℃時,加入雞精或者味精,能夠在起到調味作用的同時,避免有毒物質的產生。但是,由于很多家庭在烹飪時不能很好地控制溫度,所以仍然不建議在熱菜烹飪中使用雞精或者味精。對于專業廚師來說,則需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主動摒棄不科學的烹飪方式,并對現有烹飪方式進行優化和調整,進一步提高營養物質的含量。
  
  加強烹飪事物營養化與科學化的宣傳
  
  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飲食健康對于自身健康的影響,并且也有很多人長期攝入過量的油脂、糖類、鹽類,從而導致我國肥胖癥、營養不良癥頻發。所以,無論是飯店還是食品加工企業,都應該積極宣傳食品營養相關技術,并積極研發更為健康的食品,通過宣傳營養食品的營養性,激發群眾的營養意識。同時,相關媒體以及食品監督部門也應該積極開展相應的宣傳工作,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加強烹飪事物營養化與科學化的宣傳。相關部門也可以定期舉辦相應的自身講座,邀請社會各界參加到知識講座中,提升群眾的健康意識以及科學意識,避免錯誤的飲食文化影響群眾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需要讓我國群眾能夠摒棄重鹽、重油、重糖的飲食習慣,并主動研究如何在控制鹽的攝入量的情況下,做出更美味、更營養的食物。
  
  綜上所述,引入食物營養評價標準體系,采用科學的食物烹飪方式,加強烹飪事物營養化與科學化的宣傳都能促進中式烹飪營養化和科學化發展進程。另外也需要相關人士重視食材的采購,保證食材的新鮮與質量,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技術及理論的研究,并不斷創新烹飪方式,提升廚師的營養意識,以從根本上促進我國中式烹飪文化的發展。
  
  王燕明  太倉市機關后勤服務中心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