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游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面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并無統一的國家標準。
銷量廣東居首位
根據天貓數據統計,自熱食品以自熱火鍋和自熱米飯為主。售價集中在20到30元區間,消費群體集中在00后、95后,其中,18到24歲的人群占到47.75%,25至29歲的人群占到19.61%。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階層占比近5成。在省份銷量排名占比上,廣東以12.78%高居榜首。另有數據顯示,近兩年來,自熱食品市場規模以每年遞增20%的速度快速發展,其中,民用自熱食品市場規模已超過30億元。
可能噴出高溫液體
自熱食品“自熱”的原因還要從“加熱包”上找,記者查看發現,加熱包主要成分包括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及碳酸鈉等。生石灰遇水,會釋放出大量熱,溫度可達到100℃以上。
或產生有害物質
記者調查還發現,盡管已有一些大品牌積極尋求變革發展之道,如統一給每一份自熱米飯“開小灶”都上了保險,但是自熱食品行業內并沒有統一的規定。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自熱食品尚無國標,發展十分粗放,主流廠家雖然有企業標準,但也良莠不齊,消費者確實需考慮此類產品的安全性。”他還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自熱食品時,需特別注意加熱包是否有破損,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產品,且不能讓身邊小孩自行接觸使用。
還有專家表示,自熱食品食材在瞬間受到高溫,不僅會丟失營養成分,而且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等。
多地鐵路部門下禁令
記者查詢發現,福建也曾出臺過類似禁令,上海、成都等地鐵路部門也曾提醒旅客盡量不要帶自熱食品上車。據鐵路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不許自熱食品上火車,主要因為“自熱食品會產生煙霧,和吸煙一樣會觸發火警,導致車輛停運”。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