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思考
《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思考
《食品包裝學》是食品科學和工程中的重要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是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其中涉及到包裝設計、商品學、食品工藝學、食品科學等多個領域,也是食品工業生產中的重要環節,通過食品包裝可以有效提高產品銷量和產品形象。由于食品包裝學的課程內容較多,應用性強,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知識系統性地掌握,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實際應用能力是當前教學的重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資源單一,課堂教學中難以和學生展開良好的互動,理論知識和實踐環節脫節,學生學習主動性差,因此加強對食品包裝學教學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對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進行簡單分析。
教學內容優化與調整
在《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改革中,首先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根據課程專業設置情況以及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同時又要將課程的專業知識點進行精煉。在有限的課時下要將食品包裝學中所涵蓋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讓學生全部掌握,還要突出課程應用性特點,比如在食品包裝學課程內容講解時,可以重點講解食品包裝工藝、原理、包裝材料和技術設備等,對于包裝設計方面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取舍。另外,由于食品包裝學課程涉及面廣,課程復雜,在包裝原理和包裝機械等方面的知識點有重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側重知識點重點講解,比如材料加工工藝、包裝材料的結構特點,以及包裝材料的選擇等,而對于塑料材料的分子結構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簡單的介紹。
教學方法改革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教師片面講授課程中的理論內容,學生被動地接受。由于食品包裝學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學科,實踐性較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通過讓學生實際動手,進行工藝操作,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學中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對食品進行包裝設計,包括奶制品、肉制品、糕點糖類、飲料酒水等,根據食品包裝的原理,外觀設計理念進行包裝設計,在自由設計完成后,由小組成員將作品向大家展示,并向大家闡述產品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包裝技術和裝備、貨架期等內容,最后由老師對各個小組成員的設計作品進行打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習的主觀性,讓傳統課程教學中松散的框架應用到實踐環節中,讓學生可以對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
引入實際案例,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在食品包裝課程學習中,作為典型應用型和綜合性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引起學生重視,讓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更有趣,更有實際意義,在傳統教學中可以引入實際教學案例,使課堂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也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期教學中根據選修學生人數,在課堂中利用10-15分鐘讓學生分享最新的或者是覺得很優秀的食品包裝,并和大家一起探討食品包裝的外觀設計、包裝材料以及包裝原理等內容,教師可以對學生所講述的內容進行點評或改進,通過這一行為來引導學生對食品包裝技術以及食品包裝設計行業的發展動態,了解前沿的行業資訊,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食品包裝方面問題,提高對包裝設計行業的鑒賞能力。通過讓學生利用現有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對包裝案例進行分析和講解,比單一的教學方式更能提高課堂師生互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有利于將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的設計理念引入課堂實際教學中去。
通過實地參觀輔助教學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食品包裝是最后一個環節,而這恰恰也是食品包裝學課程的重要知識內容,應用性較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課堂教學轉為實踐教學,將教學場景轉移到企業的食品包裝工作中去。比如食品工廠通常擁有包裝生產線和各類包裝設備,院??梢猿浞掷檬称饭S所擁有的資源,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內容,比如在食品包裝技術設備內容講述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中對包裝設備的工作原理進行講解,然后帶學生去工廠參觀包裝生產線,并在實地為學生講解關于包裝設備的結構以及工藝流程等,或讓學生對現有的包裝設備進行親自操作和感受。例如在紅衣薏仁茶包裝生產時,由教師或者專業的包裝生產師傅向學生講解關于多頭秤使用、袋成型工藝、熱封工藝等。通過實地參觀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來解決課堂中的問題,讓學生獲得切身實際的感受,更有助于知識內容的消化和理解。
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實地參觀接觸到在食品生產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來激發其內在的創造性和創新意識。在教學設計時開展包裝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自由進行食品包裝設計,包括色彩、構圖、字體、商標以及廣告創意等多方面的創新設計,比如教師選擇一種食品,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到的食品包裝學知識來進行包裝設計,自由選擇包裝材料和包裝方法,在食品包裝上要將實物和文字相結合,并呈現出來。學生可以通過團隊競賽的形式進行小組組員的任務分配,在設計完成后組織組員或者小組長來對作品進行答辯,通過競賽活動設計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實際應用性。食品包裝學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學生在作品設計時不僅要用到食品工藝學、質量管理學、微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還包括食品營銷學、化學等方面來對食品包裝進行精心設計,讓食品包裝學的理論知識落到實際應用中,加深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對課程教學考核方法進行改革
在課程教學中為了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通常會采用考試的方式,將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考核的標準,也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中期末考試成績是以筆試為主,出勤率和平時作業僅占考試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這種考試方式導致很多學生為了成績,在考試前突擊復習,導致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不能有效掌握,且不能將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由于食品包裝學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以筆試考核成績作為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評判的主要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難以掌握學生對食品包裝知識的應用情況。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了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實際應用能力,就需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進。
在成績考核時應結合教學環節,讓課程內容真正地應用到實際中去,通過將平時成績在期末考試中所占比重增加,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比如在案例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對食品進行包裝設計,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來進行打分,分數評比也放在期末考試成績中,讓學生自己對食品進行包裝設計,并以PPT 的形式進行匯報和展示,通過分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形成競爭態勢,綜合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對后續的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在教學考核方法改革以后,促進學生對食品包裝學課程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綜上所述,隨著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包裝也是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后一個環節,在《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根據學科知識應用型和實踐性的特點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理念,理論與實踐并重,通過在課程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環節,或進行案例教學設計,讓學生通過所掌握的食品包裝學理論知識來進行食品包裝的設計,豐富課堂教學環節,提升教學趣味性,從而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在教學考核中也要增加學生平時成績的比重,增加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實踐人才和創新性人才。
金澤林 金太花(通訊作者) 臨沂大學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