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關切 牢筑食安防線 推動江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新飛躍
心系民生關切 牢筑食安防線
推動江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新飛躍
江陰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陳俊虎
今年以來,江陰市緊緊圍繞食品安全監管“四個最嚴”總要求,嚴格落實“四有兩責”,認真貫徹國家、省、無錫市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鎮(街)屬地管理、部門依法履職、企業誠信經營、社會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持續提升,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穩中向好。
強化組織領導,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市委、市政府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嚴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屬地管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持續提升。4月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向各鎮街園區、相關職能部門下達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問責機制;開展全市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秩序專項整治和豆制品食品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強化交流促進,發揮食品安全綜合協調作用
根據機構改革、職能調整要求,市政府及時調整充實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組成,明晰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各鎮(街、園區)均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各行政村(社區)設立食品安全工作站,現共配備食品安全協管員271名、信息員1536名,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制定印發《2019年江陰市鎮(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考評細則》,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體系,強化各鎮街園區食品監管工作責任落實。
夯實全程監管,嚴守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
一是加大種植養殖源頭控制。加強農業企業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機制,努力實現主要地產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二是加強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強化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推進生產企業“透明工廠”工程建設,今年,相繼開展了以江蘇逅廚、大娘食品、天江藥業、澄星磷化工等19家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可視化設備的安裝工作,即將建成開放。三是嚴格日常餐飲服務監管。以無錫市政府“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覆蓋1萬家餐飲單位這一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為抓手,通過“最江陰”平臺打造江陰市“陽光餐飲”服務,目前已上線餐飲服務單位2033家,至年底擬達到2240家。將視頻信號接入“餓了么”第三方網絡服務平臺,成為全省第一個在網絡訂餐平臺開通“明廚亮灶+陽光廚房”專題頻道的城市。江陰印象匯購物中心、江陰八佰伴生活廣場獲得江蘇省餐飲質量安全示范街區稱號,海底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42家餐飲單位獲得江蘇省餐飲質量安全示范店,在全省工作中名列前茅。逐步形成示范引領效應,以創建促規范,以規范保安全的良好食品安全氛圍。
堅持嚴格執法,扎實開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動
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治理行動,狠抓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時段的專項整治,有效凈化食品安全監管環境。一是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組織開展農藥及農藥殘留、“瘦肉精”、獸用抗菌藥經營使用、生豬屠宰監管、水產品質量安全、生鮮乳違禁物質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力度。二是強化食品經營日常監管。加強對大型超市、學校食堂配供企業、校園周邊等重點單位以及熟食鹵菜、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冷凍冷藏肉制品、散裝食品等重點品種的監管。三是實施食品生產主體動態監管。配合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對奶制品、炒貨制品及飲用水三個類別進行生產企業飛行檢查3次;先后針對植物油標志標識、豬肉制品、食品添加劑、粉絲粉條面制品四類別開展專項監督檢查4個。通過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及時發現并督促整改生產企業問題與隱患300余條。四是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根據無錫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市中小學校食堂食材統一配供的重要決策部署,制定學校食品安全的全流程監管,打造從農田到舌尖的全鏈條監管體系。同時,檢查各級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294家,檢查校園周邊餐飲店904家,檢查覆蓋率達100%,立案查處 5起違法行為。五是相關部門有效落實食品安全職責。城管部門加大流動攤販整治力度,共整治食品類流動攤點250次,依法取締無證經營食品攤點220家,處罰150余起。公安部門有效打擊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目前,共辦理食品案件318起,涉案金額130萬元,罰沒合計1055.28萬元。
強化技術支撐,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效能
制定印發《2019年江陰市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實施方案》,全年計劃檢測總批次數9580批次,食品抽檢率達5.80批次/千人。涉及種植養殖及屠宰、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食品進出口等多個環節。其中,主要針對農獸藥殘留的食用農產品抽檢總量為4130批次,食品抽檢率達2.5批次/千人。截至9月,共完成實驗室檢測并錄入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信息共享平臺5804批次,完成食品安全快速檢測12483批次。
堅持政策惠民,推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
積極推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青陽鎮、顧山鎮、長涇鎮、云亭街道4家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街區),已有41戶食品小作坊已進駐生產,目前,澄江街道、申港街道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已納入議事日程,并完成項目選址工作,徐霞客鎮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正穩定推進。目前,市食安辦組織召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協調會,了解各地在實際建設及運營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困難,督促各地盡快落實建設工作,力爭通過三年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實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總體覆蓋。
強化宣傳教育,著力提升群眾食品安全防范意識
創新食品安全宣傳模式,拍攝《最美食安衛士》全媒體精品短視頻在“學習強國”上投放。
相關重點工作在《食品安全導刊》等新聞媒體上刊登。各鎮(街)打造食品安全“一鎮一品”工作,江陰電視臺進行跟綜專題報道。
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等“五進”專題活動,應用各類宣傳載體,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出濃厚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推廣農村集體聚餐管理系統APP,督促鎮、街家庭聚餐、農村聚餐活動及時做好備案登記,組織民間廚師、酒店廚師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從業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圍繞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主題,在學校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活動,營造人人參與、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江陰海關、衛生部門等單位走進校園、社區、家庭,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倡導健康膳食行為。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