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始祖伊尹美食文化節暨岔峪河燈祈福節在百良鎮盛大舉行
本刊記者 王建民 衛紅輝 張明杰攝影報道

為了進一步挖掘民俗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陜西省合陽縣百良鎮結合該鎮伊尹歷史文化和岔峪放河燈傳統民俗文化,決定舉辦“中國烹飪始祖伊尹美食文化節暨岔峪河燈祈福節”。 2019年7月17日(農歷六月十五)上午十時“中國烹飪始祖伊尹美食文化節暨岔峪河燈祈福節”在百良岔峪盛大舉行。

合陽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會主任王耀武,縣人大副主任馬崗,縣委黨校校長王琴芳,縣水土保持和移民中心主任緱立民等領導參加了活動。還邀請了縣紀委監委、縣農業農村局、縣文旅局、縣商務和經濟技術合作局、縣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縣文聯、縣精文辦、縣融媒體中心、縣交警大隊、縣金水文學社和陜西電視臺、渭南電視臺、食安中國網、食品安全導刊雜志社、消費時報、中國村莊網、村莊畫報等十余家媒體、全體鎮村干部、駐鎮單位負責人及社會各界人士、游客、群眾等千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近年來,百良鎮政府在合陽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包聯幫扶部門的合力攻堅下,對標“八個一批”政策,全面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工作,2019年計劃脫貧退出70戶198人,為全縣的脫貧摘帽奠定堅實基礎。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縣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縣級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移民搬遷示范點、鄉村旅游樣板村、文明家園示范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示范村,實現了“沿黃公路最美村莊”“黃河旅游最美驛站”的創建目標。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會主任王耀武宣布活動開幕

鎮人大主席雷鵬做致辭
活動中,由鎮人大主席雷鵬做了致辭,鎮黨委副書記王曉東做了活動情況介紹,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會主任王耀武宣布活動開幕。

鎮黨委副書記王曉東做活動情況介紹
隨后,副鎮長李彩平宣讀了表彰決定,活動表彰了12名脫貧攻堅“勵志之星”和16名伊尹美食“創業之星”。

并由青年歌手高瓊帶來的獨唱《合陽合陽,在水一方》、東宮城小學帶來的情景劇《抗戰校歌》、舞蹈《七月火把節》和西農大研究生助力團和暑期“三下鄉”實踐隊帶來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精彩表演。

在隨后的采訪中,鎮黨委書記金增龍就提出了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統攬,產業發展方向借助沿黃公路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紅提產業和觀光農業。以旅游促產業,以產業助旅游助推脫貧攻堅等主要工作思路以及百良發展總體規劃目標。鎮長王振波就以這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延伸到未來如何將岔峪村打造成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休閑旅游圣地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最后,進行了盛大隆重的放河燈祈?;顒?。放河燈,在歷史上是為了祈福求子。燭光悠悠數百年,鑼鼓喧天震秦川。微風拂水千層浪,河燈祈福福綿延。岔峪臨河而居,先祖以打魚為生。但常因黃河水患,多有死傷。為祈福避災,千百年來,此處流傳著久遠民俗“放河燈”。


河燈是紙糊的,狀若荷花,內置蠟燭。于傍晚時分放之水中,河燈順水順風而下,星星點點,流光溢彩,匯成一條彩色巨龍。頓時鑼鼓聲、呼喊聲、流水聲交織在一起,月下的黃河也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畫卷。每年的農歷6月15日,是岔峪河燈節,大家可以在此賞河燈、放河燈、做河燈、帶河燈。2013年,岔峪村放河燈被確定為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河燈祈福節是岔峪鄉村文化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


此次活動的盛大開幕,以舉辦系列文化活動為內容,挖掘、傳承、弘揚、宣傳、推介民族飲食文化,重溫伊尹故里人文歷史,感受河燈祈福民俗文化。這不僅是一場曠世盛會,更是一次文化交流。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