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讓學生吃得開心,讓家長看的放心
王清正 本刊記者 胡加璽
校園食品安全事關學生身心健康,尤其是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今在息縣,家長們只要掏出手機,就能實時看到孩子所在學校食堂后廚操作的情況,這就是我縣在學校食堂實施的“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
“明廚亮灶”是指餐飲服務提供者采用透明玻璃、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展示餐飲服務相關過程的一種形式。它的核心是把餐飲企業廚房的衛生條件、原料使用、操作過程,全面、通透地展現給消費者。
將互聯網與明廚亮灶緊密融合、讓學校(幼兒園)食堂后廚重要環節“透明化”、“可視化”,實現陽光操作,同時打造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共治平臺,讓師生、家長和監管人員,通過手機客戶端、電腦終端查看實時影像,對餐飲食品加工過程進行即時監督、遠程監控和零距離監管。
2017年,河南省息縣根據《信陽市學校(幼兒園)食堂“互聯網十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實施方案》(信政辦明電〔2017〕113號)文件要求,制定了《息縣學校(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息政辦明電〔2017〕26號),由市場監管局負責,在全縣學校食堂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
2017年,息縣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學校(含托幼機構)共15所,實行以獎代補,每家補助1.5萬元;2018年,我縣不再采取以獎代補政策,采取招投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費用由縣財政全額支付。
在工程建設中,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的倉儲間、粗加工間、操作間、面點間、洗消區、垃圾存放處和相關設施設備進行重點改造,改造后要達到后廚布局合理、功能區間完整,環境衛生整潔,設施設備齊全等要求。
經過兩年時間的建設,截至目前,全縣117家學校食堂,已完成78家,完成率達70%,在信陽市各縣排名第一。其中,息縣思源實驗學校被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河南省教育廳授予省級餐飲服務“互聯網+明廚亮灶”示范單位。
對于這些已經完成建設的學校食堂,息縣的學生家長均可以通過舌尖安全網網站和手機APP查看其餐飲食品加工過程,了解食堂食品安全狀況。
同時,縣市場監管局制定了“互聯網+明廚亮灶”網上巡查機制,確立了縣、鄉兩級巡查體制,各轄區所負責日常巡查,縣市場監管局抽調人員輪流進行隨機巡查,做好巡查記錄和影像留存,定期將巡查情況進行通報。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閆陽陽指出,督促學校(幼兒園)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增強食品安全自律意識,提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便捷性和保障水平,確保廣大師生餐飲食品安全。
下一步,息縣將繼續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全縣剩余的學校食堂正在工程設計中。同時,將在汲取學校(幼兒園)食堂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縣各餐飲企業全面鋪開,希望通過學校(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能讓餐飲企業、更多的群眾看到、了解到食品安全管理,積極營造全社會共治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