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國行遼寧小組走進 東北第一茶園閭山茶園調研采風
謝冰 王新 朱敬
北國初秋漸漸退卻了艷陽的“焦烤”,透徹的天空,清爽的空氣,豐收在望的果實 ,正在迎接一場金黃的季節。
2019年8月22日,日麗風和,《食品安全導刊》食安中國行采風組,走進祈福圣地遼寧醫巫閭山,神山逶迤,山清水秀,神山仙女峰腳下,呈現著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幾百畝的茶樹長勢喜人,有碧螺春、鐵觀音等種植區。

行走在這片新生的北國茶園里,只見有人采摘茶葉,有人在涼棚下品茗聊天,也有人載歌載舞……喜悅歡快和一股茶的清香都親切依偎在醫巫閭山的懷抱里。

熱情豪爽的茶園主人任輝先生,是東北首位育茶大師,南茶北植第一人,遼寧省茶葉協會副會長,遼寧省北鎮市北國春茶葉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充滿著實業報國之志和文化自信的豪邁。在他興致勃勃的講述里我們知曉了“遼紅”和“醫巫閭山綠茶”的前世今生與來龍去脈。他的拼搏與付出都融進了閭山的縷縷茶香里,書寫了勇于創新,尊重科學,不懼藩籬,變不可能為可能,將夢想照進現實的創舉。
“醫巫閭”是遼代契丹語“翠綠”的意思,“醫巫閭山”即為“翠綠的山”。閭山茶園地處得天獨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氣土壤的環境極佳。歷經數十載,超過數千次實驗,于2016年培育馴化出耐高寒、抗病害、土壤酸堿度適應性強、營養物質含量高的“北茶1號”“北茶2號”茶葉種植新品種。
2017年開始示范性拓展種植。“閭山茶樹是喝豆餅水長大的,茶葉是蟲子吃過人才吃的”,任董事長幽默的介紹,茶園施用有機肥料,冬眠期長達7個月,茶葉自然生長,絕不使用化肥、農藥和催長劑,土壤中各種有機營養物質含量非常高,種植區緯度高,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灌溉水質優良,各種優越條件的疊加效應造就了優質遼茶的出產。春產“醫巫閭山牌綠茶”,具有濃郁的豆香和‘三綠’的特點;春、夏、秋三季均產‘遼紅牌紅茶’,湯色金黃,口感純正,回甘持久,香高耐泡。“閭山春紅”和“閭山秋紅”具有浪漫的玫瑰花香和優雅的蘭花香,兼具濃郁的蜜糖香;閭山夏紅(伏茶)嫩香鮮爽,極具特色。年產茶葉可達1萬余公斤。
茶園與文旅緊密結合創新經營模式,創始人任輝先生的創業情懷和對東北振興的責任擔當,奠基東北茶史,必將在這片土地上承載中國夢而永放光輝!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